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弘景的簡介及《答謝中書書》的譯文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fā)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答謝中書書》的譯文,想了解《答謝中書書》的同學趕緊過來閱讀下啦。
作者簡介: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隱居先生或華陽隱居,卒后溢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人。陶氏生活于南朝,歷經宋、齊、梁三朝,是當時一個有相當有影響的人物,博物學家,對本草學貢獻尤大。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復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huán)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壓力出走遠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
后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陶弘景此舉,實非出于自愿,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shù)行淚,不落十余年,今日為君盡,并灑秋風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y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并增收魏晉間名醫(y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并首創(chuàng)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xiàn)在敦煌發(fā)現(xiàn)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樹木,翠綠的竹林,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了猿猴、鳥兒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本文節(jié)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
2. 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現(xiàn)在河南太康)人。
3.山川之美 之:的。
4. 共:都
5.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6.四時:四季。
7.將:將要。
8.歇:消散。
9.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10.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鱗指代魚)
11.亂:此起彼伏。
12.實:確實,的確。
13.是:這(是)。
14.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5.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16.自:從。
17.未:沒有。
18.與(yù):參與,這里指欣賞。
19. 奇:指奇山異水。
20. 山川:山河
21. 美:美景
22. 俱:都
23. 青林:青蔥的林木
24. 翠竹:翠綠的竹林
25. 競躍:競相跳躍
26. 者:……的人了。
【陶弘景的簡介及《答謝中書書》的譯文】相關文章:
《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簡介與生平10-10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03-11
賞析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10-03
《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06-27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全文10-22
《答謝中書書》賞析 陶弘景09-09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教案09-17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教案05-22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閱讀及答案07-12
陶弘景的作品《答謝中書書》賞析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