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方案
導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岑參及詩歌內容。
2過程與方法: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會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其中蘊涵的情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涵的情理,爭取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難點:對詩歌語言推敲品味,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測試】
(一)預習檢測
1作者岑參(約 715—770),江陵(今湖北荊州)人。他是()代的(“ ”)的著名詩人。他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岑參早年的詩以風華綺麗見長。由于后來歷參戎幕,往來邊陲,風格為之大變。其詩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思想。
2釋題:
3反復誦讀,讀準字音。
岑參( ) 散入( ) 狐裘( ) 錦衾薄( )
瀚海( ) 闌干( ) 羌笛( ) 風掣紅旗( )
活動2【活動】
(二)課內探究
1 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怎樣分層?
2研讀第一層詠雪部分。
這些詩句共同顯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點?
3研讀第二層送別部分。
(1)詩人寫送別表現了對友人怎樣的情感?
(2)哪些詩句表現了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3)詩人在句子中并未寫到“情義”“不舍”等字眼,那么這種情義是怎樣傳達出來的?
4重點語句賞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么?喻體是什么?為什么會感到這個比喻新穎貼切?
5齊讀全詩——深情誦讀,嘗試背誦。教師送詩《十二月,忘記!》和歌《離歌》
活動3【活動】
(三)拓展延伸
積累其他送別的古詩名句
活動4【練習】
(四)訓練檢測
1、你最喜歡哪兩句?寫出你喜歡的原因。
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中“雪上空留”四字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一種復雜情感?和哪兩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3、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萬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別的場面。用夸張的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勒出邊塞的景色,用擬人的手法,寫云的昏慘之色,看似寫景,實為寫情,為餞別渲染了氣氛。哪兩句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教學反思
老師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就會還教師一個驚喜。
交流中,我見縫插針地把自己的講課習慣、要求告訴學生。當然,這次講課還要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前的任務——用不同方式“讀”詩。我告訴他們:從人數上來說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合作讀;從形式上來說,可以是以前熟悉的朗讀,也可以是演讀、唱讀。當我解釋演讀、唱讀的時候,學生們都在搖頭。見此情形,我的心里有點沒底了,想讓學生自主創造的念頭隨之開始動搖了……
晚上,我有點坐臥不安,畢竟不是自己的學生,畢竟他們從來沒有嘗試過這些新的“讀”詩方法,能行嗎?如果學生沒有一個人演讀、唱讀怎么辦?思來想去,我決定若真出現此種情況,就要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演讀、唱讀我來示范,讓學生模仿學習。不管怎樣,都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快樂,并在愉快的氣氛中有所收獲。主意打定,我選擇了《三國演義》主題曲,開始了自己的唱讀訓練。
課開始了,很快我的擔心消失得無影無蹤。學生們精彩的演讀、唱讀,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也出乎所有聽課老師的意料。自演自唱的,歌伴舞的;節奏快的,節奏慢的;兩個人出場的,整個小組全體上陣的……。最精彩的當屬其中一個小組,一首詩唱下來,竟然變換了五種曲調,簡直就是歌曲串燒。他們無窮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造力,讓我大吃一驚。雖然還有不少瑕疵,比如表演動作幅度太小,曲調節奏不太適合詩歌的情感等,但僅憑這份認真、勇氣,就足以讓我為他們喝彩。這節課一開始就使整個會場充滿了輕松愉快的氣氛,聽課的老師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熱情的掌聲也適時地送給這些天真勇敢的孩子們。
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的機會,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便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作為教師一定要堅定一個信念:相信學生。
【高一語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方案09-2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教學方案09-22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05-07
古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方案06-0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實錄07-25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教學反思10-10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案06-1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實錄09-0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10-0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