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城》課文節選賞析
導讀:《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小編整理了《邊城》節選進行賞析,具體如下:
一、內容概述
1.了解沈從文及其作品,積累文學方面的知識。
2.理解本篇小說的思想內容,把握小說情節。
3.分析和鑒賞小說中典型形象的典型性格。
4.分析和鑒賞小說中典型環境的描寫及其藝術表達效果。
5.分析和鑒賞小說個性化的語言風格。
二、重點知識歸納及講解
1.積累有關文學知識和本篇小說中的相關字詞。
2.理解本篇小說的思想內容,把握情節,把握主題。
3.鑒賞人物性格特點及塑造人物性格的個性化語言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4.鑒賞本篇小說的環境描寫,體會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三、難點知識剖析
(一)整體把握課文
1.關于沈從文
沈從文(1902.12.28——1988.5.10),苗族。原名沈岳煥,主要筆名還有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后,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后正式參軍,當過上士司書。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前往北京,升學未成,在郁達夫、徐志摩等人鼓勵下自學寫作。1924年,他的作品在《晨報副刊》登載,接著又在《現代評論》、《小說月報》上發表。1928年,與胡也頻、丁玲相繼到上海,共同創辦《紅黑》雜志。1929年在上海公學教書。這時期的作品結集為《鴨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這些作品中所描寫的湘西鄉俗民風和鮮明的生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蕭蕭》、《牛》、《柏子》、《阿麗思中國漫游奇遇記》顯示了他早期小說較成功的鄉土抒寫和歷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沈從文赴青島大學執教,創作日豐。到抗戰前,出版了20多個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還有重要的選本《從文小說習作選》,中篇小說《邊城》于1934年問世,標志著他的小說的成熟。
抗戰爆發后,他經武漢、長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經沅陵時,寫下了散文《湘西》、長篇小說《長河》(第一卷)。后來,他到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5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教書。同時,編輯《大公報》《益世報》文藝副刊。
1949年以后,沈從文長期從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和物質文化史。1960年發表《龍鳳藝術》等文章。1978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參加第三屆文化會,增補為全國文聯委員。1980年曾赴美國講學。1981年出版了歷時十五年寫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2002年是沈從文誕辰100周年,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共同主辦了“沈從文生平與創作展”,高度評價沈從文是一代文學大師,是中國文學史中無可替代的文學巨匠之一。
2.《邊城》的故事梗概
在湘西山城的茶峒,渡船老人的獨孫女翠翠,同時被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所愛。哥哥天保主動退讓,乘船離家,不幸喪生。弟弟儺送痛苦萬分,無心顧及戀情,也乘船遠行桃源。不久,老船夫也與世長辭,翠翠則懷著深切的悲痛守在渡口,在勞動中,長年等待著未有歸期的情人。
3.節選部分情節思路和內容要點 小說隔行分段,共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寫黃昏時分祖孫二人的對話,表現祖孫之間濃厚的親情。
第二部分(“老船夫做事累了”——“不告給翠翠一個字”),寫老船夫為翠翠的婚事到城里奔波,引起誤會。
這一部分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翠翠沉浸在對愛情的渴望和美好的憧憬之中;一是老船夫為孫女的婚事到城里奔波,表現老船夫對孫女無微不至的關愛;一是天保兄弟為成全對方而把愛情深埋心底,表現了他們的崇高品質。
第三部分(“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下河走去了”——結尾),寫祖孫二人對歌聲的企盼,表達他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憂慮。
4.節選部分故事主題
小說通過對湘西農村富于詩情畫意的描寫,著力刻畫了一個純潔美麗的少女——翠翠的動人形象,生動地展現出邊城人民健康、優美、質樸的人性愛和人情美,表達了作者對質樸、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熱烈追求的思想感情。
(二)人物形象鑒賞
小說中的人物是動人的,是交織著偉大和平凡,美麗和瑣碎的普通人,親切而真實可信。
(1)翠翠
翠翠是一個純潔美麗的少女,她天真活潑,乖巧善良。他熱愛與自己相依為命的祖父,也熱愛大自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她那童貞的心里,逐漸萌發出對異性的愛戀之情。作者抓住她對愛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朦朧憧憬,愛的敏感和少女的羞澀等心理活動,細致地表現了她性格的發展變化。她一反往日的開朗活潑,變得內向含蘊、嫻靜矜持,善于沉思,耽于幻想,雖然夢中夢醒耳際都飄浮著情人那美妙的歌聲,卻羞于作大膽的愛情表白和追求。作者通過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心靈的披露,描繪出一種純潔美好的人類感情。翠翠這個沒受城市污染,通體透明,煥發著自然之美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愛和美的極致。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作者所熱烈追求的質樸自然的人生。
(2)天保兄弟
天保兄弟出身富家,但在豁達灑脫、正直平和的父親的嚴格教育下,成為品格高尚的青年。在他們身上,同樣閃耀著動人的光彩。他倆毫無按錢財家勢挑選愛人的世俗觀念,而把愛情全部傾注在窮苦的渡船女翠翠身上。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幸福和對方產生矛盾時,雖然也
感到氣惱、憤慨,但都能竭力克制自己以成人之美。盡管按茶峒的習俗“也不作興(不可能)有‘情人奉讓’”,然而他們卻能擺脫個人感情的束縛,為了他人而把自己的愛情深藏。這種難能可貴的人性美,正是山村人民心靈美的生動寫照。
(3)老船夫
他對翠翠的關愛無微不至。他希望孫女有個理想的歸宿,并為此竭盡了最大的努力。不料事與愿違,他自以為詼諧風趣、機動靈活的談吐,實際卻顯得笨拙可笑,造成了一系列的誤會,非但沒能促成翠翠和儺送的愛情,反而連自己也被誤會了,以致使原本美好的愿望和設想終成泡影。但作為一個寬厚仁愛的長者,他對下一輩的深厚的愛,卻是感人至深別具特色的。
(三)質樸自然、極富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描寫。
作者所寫的景物都是湘西農村極為普通的自然風光,可是經過作者的點化,這些普普通通的景物卻形成了一個極富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充滿詩情畫意的淳樸自然的意境,為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人物的活動描繪出一個美好的背景。
這里有憑山依水的山城和城邊帶吊腳樓的房子,有清澈見底的溪流和溪邊的白塔、古老的繩渡、陡峭的山崖與溪水兩岸宜人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幅優美的湘西風景畫,處處顯示出“人的勞動的成果,自然的大膽與精巧處”,使讀者不由得為之心馳神往。
(四)作業要求
1.朗讀兩篇小說,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完成課后練習
3.完成《質量鑒測》兩課內容
【《邊城》課文節選賞析】相關文章:
《邊城》節選賞析06-13
邊城課文節選原文解析09-11
邊城課文賞析09-23
邊城課文賞析08-23
關于《邊城》的課文賞析08-16
邊城課文賞析【精華】10-21
《壺蓋為什么會動》課文節選賞析11-20
邊城節選 教案09-04
《邊城》節選的解讀07-16
必修五邊城課文賞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