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歸納
引導語: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充滿奇情妙思,是此詩主要的特色,這首詩也是中考要點,里面蘊含很多知識點,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下這首詩中的知識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考點
1、本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2、這首詩前十句重在詠雪,后八句則主要是寫 送別
3、本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抒發(fā)了因朋友返京而產(chǎn)生的無限惆悵的感情。
4、請描述“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你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
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馬蹄的足跡。
5、請你對“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作一點賞析。
詩句以梨花喻雪,新穎奇特,讓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個“忽”字,既寫出了塞外氣候的變幻奇特,又表現(xiàn)了詩人見到
6.根據(jù)要求寫出詩文原句。
(1)詩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2)詩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3)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的送別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7. 這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既著力描寫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又表現(xiàn)了詩人因朋友的離去而產(chǎn)生的無限惆悵。詩中畫線句子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構思新穎,聯(lián)想奇特,請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說說這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雪花給樹木坡上銀妝,仿佛突然刮起強勁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
8. 給“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上一段賞析的話。
這句話以南方梨花盛開比喻北方雪壓冬林,景象極為神似,頗有浪漫色彩。
9. 結(jié)尾兩句較出色,說說你的看法。
最后兩句寫出行人身影已經(jīng)消失,詩人還在深情目送,凝視雪地上的馬蹄印,惜別之情躍然紙上,極為動人。
注釋
⑴武判官:當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判官,官職名。唐代節(jié)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jié)大使,可委任幕僚協(xié)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jié)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
⑵白草:西北的一種牧草,曬干后變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
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里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
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珠簾”“羅幕”都屬于美化的說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錦衾(qīn)薄: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衾,被子。
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
⑻都護:鎮(zhèn)守邊鎮(zhèn)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難著:一作“猶著”,一作“猶著”。
⑼瀚海:沙漠,這里當指輪臺附近的準噶爾盆地沙漠。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這句說大沙漠里到處都結(jié)著很厚的冰。
⑽慘淡:昏暗無光。
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飲,動詞,宴飲。
⑿胡琴:泛指西域之琴,不是現(xiàn)在的胡琴。羌笛:羌族的管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
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扎營,用車環(huán)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這里指帥衙署的外門。
⒁“風掣”句:紅旗因雪而凍結(jié),風都吹不動了。一言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掣,拉,扯。
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米泉縣境內(nèi),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連山,橫亙新疆東西,長六千余里。
⒃滿:鋪滿。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⒄山回路轉(zhuǎn):山勢回環(huán),道路盤旋曲折。
⒅空:只。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jié)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jié)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賞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階段。此時,他很受安西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數(shù)邊塞詩成于這一時期。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diào),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xiàn)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
此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jié)構縝密。全詩共分三個部分。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描寫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友人即將登上歸京之途,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前面四句主要寫景色的奇麗。“即”“忽如”等詞形象、準確地表現(xiàn)了早晨起來突然看到雪景時的神情。經(jīng)過一夜,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接著四句寫雪后嚴寒。視線從帳外逐漸轉(zhuǎn)入帳內(nèi)。風停了,雪不大,因此飛雪仿佛在悠閑地飄散著,進入珠簾,打濕了軍帳。詩人選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動來表現(xiàn)寒冷,如同選取早晨觀雪表現(xiàn)奇異一樣是很恰當?shù)摹km然天氣寒冷,但將士卻毫無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氣寒冷也會訓練,還在拉弓練兵。表面寫寒冷,實際是用冷來反襯將士內(nèi)心的熱,更表現(xiàn)出將士們樂觀的戰(zhàn)斗情緒。
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體現(xiàn)將士們歌舞的積極意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筆墨不多,卻表現(xiàn)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在主帥的中軍擺開筵席,傾其所有地搬來各種樂器,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宴會一直持續(xù)到暮色來臨。第一部分內(nèi)在的熱情,在這里迸發(fā)傾泄出來,達到了歡樂的頂點。
最后六句為第三部分,寫傍晚送別友人踏上歸途。“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歸客在暮色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jié)在空中的鮮艷旗幟,在白雪中顯得絢麗。旗幟在寒風中毫不動搖、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將士的象征。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雖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萬囑,不肯回去。“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zhì)樸的語言表現(xiàn)了將士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xiàn)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jié)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制造出奇中有麗、麗中有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cè)嵯嗤本徬酀且缓醪豢啥嗟玫倪吶炎鳌H姴粩嘧儞Q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歸納】相關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11-0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及試題09-0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梳理08-0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08-2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0-13
經(jīng)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0-05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05-0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朗讀10-0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