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4-08-20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