弟子規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的讀后感 1
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的讀后感 2
“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這是《弟子規》其中的一段。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范。星期一的早晨,白校長在大會上要求我們背誦和學習《弟子規》〉。
小的時候,我讀過《三字經》,里面的內容至今還記憶猶新。我感覺《弟子規》里的內容和《三字經》里的內容大同小異。《三子經》是用小故事,小典故來說明一個道理。《弟子規》是學生們應遵守的規范。馬老師讓我們背誦“泛愛眾”一課,泛愛就是博愛,就是與朋友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馬老師說,這里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道理,要仔細去讀,用心去理解。
剛開始背《弟子規》時,感覺很吃力,每一句話單獨背能背過,連起來背時總背不過,媽媽說,如果你先把每句話的.意思理解了,再背就好背了。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先讀每一句話的解釋。再去背,不僅背過了,而且知道了每句話的道理和意思。
《弟子規》雖然是古人寫的,年代離我們很遙遠,但其中所說所講的不正是我們這些生活在現代生活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缺少的嗎?
弟子規的讀后感 3
這個暑假,大隊部給每位同學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寫一篇《弟子規》的征文,于是,我讓媽媽買了一本《弟子規》。仔細閱讀起來,《弟子規》講的是怎樣做一個真人君子,怎樣為人處事,做一個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怎樣尊老愛幼。里面的一句句話語里,都有一個個大道理,如: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尊重長輩,讓我最受教悔的是孝子王祥,王祥經繼母經常在他的父親面前說王祥的壞話,因此,父親不再像以前那樣寵愛他,并讓他天天地干粗重的活,折磨他,但王祥對繼母卻毫無怨言,而且侍奉她更加的周到細致。真孝順啊!有時候媽媽喊我有事,我裝聾作啞,愛理不理。有一次,我做錯了事,媽媽過來教訓我,我就跟媽媽吵了起來,看看王祥,他的繼母這么對他,他都周到的孝順父母,而我,卻為了一點小事和父母吵吵鬧鬧,連王詳的.一點也比不上,王祥為了繼母想吃魚,在冬天不顧天寒地凍,下水捉魚,還有一次他繼母想吃烤熟的黃雀,來刁難,于是王祥就想盡方法,千辛萬苦,王祥的真心感動了上天,蒼天成全了他,王祥才捕捉到一只黃雀,而且親自燒烤,雙手拿給繼母吃。王祥因此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我要向王祥學習,愛父母,尊長輩,保護弱小,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做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好孩子。
弟子規的讀后感 4
讀了弟子規后,使我深受教誨。今天我要踐行弟子規。
吃午飯時,我看見媽媽還站著,我就想到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如果長輩還站著,晚輩不應先坐下;長輩坐定后,允許我們坐才可以坐下。于是,我等媽媽坐下,對我說:“坐下吃飯吧!”我才坐下。
開始吃飯了,我想到了“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飲食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適可而止,不要吃過量。我就把蔬菜、土豆和肉都夾在了碗里,吃飽了,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好,端進了廚房。
晚上睡覺時,我換上睡衣,我想起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到污穢。”帽子和衣服應當房子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臟。我就把我的.衣服全放在了床頭的凳子上,準備睡覺。
今天我收獲不小,學習又踐行了弟子規,很開心。
弟子規的讀后感 5
老師要求我們寒假里背誦《弟子規》,開始我不明白什么意思,不喜歡背,后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講解《弟子規》的書,我看懂了《弟子規》講的是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明白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意思,它告訴我們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要趕快答應,父母叫你做事的時候,你也要馬上去做。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講的是吃東西或者就坐和走路的'時候,應該讓長輩在先,我們在后。
以前這些方面我都做得不好,我以后要努力改正。
弟子規的讀后感 6
最近,我愛上了《弟子規》。每天早上我都會在《弟子規》的朗讀聲中醒來,這是媽媽在電讀機中為我設置的。開始,我只是喜歡聽并隨著朗讀。
時間長了我就問媽媽其中每句話的意思。媽媽告送我:“《弟子規》中的每個字都蘊藏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理解的透徹。古圣人孔子用簡單的字句描繪出人生的事情,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如“父母勿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我們應盡心盡力地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換不完!
在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累了一天了回到家,渾身酸疼,而我卻因為作業發牢騷。“來,好女兒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的話音剛落,我就不耐煩的說:“沒有時間,沒看見我在這寫作業嗎?”現在想起來,覺得自己錯了,爸爸累了還不是為了我嗎?我就算毫不猶豫的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了事的時候,總是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是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似我表面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發出了許多的不滿。可是理解了《弟子規》內容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棵小樹,不為他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參天大樹。
今后,我要管好自己,用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用《弟子規》來約束自己。“孝、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學習孔圣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弟子規的讀后感 7
上小學后,老師教我們讀《弟子規》,教我們讀,告訴我們什么意思。學完《弟子規》,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每個人都需要愛,天地同載”這句話意味著人們應該互相關心和愛。有一天,我在學校看到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因為一個孩子罵她而傷心,所以我去哄她。我想她在這個時候需要別人的照顧。后來,她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但實踐,不學文章,讓自己看,不理真。”這句話的`意思是閱讀和學習,以理解真正的真相,如果你不學習,你就永遠不會理解真相。在學習了這句話之后,我明白閱讀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現在非常喜歡學習和閱讀。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我都會讀一本書,我決心努力成為一名好學生。
“要么吃飯,要么坐下,老人先,年輕人后。”這句話的意思是禮貌地對待長輩,有美味的東西讓長輩先吃,然后自己吃。在我生日那天,我的父母給我買了一個生日蛋糕。當我吃蛋糕時,我先給我的祖父母切了蛋糕。奶奶讓我先吃,我閉上眼睛,搖搖頭說:“要么吃,要么坐下來,老人先,年輕人后。”奶奶高興地笑了,稱贊我真的很明智。
學完《弟子規》后,我會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更加關愛同學;愛學習,愛讀書;對長輩更有禮貌。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的讀后感 8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無窮寶藏。《弟子規》及傳統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圣賢學問的根基。
二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人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聽老師說,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范,《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教誨而編成了學生的生活規范,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
自從老師發下這本書,我就天天讀,讀完以后,媽媽說我一天比一天懂事了,因為我在路上看見垃圾就會自覺撿起來,看見有人摔倒了,我會把他扶起來;在家里,媽媽讓我幫忙拿東西,我就會趕快去拿,以前我沒學《弟子規》的時候,在路上見到垃圾我踢來踢去,也不聽媽媽的話,我現在才知道我以前做錯了。
《弟子規》給我們帶來的實在是太多了,它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的.缺點,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弟子規的讀后感 9
中華國學經典《弟子規》是一本決定你的行為修養和命運的書,在你誤入歧途時,它就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如同每棵樹上的年輪,如同東邊初升的太陽,給你指引正確的方向,讓你守得云開。
我是一個任性、倔強的女孩,從不懂得孝順父母,更不會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有時,做了一些讓父母傷心、難過的事,也不會主動去安慰他們。自從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它如同初春的雨水,洗凈了我心靈的污垢,讓我懂得了“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是道德品行教育最好的素材。它讓我懂得了:在父母和我們發生爭執后,如果我們執意頂嘴,就會鬧得不可開交,但《弟子規》中的一句話時刻警醒著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父母叫我們,我們再三推脫,父母有時要我們去做,我們卻不立刻行動,讀了《弟子規》后,我們會明白“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我們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有可能會去選擇做一只“縮頭烏龜”,從而萎靡不振,也有可能會去選擇自暴自棄,讀了《弟子規》后,我明白了“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同時也懂得了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敢于面對,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也不必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順眼,而應該奮發向上,努力學習,不怕挫折,把失敗當作成功之母,因為任何美好的結局都要經過艱辛的努力才能得到。
一個人要經歷像蝴蝶那樣痛苦的蛻變,才能逐漸變得完美無缺,同時,也是這痛苦的蛻變,使蝴蝶拋去了原來丑陋的軀殼,獲得了魅力的身軀。夏天的知了,它們也是經過痛苦的蛻皮,才可以振翅飛翔。同樣,人就如同那蝴蝶和知了,只有經歷過,盡管這個過程很艱辛,但堅持下去,持之以恒,終究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振翅飛翔的”知了“。在初步接觸《弟子規》時,我就被它所蘊含的知識吸引了,每天,我都會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上面所說的點點滴滴,每天,我都會很”累“,但是,我選擇堅持,我的父母現在高興地不得了,說我變得懂事啦,這可多虧了《弟子規》,我相信,在我慢慢蛻變的同時,我的人生也會更加的精彩,人生的道路也會更加的平坦。
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令我受益匪淺,同時也想了許多,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受到過《弟子規》的教育,任由著自己的習氣來成長,長大以后,這個惡習早已變得根深蒂固了,所以,當他走入社會,在工作里面跟領導、同事的關系一定不可能處的融洽,哪怕有了自己的家庭,那么家庭生活也不一定能夠幸福,因此,沒有良好的教育,吃虧的絕對不止這一個孩子!他還會影響到到身邊的人。所以,國學經典《弟子規》就起著不可輕視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的.父母都在日益衰老,我們日益長大的同時,他們的眼角會多出一條條皺紋,他們的頭發會多出一根根白發。父母把他們的愛全部傾注在我們身上,父母的愛比天高,比海深,在父母尚未”老“去的時候,我想作為孩子的我,應該回報他們,在他們累的時候,幫他們捶捶腿,揉揉肩,在冬天冷的時候,幫他們暖一暖被窩,在他們無聊的時候,給他們唱首歌,講個笑話……盡管這些只是滄海一粒,但,我會盡力做到,讓他們少一絲憂愁,多一份歡樂。是國學經典《弟子規》讓我有了這翻天覆地的改變!
讀國學經典《弟子規》使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我們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從容,它對我們有益無害!
弟子規的讀后感 10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弟子規讀后感100字。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那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正因,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
弟子規的讀后感 11
今年寒假,因為弟子規的陪伴,讓我度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年。
從開始我自己吟讀,到媽媽解釋意思后和我一起朗讀,到我自己能流利背誦,再到我能在生活中隨處冒出一句弟子規來……媽媽說我成長了,是個懂規矩,有孝心,懂禮儀,講誠信,知仁愛,愛學習的孩子,媽媽說希望我能在生活中慢慢的去體會弟子規的道理,我想我一定能做到的.。
今天開學第一天,老師表揚我能在寒假認真學習國學經典,并評我為“寒假好少年”,我真的好開心哦!
弟子規的讀后感 12
孩子新入初中后,學校就開展了誦讀《弟子規》活動,我也有機會一起和孩子溫習《弟子規》。而現在再次讀《弟子規》時,使我更深刻的明白了《弟子規》中的含義,使我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留給世人的一部偉大杰作。這本書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基本規范。
開篇就講我們要孝悌。
對待父母要孝。 古代有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像黃香的'扇枕溫衾,王祥的臥冰求鯉,王猛的恣蚊飽血等等,個個都是孝感天地的故事。而反觀當今社會,有多少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現在卻成了“孩子呼,孩子命”,家長惟命事從,孩子在家里是皇帝,父母一切行動聽孩子,父母覺得這樣對孩子好嗎?這樣反而會把孩子慣壞。孩子從小就做不到孝敬父母,長大后往往會變本加厲,子女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不愿意敬養父母,兄弟之間相互推扯,讓父母居無定所,甚至流落街頭,更甚至有的人為了利益與父母成仇,將父母告上法庭,這類事情在當今社會可以說比比皆是。那為什么在現在高度文明的社會反而會出現這樣寒心的事情呢。根源就是缺少道德的教育。所以道德的教育應該從小抓起,而道德教育中,孝德應放到首位,并將這種孝德延伸到對長輩以及老師。
做人講一個“信”。就是誠實無欺,遵守做人的本分。“凡出言,信為先”、“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等等,雖然各個派別的觀點不同,但都信守“誠信”二字。在社會中,到處都需要誠信,誠信是做人的本分,是為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反觀當今社會,父母與子女之間、領導與員工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延伸至商家與客戶之間等社會各個角落,這一點又做的怎樣呢?老板拖欠工人工資,員工舞弊營私;子女不盡孝道;夫妻外遇婚變;兄弟間為爭奪財產成仇……,看看現在有多少人能夠以助人為樂,又有誰還敢去助人去樂,摔倒的老人誰敢去扶?違法的行為又有幾人敢站出來制止?這種現象缺少了什么?“誠信”二字。所以建議全社會的人,都好好品讀弟子《弟子規》,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而我們又需要怎樣去做。
現在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難教、很難管,擔心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把孩子帶壞。所以,做家長的要能夠自省其身,認真和孩子一起學習弟子《弟子規》等古代文學,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與學校、老師一起把孩子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弟子規的讀后感 13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百事孝為先。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干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只說好話、有益于人的話,修改掉一切不好的口頭語,市井穢污之氣。在沒有見到事實真相之前,不輕易發表言論,不論人是非,一旦承諾,就一定要守信。說話的語氣、速度要適中,見到他人的善事、善行要贊嘆學習。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里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如果我們認真去踐行,給父母開來的快樂是無限的,給自己帶來的收獲也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將來,一定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規的讀后感 14
今天,老師給我們讀了一本書《弟子規》,其中的一部分。"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意思就是兒女不管多忙的時候,也要孝順自己的父母。
同學們都喜歡過春節吧,因為可以收到親戚和家人的壓歲錢,但是在高興的前提之下,千萬不要忘記了一件事情哦,那就是在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之后,我們要給父母和家人拜年,讓父母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啊。今年我就犯了非常大的錯誤,因為祖母提前給了我壓歲錢。我就光顧玩了。只想著錢,并沒有注意我們的風俗_小孩要給長輩拜年。
大年初一,我看再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想起來了,就馬上給長輩一一拜年了,爸爸媽媽一年辛苦了。我們如果連這一點小事都做不到。怎么能好好孝敬父母呢?同學們你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吧,那就一定要及時改過來。
《弟子規》是一門國學,已經開課一個學期了,學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體會,然而,在眾多的體會中最大的就是我變了。
以前的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著。而如今學了《弟子規》后的'我,變的勤勞懂事了。早晨不再讓媽媽叫著起床了;一些該做的事我也不會不做而讓媽媽做了;現在每天晚飯后都由我來刷碗、擦地,也經常給父母洗腳,替他們分憂。
現在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農民們的辛苦。所以我現在變的非常的節儉。在飯桌上時,我都會小心翼翼地吃飯,怕把飯粒掉到外邊來。浪費了農民們用辛勤汗水澆灌而出的果實。而且每當吃飯前我都會在心中默背"感恩詞".
我不光懂得了珍惜事物也懂得了珍惜時間。以前我總是說一句話:"還有時間呢!不著急!"往往也都是因為這句話使我總是在最后一分鐘才開始著急,而前面的大好時光也都白白地浪費掉了。現在可不同了,有事我不會再拖時間做了,總是很積極地做著,很快就會做完,剩余的時間我也不浪費掉,用它來干一些有意義的事,讓我的生活中沒有空白的部分。
除了珍惜我還懂得了愛惜和環保。我不再亂扔垃圾了,反而開始遇到垃圾就撿起來仍進垃圾箱里。鄰居家的叔叔總是喜歡在草坪里遛狗,小狗也經常把糞便排到草坪里,造成了環境影響,我也開始經常到他家做客,總是給他和他的家人講一些環保知識,勸告他們不要帶狗到草坪中去,讓他們好好保護環境。
我最大的變化就是言行舉止和我那臭臭的牛脾氣。現在的我非常的有禮貌,在學校遇到老師就問"老師好!"并深鞠躬,遇到客人也熱情問候,在家中我不再那么刁蠻了,懂得了關心父母,不再和父母發脾氣了。媽媽他們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在外邊我更是做的講禮貌了。串門時受到親人們的贊賞,在路上時也會受到路人的好評,此時此刻我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弟子規》使我徹徹底底地變了,變的成熟了,變的懂事了,變的越來越好了!相信我以后會繼續的變,變的更好!
弟子規的讀后感 15
孩子從幼兒園便開始學習背誦《弟子規》了,算來已經三年時間,這三年來,我們全家堅定的將《弟子規》作為家訓,作為指導我們教育引導孩子的依據,更作為全家人的日常行為準則,衡量、反省我們和孩子的行為,期望能夠不斷在生活中學習提高。孩子有了明顯的成長進步,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也越來越明顯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我們父母則因受到《弟子規》的引導,也開啟了一扇智慧大門,開始更廣泛的接觸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也更深入的學習、理解中國幾千的道德文化義理。
這個寒假,學校更是提倡家長和孩子,觀看《中華弟子規》系列動畫片,希望借助這款動畫片,生動活潑的將《弟子規》的精神傳達給每一位家長和孩子。我們感恩學校的這份用心,也感謝學校在落實力行《弟子規》方面的堅持。
在陪孩子看《中華弟子規》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比如《中華弟子規動畫片》是動畫片,非常容易吸引孩子,孩子也看得懂其中的孝、悌、忠、信等道理。可是,孩子因為喜歡、入迷,看了一集又一集,當我們告訴孩子時間太長了,不能再看時,孩子便不愿意了,不愿意聽父母的話,接下來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鬧情緒、鬧別扭。而此時她們似乎完全忘記了剛才的動畫片中剛教她孝敬父母,現在她卻因為看不了《中華弟子規動畫片》而不愿聽從父母教誨,違反了《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責,須順承”的教誨。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上學期,學校曾經組織過一次“孝道演講”的現場會,一位老師用孝的道理和故事打動了全場,孩子們抱著爸爸、媽媽嗚嗚痛苦,孩子們完全被感動了。可是演講結束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主持人向大家推薦一本講孝道的書籍,這時孩子們便開始向父母索要,要求父母給自己買,不少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買這本書,可孩子們的表現是什么呢?不少孩子一聽到父母不給買這本書,便哭著鬧著也要買,一副不給買就不依不撓的樣子。許多父母無奈之下,只好掏錢買了。這個有意思的細節當時并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但這里面卻包含著很大的問題。孩子們剛聽了一場孝道演講,而且被感動的史無前例的痛哭,按說這場演講對人的教化應該非常有效,可是孩子們接著便用哭鬧的方式逼父母達成自己的意愿,馬上做個違反孝道之事,而演講者此時也并沒有發現這有什么問題。試問:孝道難道只是用來感動的嗎,孝道難道只是掛在嘴上講的嗎?
前面的兩個例子,其實都反映了我們學習《弟子規》時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只說不做!正如《弟子規》中最終告誡的:但學文、不力行、長浮華、成何人!如果只說不做,那書是會白讀的,圣賢教育再好,做不到那也是沒用的空理。所以,為什么傳統文化在今天這個社會如此衰落,為什么傳統文化今天會有那么多人不認可,人們也體會不到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妙用?因為傳統文化講的道理,根本沒有人真實的應用到生活中去,既然沒有真正落實,再好的道理也不會產生效用,這樣許多人便錯誤的認為傳統文化講的道理是沒有用的、甚至是錯誤的。其實不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圣賢教誨有問題,而是讀書人出了問題:只說不做,嚴重敗壞了圣賢教誨的名聲。就如同老師教給我們如何種果樹,我們也把方法背的滾瓜爛熟,可種樹的時候呢我們就是不按這個方法去種,結果樹栽不活、果實也結不出來,最后我們便氣憤的說老師講的道理都是錯的,方法我明明背過了,只是我沒按照那個做,結不出果實卻怨老師。這個人蠢到家了吧,但愿我們不再去做這樣的事。
弟子規的讀后感 16
我最早接觸的中國古文就是《弟子規》,可以說在我還是牙牙學語的年紀就會念其中的句子。《弟子規》中的每一句話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讀起來朗朗上口又不顯晦澀。
簡簡單單的一千零八十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一百三十一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可現在想來,很是羞愧,在平時生活中,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兒發著牢騷。“來,好閨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雖明面上不表現出來,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正所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
今后,我一定會謹遵《弟子規》的教誨,“孝、悌、謹、信、愛、仁示”,我一定會努力做到的。
【弟子規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弟子規讀后感范文10-22
弟子規|《弟子規》創造的奇跡06-30
弟子規和弟子規的解釋09-28
弟子規10-04
《弟子規》09-22
弟子規全文弟子規里面的故事09-27
對弟子規的解說11-06
弟子規思想11-09
《弟子規》解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