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巖為成景母巖,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墻、天生橋、方山、平臺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
張家界在地貌特征上屬于張家界地貌。張家界地貌發育過程完整,從臺地→方山→石墻→石柱→峽谷演化過程清晰,發育時間因素可測性強,在砂巖地貌景觀中具有系統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屬性,于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被列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可作為研究砂巖地貌的典型地點。
張家界地貌認定:2010年11月張家界砂巖地貌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張家界特征鮮明、規模巨大的獨特砂巖地貌類型,確定為“張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發現類似張家界石英砂巖峰林的地貌,都可統稱“張家界地貌”。自此,“張家界地貌”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