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檔案會分為文件檔案和電子檔案進行管理。新生只需要將文件檔案帶到大學報到的時候上交就可以,電子檔案在網上就可以實現傳遞。跟高校說明情況,問清以后如何上交。等到檔案到手,就立即上交。另外一般高校開學后一段時間會開始整理學生檔案,整理到時就會通知學生送交自己的個人檔案。
一、檔案的存檔方式:
1、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社局下屬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個人去辦理托管手續。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后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2、把檔案留在學校,待落實工作單位后,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這種方式適合有就業愿望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學校誠信度較高,代為保管戶口關系和檔案不收取額外費用,其缺點是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系,涉及人事關系的證明都不能出具。
3、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考研、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易于畢業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缺點是如果畢業生與指導中心交流相對少,則容易造成信息不暢。
二、檔案的具體作用:
個人檔案是一個人一生生命軌跡的縮寫,是用人單位了解一個人情況的非常重要的資料,也是一個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絕不可小看和忽視。
一個人只要需要工作、需要生活,就離不開與社會上一些單位、一些部門、打交道,建立起個人檔案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更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這是單位或企業了解一個人的重要手段。
沒有檔案的人當然就不便于單位或企業了解你,對個人是肯定不利的。存放和保管好當然是一個重要環節。一般應在縣(市)團級及以上的人事檔案管理部門,這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或事業單位的在冊人員等。
對于廣大的農村人口一般應有鄉鎮戶籍管理部門;對于企業單位另有規定,一般應在他的所屬上級行管單位。對于大量的流動人口則另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