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原文及鑒賞

時間:2024-11-17 04:00:50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原文及鑒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原文及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原文及鑒賞

  《江南遇天寶樂叟》

  白居易

  白頭老叟泣且言:

  “祿山未亂入梨園。

  能彈琵琶和法曲,

  多在華清隨至尊。

  是時天下太平久,

  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環珮合,

  萬國會同車馬奔。

  金鈿照耀石甕寺,

  蘭麝熏煮溫湯源。

  貴妃宛轉侍君側,

  體弱不勝珠翠繁。

  冬雪飄飖錦袍暖,

  春風蕩漾霓裳翻。

  歡娛未足燕寇至,

  弓勁馬肥胡語喧。

  豳土人遷避夷狄,

  鼎湖龍去哭軒轅。

  從此漂淪落南土,

  萬人死盡一身存。

  秋風江上浪無限,

  暮雨舟中酒一樽。

  涸魚久失風波勢,

  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來君莫問,

  驪山渭水如荒村。

  新豐樹老籠明月,

  長生殿暗鎖青云。

  紅葉紛紛蓋欹瓦,

  綠苔重重封環垣。

  唯有中官作宮使,

  每年寒食一開門!

  鑒賞:

  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標志,此后這個一度繁榮富強的王朝走上了下坡路。此詩通過與天寶老樂師的對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代安史之亂前后數十年間社會的巨大變化。昔盛今衰,國家治亂,皆從天寶樂叟的對談中娓娓道出。

  《唐宋詩醇》說:“前敘樂叟之言,天寶舊事也。

  后敘告樂叟之言,亂后景象也。俯仰今昔,滿目蒼涼,言外黯然欲絕。樂叟未必實有其人,特借以抒感慨之思耳!

  此詩通篇都是樂叟與詩人的對話,前者敘述了個人的不幸遭遇,后者記敘了在京華故地的所見所聞。

  此詩的開頭與《新豐折臂翁》和《琵琶行》有類似之處,但《折臂翁》是詩人看到一個可憐的斷臂老人后上前詢問,才引出一個凄慘動人的故事!杜眯小穭t是詩人送客之際,“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才互相同情,互訴衰腸,結為知音。此詩則不然,天寶樂叟似乎是極偶然地向詩人訴說一個故事,而詩人則以“我自秦來君莫問”一句接敘他的見聞。他們所以有共同語言,互相傾聽對方的哀怨,都是建立在“自秦來”三字上。

  兩人都對國家的前后變遷有深刻的體會。天寶樂叟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詩人強烈的共鳴;而詩人本人正過著凄苦的貶謫生活,是他們產生共鳴的內在原因,因此他們也同是“天涯淪落人”,結構安排和藝術手法雖然有別,但與詩人的名作《琵琶行》實為異曲同工。

  天寶樂叟敘述的故事并不復雜。安史之亂前,他是玄宗身邊的一個藝人。那時天下太平。每當皇帝駐蹕華清宮時,他就隨侍身邊,以演奏琵琶和法曲為業。那時千官問候起居,萬國朝拜皇帝,眾多命婦的首飾照亮了石甕寺。更有宛轉柔媚之楊貴妃,衣袂飄飄,舞姿翩翩。何等繁華!然而好景不長,燕寇至,胡語喧,玄宗倉皇出逃,繼又憂郁而死。樂叟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職業,不幸漂泊南土,秋風江上,暮雨舟中,日日只有借酒澆愁而已。

  這個故事之所以真切感人。不僅在于老樂叟是“邊泣邊言”,飽含著極深的感情來敘述這段悲劇,更在于詩人運用了對比烘托等藝術手法,對天寶盛世的繁華景象的鋪陳與安史之亂后“萬人死盡一身存”的悲劇場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兩相對比,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刻。從“千官起居環珮合”至“春風蕩漾霓裳翻”八句渲染盛世的繁華,詩人不僅運用了“千官起居”、“萬國會同”這類顯示氣勢宏大的辭語,更兼“金鈿照耀石甕寺”一句用眾多命婦金鈿首飾之光的強烈從側面來加以烘襯。這四句是面的描繪,接下來關于楊貴妃的四句是點上的刻畫。點面結合,正如寫景詩既有遠景,又有特寫,容易加深印象,感染讀者的心靈。

  比喻貼切也是這首詩的一個特點。以“豳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二句為例,上句寫周代祖先世居豳地。因避夷狄之擾遷往岐山居住,以此借喻玄宗避安祿山之亂,遷往西蜀十分恰當。下句指唐玄宗之死,鼎湖龍去:傳說黃帝曾在荊山(今河南靈寶縣)鑄鼎,鼎成后乘龍上天而去。后世因名其地為鼎湖。軒轅:即黃帝。這句是借喻玄的去世。據宋人王铚《默記》載,唐人傳說玄宗服玉、金丹等物,李輔國命刺客以鐵槌擊之,腦骨成玉,破腦取丹乃死;又說玄宗臨死時,自言:“上帝命我作‘孔升真人’”。

  這當然是荒誕無稽之說,但也由此可見玄宗之死可能與修煉等事有些關聯。詩人以亶父遷豳、鼎湖龍去的典故設喻,也十分妥貼。

  詩的最后八句是詩人告訴樂叟驪山渭水遭受戰亂后的凄涼景象。樂叟所述個人遭遇和詩人所言驪山渭水一帶的巨大變遷,從本質上揭示了唐代社會盛極而衰的整個歷程。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原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唐詩賞析10-24

《杜陵叟》白居易唐詩鑒賞02-24

白居易《憶江南》鑒賞11-10

白居易《賣炭翁》原文及鑒賞09-08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原文05-20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原文賞析10-03

白居易《憶江南》原文及賞析10-19

白居易《買花》原文鑒賞06-10

白居易詩《賣炭翁》原文鑒賞10-16

《江南曲》古詩原文及鑒賞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