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時間:2024-08-14 22:31:58 曉怡 弟子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精選48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后感1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精選48篇)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

  我讀了《弟子規》前五課,主要講怎樣孝敬父母和如何做人的道理。

  從我讀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生下來它的.本性是善良的。然而他們后來巨大的不同與差異是后天所形成的。沒有那個人生來是壞人。只是因為個人的貪圖享樂,經不住世俗的誘惑才迷失了方向。

  《弟子規》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好好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與人相處是要誠信……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

  《弟子規》是圣人給兒童定下的規矩,很多不過是一些我們平常孝順父母做的'事。

  “入則孝,出則弟,講了在家要孝順出外要敬愛兄長。講父母要你做什么事你就迅速去做,不要慢慢吞吞,兄弟之間不要爭吵打鬧,要友好和睦。

  “謹而信”講了要珍惜時間,要早起晚睡,不要老了才后悔沒珍惜時間。要搞好個人衛生,把物品整理好。不要亂傳話,也不要輕易答應別人……

  學《弟子規》,做一個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

  我讀了《弟子規》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我們要孝順父母、懂禮儀、珍惜時間、學會說話,這些能使我們改變壞習慣,做有好習慣的好孩子。

  我就改變了幾點,如做到了生活上不賴床、按時吃飯、不亂丟東西、給父母倒茶等一些日常習慣;學習上不拖拖拉拉、不亂丟文具、不亂涂亂畫……

  《弟子規》還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自私,要懂得與朋友分享,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孝順、懂禮貌、聰明有才的乖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

  自從孩子開始學習《弟子規》,我就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本書中每個精簡的字句都概括出一個人生道理,對于初入學校的孩子來說,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

  讓他們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禮節,尊重師長的禮貌及言行,從小養成良好的品格,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讀好書,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淺,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他們人生起步的風向標!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5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中的一個典型守則是: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雖小,但也不能善意妄為;物品雖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

  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另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兩句話都告訴我一個同樣的道理:千萬不能以為事情很小,而可以隨意妄為,積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終有一天,會變成無惡不作的`壞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6

  我今天再讀《弟子規》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句話:“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告訴我們: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的姿勢要端正;作揖行禮時要把身子深深地彎下,跪拜時要畢恭畢敬。

  《弟子規》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是學習古圣先賢和為人處世的基本讀物。經過精心挑選,他們編輯了這本《弟子規》,作為優秀讀物送給了我們。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7

  今天,我聽了錢老師講弟子規里的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我覺得我自己做的不太好,應該改正。媽媽喜歡把家里弄得很整齊,可是我喜歡做手工,總是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我以后一定記得自己收拾,不再讓媽媽生氣了。

  爸爸最討厭我把鞋子亂扔,我以后一定記得回家就在門口換好鞋。我經常貪玩,忘了喝水,就生病了,讓爸爸、媽媽替我擔心,往后我肯定記得喝水。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8

  今天,我和媽媽讀了弟子規的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意思是要孝順父母,媽媽還給我講了黃香暖席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孩,九歲了,他很孝順他的爸爸,夏天天太熱,他就拿扇子把席子扇涼,冬天就先給爸爸暖好被窩,我告訴媽媽,我不惹爸爸媽媽生氣,配合爸爸媽媽就是孝順,媽媽說是的。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9

  和平常一樣,睡覺前我看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弟子規》,那是一本美繪國學啟蒙讀本,是我國古代行為規范的范本,書是根據孔子的.教誨編成的。這本書簡明具體地列舉了幼兒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對書里的一些內容,我覺得我沒有做到,我會從中學習,端正自己的行為規范。對一些原來不明白的道理,看了書以后,漸漸明白了該怎么去待人接物。書對我來說,是盞明燈,是良師益友,我會堅持閱讀。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0

  今天學弟子規的兩句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大概意思是:晚上要遲些睡,早晨要早早起,多空出些時間,多讀書,多做有益的事,人生很短暫,我們要珍惜時間,老了才不會后悔。我以后早晨要早早起,多讀書,不貪玩,好好學習。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1

  自從開始學習《弟子規》,這本書中每個精簡的字句都概括出一個人生道理,對于初入學校的孩子來說,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

  讓我們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禮節,尊重師長的禮貌及言行,從小養成良好的品格,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讀好書,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淺,這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們人生起步的風向標!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2

  蔡老師講到了,作為老師和父母我們要學一句做一句,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把好學的精神演給孩子們看。我們班的禮貌這段時間做的不好,作為帶班老師我要懺悔,沒有做好身教。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后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老師對生命的認知和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作為老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3

  昨日晚上奶奶叫我寫作業,我沒回答。

  奶奶對我說“你的弟子規怎樣背的呀,不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嗎?

  這個不能只會背,最主要的是明白它的'含義,并且照著去做。”我明白老師為什么讓我們背誦了。以后我必須要照著上方說的去做。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4

  讀了《弟子規》之后,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為常或自己認為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著不足。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恒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5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弟子規,這弟子規關于到我們的成長。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這一句,我知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以前我總和妹妹打架,現在學習了弟子規,我和妹妹如果要打架,我總會讓著她。

  再比如衣貴潔,不貴華。我知道衣服不再于華麗不華麗,而再于干凈不干凈,我以前老是穿漂亮的'衣服,沒過幾天衣服就臟了,現在我穿上干凈整潔的校服,也很漂亮。

  弟子規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弟子規伴我成長。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6

  今天我們學了《弟子規》——長者立……卻非宜,我想到了平時上課時回答老師的問題總是聲音低的'聽不清楚;在家拿個東西都要大叫奶奶;媽媽還沒坐下就躺到了她腿上……這些都是不對的。

  以后我要做到尊敬長輩,不能和長輩頂嘴,爺爺奶奶為自己做事情要懂得感謝,長輩們說話也要注意聽。

  我還和媽媽約定,要讓她來做我的監督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7

  暑假里,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它的每個故事里都藏著一個小小的道理。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友愛兄弟、勤奮學習。

  今后,我向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愛學習、尊長輩,做一個文明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8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中的一句話:置官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知道了回家后衣帽、鞋襪都要放到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臟亂或穿時找不到它們。

  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上床睡覺,我脫了衣服,把衣服扔到地上,起床時找不到衣服了,媽媽說:“在地上。”我到了學校已經遲到了。從此以后,我立志要做個規范整潔的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19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以后,讓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友愛兄弟姐妹,還要講信用、不撒謊。弟子規是一本很好的書,它還告訴了我們不能嫌貧愛富。

  弟子規里有這樣一句話,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贊美別人的美德,這也是一種美德,因為對方聽到你的.贊揚后,就會更加努力行善。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0

  我今天把《弟子規;千家詩》讀完了。這本書足有25萬字呢。里面有很多令我喜歡的詩,比如《秋興其一》《插花吟 》《清明》……

  其中我最喜歡朱淑貞的《落花》。比喻恩愛的.夫妻被當時的封建社廢使一個美好的家庭破碎了表達了朱淑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1

  最近,學校組織我們學習《弟子規》。我想著想著,突然想起入則孝中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我們,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的事情,要勤快認真,不可以懶惰懈怠。但我在這方面做得也不好。有時爸爸媽媽喊我,不太在意,叫好幾聲才答應。我以后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要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愛戴幼小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2

  我讀了三十五課紙上談兵,讓我知道什么事情都是說起容易做起難,趙括認為自己飽讀兵書,說起來頭頭是道,等實際做起來因為自己沒有實戰經驗而全軍覆沒。

  我明白了空有一肚子學問是遠遠不夠的,什么事情都要親身去做,日積月累的'經驗是可貴的。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3

  在這之前,我幾乎沒有仔細的閱讀過整篇《弟子規》,趁這個寒假,我認認真真地學習了《弟子規》,讀完之后,感受頗深。

  《弟子規》是古圣先賢留下的教誨,至今還影響深遠,這足以證明它的.重要性。讀著整本書,好像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講到人與人的關系,兄弟之間應該“兄道友,弟道恭”,這樣才能和睦相處,在財物上要看輕些,傷感情的話要忍住不說,這樣才不會傷和氣。朋友之間交往要避免“聞過怒,聞譽樂”,否則就會“損友來,益友卻”,而且我們平常要多接觸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我們的道德,學問和才干不如他人時,就應該自我勉勵,努力趕上,做一個真正的有用之才。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4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弟子規》。

  這本書分為幾個段落,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次謹信、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不同的方面,告訴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誠信對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須在幼小的時候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除此之外,它又教給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而且要做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學習《弟子規》,我想這不僅是一個提高人修養的過程,而且更是一個讓人思想升華的過程。要學會愛周圍的每一個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得以發展。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5

  大智若愚,一個人要先學會老實,再學靈活。說一條,做一條,這樣學問才會有成就。反之,則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正如老師說的:“做學問也一定要先扎根基”。就猶如蓋樓房,地基越深,樓房蓋的越高,越堅固。

  但,抉擇錯誤,努力白費。因此,我們選擇“精神食糧”時更要慎重,不僅要有主次之分,更要有先后順序。正所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弟子規》就是做人做事根本中的根本,它注重的.就是力行,在生活中實踐和體驗。

  這就是為何它能成為國學入門必修經典,并作為我們普賢國學幼兒園的第一本教材。如果根基沒扎好就讀四書五經,孩子讀越多就越會跟生活脫節,只會長養他的傲慢之心。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6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十二個字: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這四句,這四句話的意思是:當你在路上遇到長輩時,要馬上向長輩打招呼、敬禮。當你要向長輩問問題,但長輩正在跟別人講話或思考等時候,我們就要在旁邊等待。這四句話也讓我改變了許多。以前,我要問老師一個問題,當時,老師正在和其他老師講話,我總會叫道:“老師老師!”直到老師聽到為止。但現在我不會這樣了,比如:當我要去找王老師問問題的時候,老師正在和家長講話,我就在旁邊慢慢的'等待著老師。

  《弟子規》好似是一塊魔鏡,找出了我自生的缺點。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7

  三年級剛開學的時候,逯老師就教我們誦讀《弟子規》。剛開始,我只是跟老師讀,回家給家長背。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弟子規》里蘊含著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其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讓我感受最深。

  記得有一次,我外出找同學玩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回家后被他們狠狠批評了一頓。當時我心里很難受,心想:“不就是晚點回家嘛,用得著這么兇嗎?”學了《弟子規》后,我明白那樣想是不對的.,爸爸、媽媽是怕我出事才這樣的。同學們,多讀點有意義、有價值的書,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要讓父母為我們操心。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8

  老師今天布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讓我們背弟子規,我背的那幾句弟子規是:“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著兩句話的意思是,別人相勸你們兩個人的品德就都提高了,相反,如果你看見別人犯錯你不管,那么你們兩個的品德都會降低。第二句話的意思是,你付出和收入的'意思你一定要懂,你要貢獻得多,收獲的少。

  這使我受益匪淺,我以后要好好的學習弟子規,多學知識,讓我的得學和品行還有素養得到提高。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29

  老師要求我們寒假里背誦《弟子規》,開始我不明白什么意思,不喜歡背,后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講解《弟子規》的書,我看懂了《弟子規》講的`是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明白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意思,它告訴我們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要趕快答應,父母叫你做事的時候,你也要馬上去做。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講的是吃東西或者就坐和走路的時候,應該讓長輩在先,我們在后。

  以前這些方面我都做得不好,我以后要努力改正。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0

  假期里,我又讀了一遍《弟子規》,它教育我們: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段話的意思是:親人有過錯,我們就要去勸說,表情要和顏悅色,聲音要溫和。如果,親人仍然不聽勸,也不要生氣,依然繼續。親人仍然不聽時,就哭著求他。即使挨打,也不后悔。這段話讓我知道了親人有錯時要如何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每次讀《弟子規》我都有新的收獲,讓我受益匪淺。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1

  我讀了弟子規后,對我的影響很大,它讓我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做人要有信用。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叫你,就應及時答應,不好推延;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認真去做,不好拖拉偷懶。此刻想起以前的事,我感覺到很慚愧,以前我總是惹媽媽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叫我吃飯,喊了我好幾次,我都不答應,最后把媽媽氣的直發火。此刻回想起來,我真的是不就應這樣。我以后必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2

  文明從小事做起,每件小事都反應個人的思想品德。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做人的道理。每一個人都要有文明和懂禮貌,謙虛有禮的'好學生。《弟子規》講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感動。我們要學習這種,文明的心。共創和諧社會,世界才會更加美好。讓我們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好孩子。

  從一個文帝給太后試藥中我能體會到劉恒很孝敬。我們會不會怎樣做嗎?有人說當然不會了。因為科技法達了,沒有人嘗藥了。但是我們真的會這么想嗎?

  我建議大家有空看看。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3

  在我國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中,《弟子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本書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它還是一本教育兒童如何遵紀守法,規范做人的經典啟蒙讀物。

  從一年級時,我就開始背誦《弟子規》。這本書讓我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幫助我們開闊思路,培養品格。教育我們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讀書學習和修養品德的禮儀與規范。《弟子規》是學習古人為人處世的典范,也是我們當代兒童學習的典范和榜樣。

  我喜歡《弟子規》。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4

  通過弟子規我知道了中國是以孝為先,孝順父母長輩,尊敬兄長。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收獲很大。

  讀了《陸績懷橘》的故事,我學會了始終把父母記掛心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他們。讀了《木蘭從軍》的故事我學會了孝順父母,該為父母分憂的道理。讀了《煮豆燃萁》的故事我學會了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的道理。讀了《君子正冠而死》的故事我懂得了從小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穿衣打扮要整潔,做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里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將學到的應用到平時,不斷進步,爭取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5

  我在寒假期間讀了《弟子規》。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我感覺到:當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但是昨天的時候我在姥姥家,爸爸打電話讓我回家修改寒假作業,我沒有聽爸爸的.話,不想回去。因為我在姥姥家和舅舅家的小弟弟玩兒得正高興,所以我不想回家。爸爸生氣了,后來我想到了平常讀的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的那句話,又給爸爸打了電話,我告訴爸爸我回去。今天我看到了爸爸給生病的爺爺和我洗澡,我想長大以后,也幫爸爸媽媽洗澡。同學們,你們說這樣做對嗎?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6

  今天,我學習了《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誠信,做到言行一致,不能不守信用。

  這段話讓我想起我看過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的妻子上街去,她的兒子跟在后面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沒辦法,對他說:“你回去吧,我回來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妻子回來了,曾子就準備殺豬吃,他的妻子說:“我只是哄他玩,不必當真。”曾子說:“如果他小時候,你就騙他,他長大了,也會去騙別人。”說完,曾子就殺豬給孩子吃。

  由此,我想:做人講誠信,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7

  《弟子規》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我們,我們就要立即回答,不能拖拖拉拉的'。

  原來,媽媽叫我做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的,總是要等一會兒再去。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后,才知道這些都是不孝敬父母的壞習慣,原來我身上有這么多缺點啊。我現在改正了這些壞習慣,我媽媽叫我去幫她拖地時,我立刻跑過去幫媽媽拖地,我也知道如何尊敬父母了。

  從今以后,我要做一個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8

  《弟子規則》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這12個字:魯豫長,病越來越重,他長而無聲,他往后站。這四個字的意思是:當你在路上遇到長輩時,你應該立即向他們打招呼、敬禮。當你向長輩提問,但他們在和別人說話或思考時,我們只能袖手旁觀。這四句話也改變了我很多。之前,我問老師一個問題。當時,我的老師正在和其他老師談話。我總是喊:老師,老師!直到老師聽到。但是現在我不會這樣了。比如我準備問王老師一個問題,老師在和家長說話,我就慢慢等老師。

  《弟子規則》就像一面魔鏡,它發現了我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39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發點。如果每個孩子,每個人都知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不會有中小學生從樓上跳下事件發生。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一個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獨立不倚,不為外界利欲所搖奪,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標準,這就是立身。做事的時候,他的進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敬仰。他的.的父母也將因兒女德望光榮顯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完成。

  如果每個孩子能站在生命的高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0

  今年寒假,因為弟子規的陪伴,讓我度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年。

  從開始我自己吟讀,到媽媽解釋意思后和我一起朗讀,到我自己能流利背誦,再到我能在生活中隨處冒出一句弟子規來……媽媽說我成長了,是個懂規矩,有孝心,懂禮儀,講誠信,知仁愛,愛學習的'孩子,媽媽說希望我能在生活中慢慢的去體會弟子規的道理,我想我一定能做到的。

  今天開學第一天,老師表揚我能在寒假認真學習國學經典,并評我為“寒假好少年”,我真的好開心哦!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1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總敘的內容是: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 ,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根據圣賢先師孔夫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

  它教導我們: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其次在日常言語行為中要有禮數、講禮貌、講信用;要博愛,向有德行的人學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更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品德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2

  學過《弟子規》以后,我突然覺得它里面教育我們的知識非常多,它們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樣閃耀,每當我讀過它后,便會想到我的`父母。

  母親是春天里的一絲春風,伴隨我左右,是夏天里的一陣涼風,使我不會覺得炎熱,讓我安心學習,父親是秋天的楓樹,因為我喜歡紅色,他會讓我很開心,很快樂,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到我心窩,父母對我們的的無私奉獻重不等待回報,而我們對父母孝敬了嗎?

  啊!母親生下來我,是讓我去用雙手改造世界,我們只有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學問去回報父母,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里面的內容還有很多,需要你自己去發現,記住,要好好孝敬父母。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3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

  所以,對待我們周圍的人真誠些吧。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4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

  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

  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5

  《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屬于傳統蒙學讀物中面世較晚,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一種讀物,這本書分“入則孝”,“出則 弟”,“謹”,“信”,“泛愛眾”,“親仁”等幾個部分,特別講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學了《弟子規》,我學到了先做到孝敬父母,與兄弟姐妹互敬互愛,日常語言行為要小心謹慎,對人要有誠信。我也要好好學習,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要有禮貌,多和品行好的人在一起。要養成好的習慣,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在背后議論別人,談論別人的`缺點。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很多道理和待人的禮節,我很喜歡。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6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每一句話都會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們來理解,如:父母呼,應勿緩,它對應的故事就是《陶母退魚》。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拒收金子的揚震》中的楊震,這個章節中的`楊震他多才多藝,被人稱為“關西孔子”。他不貪財好色,別人給他金子也不要,他是個品德十分高尚的人。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追根問底的戴震》。戴震幼時最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對問題要問個明白才行,老師被他問煩了,便把《說文解字》和一些字典給他看,他三年后便掌握了這些內容。

  后來他竟把最難懂的《十三經》也弄懂了。戴震的這種貴精專不貴博,與其知而皆非真,不若知而為真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來學習。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7

  這幾天,老師和我們一起品讀了《弟子規》的第二章,我深有體會。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它是學童們生活的.規范。它的內容很多,很容易懂。我感覺背起來瑯瑯上口,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兄道友,弟道恭”讓我明白了兄弟姐妹要互相尊敬,“尊長前,聲要低”讓我懂得了在尊長面前說話的時候要輕聲。“財物輕,怨何生”讓我知道了別太看重財物才不會產生怨恨。

  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比如,做家務還太少,沒有替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分擔家務。以后我要改正這些不足的地方,成為一個勤勞有禮的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 篇48

  我們常常喜歡自出自入,“敲門”這個動作,我們根本大多數都不會用到。其實,別人的房間并不是可以讓你隨便進出的,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有些人卻很在意別人進入他的放假的。然而進別人房間前,不敲門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尊重別人就該“將入門,問孰存”,即在入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一下:“有人在嗎,我可以進來嗎?”不要貿貿然就跑進去。

  《弟子規》里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矩。我們要把《弟子規》中所賦予我們優秀品質的導向,跟著書內的作則好好學習,繼承我國傳統的美德。道德于現在社會是不可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弟子規》內存在的良好品質,從而扎德育之根。

【弟子規讀后感100字】相關文章: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弟子規讀后感范文10-22

《弟子規》09-22

對《弟子規》的理解08-13

《弟子規》的啟示03-25

傳統弟子規09-05

《弟子規》心得07-24

弟子規心得07-30

《弟子規》教案07-15

弟子規說課稿06-02

《弟子規》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