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書憤》導學案

時間:2024-03-10 09:08: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書憤》導學案

《書憤》導學案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點詞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3、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二、寫作背景(論世)

  陸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淪陷的時代,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抗金,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閑居了6年,“掃胡塵”“靖國難”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報國欲死無戰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虛度年華的滿腔激憤。這首詩是陸游一生感情經歷的藝術概括。

  預習案

  認真誦讀詩歌后完成:

  1、作家及作品介紹(知人)

  陸游(1125—1210),字( ),號( )。南宋時越州山陰人,我國古代著名的( )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書憤:②中原北望氣如山:

  ③樓船夜雪瓜洲渡:④千載誰堪伯仲間:

  探究案

  1、詩題為《書憤》,就全詩來看作者因何事而“憤”,作者“憤”的'根源又是什么?

  2、本詩主要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3.拓展思考:《書憤》所反應的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系同時代其他詩人詞人的作品回答。

  課堂檢測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如夢令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1)這首宋詞用了什么典故,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什么事物?(4分)

  (2)請就這首宋詞運用的寫法和表達的感情方面談談你的看法。 (6分)

《書憤》導學案2

  學習目標

  1、了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

  2、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走進作者

  陸游,字,號。南宋時越州山陰人,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的愛國熱情。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2、寫作背景

  陸游生活在入侵,的時代,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閑居了6年,“掃胡塵”“靖國難”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自己的滿腔激憤。這首詩是陸游一生感情經歷的藝術概括。

  二、自主學習

  誦讀文本,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三、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2、如何理解首聯

  3.頷聯既是敘事,也是寫景。你能說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4.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兩個典故:()()

  早年晚年理想現實對比:表達壯志難酬的憤慨(英雄無用武之地)

  尾聯:包含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載誰堪伯仲間”,一個反問句即抒發了因奸臣當道,壯士他國無門而主生的難言的悲哀,又可以從中看出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

  5、藝術特色:

  (1)、這首詩虛實相生,變化多姿。

  (2)、詩歌還通過場面寫人,通過場面寫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跡。

  四、展示交流

  學生把導學單上的相關積累題做好并展示交流。

  五、點評釋疑

  學生糾錯、教師評價

  六、鞏固與練習

  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七、當堂檢測

  賞析《越中覽古》

  八、課后作業

  1、默寫全詩

  2、寫一篇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小評論

【《書憤》導學案】相關文章:

棗兒導學案12-16

《秋天》導學案12-17

《老王》導學案03-0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背影》導學案02-29

《太陽》導學案02-28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12-07

天上的街市導學案12-17

《春望》導學案12-07

《憶讀書》導學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