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岑參《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原文注釋賞析
作品介紹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8卷。
原文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作者:唐·岑參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時。
數年功不成,一志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云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恒在茲。
注釋
①這首詩約作于天寶四載(745)。千福寺:在長安安定坊東南隅,本章懷太子宅,咸亨四年(673)舍宅為寺。見《長安志》卷一0。楚金禪師:京兆盩厔人,俗姓程。七歲誦《法華經》,十八通其義。曾主持興建千福寺多寶塔。乾元二年((759)卒,年六十二。事見《宋高僧傳》卷二四。
②多寶:指多寶塔。相傳多寶為東方寶凈國之佛,生前曾立下誓愿,言己成佛后,遇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者,放置己身舍利之寶塔(即多寶塔),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據稱釋迦牟尼于靈鷲山山說《法華經》,即有多寶塔從地涌出,證其所說皆真實。參見《法華經·見寶塔品》。據《全唐文》卷三七九岑勛《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載,楚金“因靜夜持誦,至多寶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禪定,忽見寶塔宛在目前”,后遂于千福寺擇址建多寶塔。
③蓮華:指《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
④“數年”句:據《感應碑》載,多寶塔于天寶元年前動工興建,天寶四載建成。
⑤“明主”句:據《感應碑》載,多寶塔“至天寶元載,創構材木,肇安相輪,禪師理會佛心,感通帝夢,七月十三日救內侍趙思儡求諸寶坊,驗以所夢,入寺見塔,禮問禪師……其日賜錢五十萬,絹千匹,助建修也”。
⑥“千家”句:指捐資助建者甚多。
⑦琉璃:指天然的有光寶石。
⑧秦山:即秦嶺。“秦”全詩原作“泰”,據《四部叢刊》。
⑨天府:指朝廷的府庫。貨:財物。
⑩幡蓋:旌旗儀仗和傘蓋,貴人出行時所用。珊珊:象聲辭。
11、悉窣:象細碎之聲。
12、作禮:行禮。
13、證疑:使疑事得到證明。用佛說《法華》,有塔涌出,證其所說皆真實一事。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于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繁體對照
卷198_49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岑參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淩太空,忽如湧出時。
數年功不成,壹誌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雲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恒在茲。
【岑參《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原文注釋賞析】相關文章:
岑參《衙郡守還》原文及注釋10-08
岑參《出關經華岳寺訪法華云公》古詩原文06-13
《登嘉州凌云寺作》岑參08-08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參06-15
岑參《冬夕》原文及賞析10-25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賞析06-21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賞析09-21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翻譯及賞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