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北京市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細則

時間:2024-03-09 15:53: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京市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實施國務院發布的《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根據本市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執行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度四項規定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凡發生《規定》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均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市、區、縣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按本細則規定的管轄范圍負責處理勞動爭議。

  企業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企業內部的勞動爭議。

  第四條調解委員會和仲裁委員會,必須堅持調查研究,查清實事,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處理勞動爭議;勞動爭議雙方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

  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實行一次裁決制度。

  第五條企業行政或者職工,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活動。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委托書,委托書必須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二章調解和仲裁機構

  第六條調解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和調解工作,依照《規定》第六、七、八條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市、區、縣仲裁委員會,由同級勞動局、同級工會以及與爭議事項有關的企業主管部門的代表或者企業主管部門委托的有關部門的代表兼職組成,主任由同級勞動局負責人擔任。

  第八條市、區、縣勞動局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是同級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仲裁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專職仲裁工作人員若干人。

  市、區、縣仲裁委員會可以授權其辦事機構處理情節比較簡單的勞動爭議。

  第九條按《規定》第十二條規定,仲裁委員會成員的回避,由仲裁委員會決定;仲裁工作人員的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

  第三章管轄

  第十條調解委員會負責處理本企業內部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勞動爭議,并接受仲裁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區、縣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本地區國營企業和執行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度四項規定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勞動爭議。

  第十二條市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外商投資企業與中方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和在全市有重大影響的勞動爭議。

  第十三條市仲裁委員會可以處理區、縣仲裁委員會移送的疑難的勞動爭議,也可以將所管轄的勞動爭議移交給區、縣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四章程序

  第十四條調解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應當自當事人口頭或者書面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內結案;到期未結案的,應當視為調解不成。

  第十五條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從爭議之日起60日內,或者從企業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之日起30日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因開除、除名、辭退違紀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自企業公布處理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必須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并且符合申請仲裁時效的,按照本細則的規定提交申請書,并按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

  申請書應當寫明以下事項:

  (一)雙方當事人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二)申請的理由和要求;

  (三)證據、證人姓名和住址。

  第十七條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請書后,經審查,符合《規定》和本細則關于勞動爭議仲裁范圍規定的,應當在7日內受理;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在7日內通知申請仲裁的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書面申請的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收到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7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不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勞動爭議的處理。

  第十八條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工作人員必須認真查閱與爭議有關的檔案、資料和憑證。有關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材料,協助進行調查,出具證明。對涉及國家機密和企業秘密的證據和情況,仲裁委員會應當負責保密。

  第十九條現場調查或者進行技術鑒定,應當通知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到場;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或人員協助。調查筆錄和技術鑒定,應當寫明時間、地點、調查或鑒定結論,由參加調查、鑒定的人員簽字或者蓋章。

  第二十條仲裁委員會在辦理案件時,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首先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相互諒解,達成協議。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不得強迫。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第二十一條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名稱、地址、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的姓名、職務,爭議的主要事實、責任、協議內容等。調解書應當由當事人簽字,仲裁委員會成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

  第二十二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委員會應當進行仲裁。

  調解書送達后,雙方當事人必須自動履行。

  第二十三條仲裁委員會在勞動爭議仲裁前4日內,應當將仲裁的時間、地點,書面通知當事人。經兩次通知,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仲裁委員會可以作出缺席仲裁。

  第二十四條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時,由仲裁工作人員宣讀仲裁委員會成員名單,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

  仲裁委員會應當認真聽取當事人陳述和辯論,出示有關證據,然后征詢雙方當事人最后意見,可以再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由仲裁委員會裁決。

  第二十五條仲裁委員會評議勞動爭議,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評議應當制作筆錄。

  第二十六條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應當在60日內結案。由于勞動爭議情節復雜或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期限內結案的,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延長30日。

  第二十七條仲裁決定書應當寫明:

  (一)爭議雙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及其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姓名、職務;

  (二)申請的理由、爭議的事實和要求;

  (三)裁決的結果和仲裁費的負擔;

  (四)不服裁決的起訴期限。

  第二十八條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按照《規定》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履行仲裁決定書。

  第二十九條市、區、縣仲裁委員會發現本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確有錯誤,可以重新處理。

  市仲裁委員會發現區、縣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確有錯誤,可以要求其重新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招用的合同制工人,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參照本細則處理。

  第三十一條市仲裁委員會可以依照本細則制定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實施規則。

  第三十二條本細則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細則自1988年3月1日起施行。本市過去發布的有關勞動爭議處理的規定同時廢止。

  勞動爭議處理原則和范圍

  (1)在查清的基礎上,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原則。

  (2)當事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3)著重調解勞動爭議原則。

  (4)及時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

  勞動爭議的范圍,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根據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1]規定,勞動爭議的范圍是: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北京市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細則】相關文章:

北京市車船使用稅細則02-29

兒童浴室意外傷害及處理細則05-03

勞動爭議仲裁代理詞09-07

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規定03-08

公積金調高細則-細則03-08

文藝表演評分細則-細則03-07

保安公司考核細則-細則03-08

公共場所監測細則-細則03-08

文藝節目評分細則-細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