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納稅評估案例
〔評估對象〕某某縣水利局水利管理服務站,微機代碼23569874,稅務登記號碼為231923W00005000。
〔基本情況〕該單位主要從事水利工程為公用事業,創辦于1968年9月,注冊類型為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某某,財務負責人某某,聯系電話789654。征管方式為純營業稅戶,征收方式為查帳征收,申報方式為上門申報。該單位注冊資本為242000元,20xx年度銷售收入為455924.69元,20xx年度帳面利潤為914.38元,上年資產總額為2316828.88元,上年負債總額為1517668.07元,上年所有者權益總額799160.81元,20xx年度入庫地方稅金費72091.06元,20xx年1-10月入庫地方稅金費13320.12元。
〔確定評估對象的依據〕
根據水利站報送的財務報表和征管信息系統中相關涉稅信息資料分析,該單位存在以下疑點:
1、今年1-9月份收入為174519.09元,去年全年收入為455924.69元,今年與去年相比收入差距較大;
2、今年1-9月份申報地方稅額為13320.12元,去年申報地方稅總額72091.06元,今年與去年相比稅額差距較大;
3、20xx年帳面利潤僅914.38元,這與同行業的盈利水平明顯不符。
根據上述疑點,評估人員將該單位確定為納稅評估對象。
〔評估分析和約談詢問過程〕
一、尋蹤覓跡查疑點
評估人員帶著疑點,對轄區內某某水利站、某某水利站等同行業進行了走訪座談,詳細了解了近兩年我縣水利工程的總體情況。隨后,評估人員又到縣水利局和陳集鎮政府對陳集水利站近兩年的水利工程項目進行了詳細調查,初步掌握了陳集水利站近兩年的水利工程項目和工程預算金額。評估人員綜合多方面信息,初步確定該單位自20xx年至今承建縣鎮水利工程項目8個,工程預算總金額達600萬元,而自20xx年至今企業實際申報收入只350萬元,即使剔除未完工程企業仍然存在隱瞞收入現象。
二、山窮水盡疑無路
評估人員針對該單位少記收入等問題,請他們限期寫出納稅評估情況說明,但他們的解釋卻令人失望。該單位財務負責人對評估人員調查的工程項目都供認不諱,但對隱瞞收入和利潤一事卻矢口否認,他的解釋是:水利站自20xx年至今確實承建了8項縣鎮水利工程,但許多工程沒有竣工決算,有的工程甚至還沒有完工,工程款僅到位50%左右,凡是已到位的工程款都已經申報繳稅了,水利站不存在著隱瞞收入和利潤少繳稅金。評估人員面對這位財務負責人誠懇的表情,一時也對所調查的信息產生懷疑。該單位是否正如他所說的一樣呢?這的確還需進一步證實。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為了進一步核實該單位是否存在隱瞞收入現象,評估人員于對該單位進行了實地調查取證。經過兩天對該單位三年來的帳冊憑證的翻查取證,評估人員發現該單位“其他應付款”項目多,金額大。其中發生往來次數最多的是與陳集鎮政府和縣水利局的往來,金額都是整數。期未余額也較大。
針對上述新發現問題,評估人員為了不使對方警覺,假裝沒有發現問題,對該單位財務人員說好象沒有發現什么可疑情況。隨后,評估人員立即到陳集鎮政府和縣水利局核實該單位的往來款項,經過核對,評估人員發現該單位隱瞞鎮政府工程款45萬元,隱瞞縣水利局工程款35萬元。
帶著新的發現,評估人員又一次來到了水利站。當評估人員將所有的證據擺在財務負責人面前時,他一下驚慌得不知所措。評估人員又對他講解了有關稅收法規,在強大的稅法攻勢下,該單位財務負責人不得不承認隱瞞收入和利潤,偷逃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和企業所得稅的事實。
評估人員在財務人員的協助下,進一步核對該單位的往來款,通過一天的時間核實,最后確定該單位隱瞞水利工程收入794200元和自來水公司管理費收入41744.50元,少申報營業稅25913.23元、城市維護建設稅1295.66元、教育費附加1036.53元、印花稅288.90元、企業所得稅7464.58元。同時通過核對,還意外發現該單位少申報房產稅少申報4869.05元、土地使用稅1723.05元。
該單位后來積極配合,對評估人員提出的問題如實作出自查補稅42591元,滯納金1302元。
〔評定處理〕
對水利站自查申報,評估人員進行認真核對認為:自查申報屬實。該單位補稅及滯納金43893元,已申報繳納入庫,并表示今后認真學習《稅法》,保證如實申報、準期繳納。
〔評估啟示〕
一、在日常稅務管理工作中,應注意夯實基礎工作,加強精細化管理力度。在財務核算上,要多對納稅人進行上門輔導,力爭使其走上規范化的軌道。在稅收管理上,要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掌握行業盈利水平,力爭從面上掌握總體情況。
二、加強稅法宣傳力度,提高納稅人納稅意識,降低稅務管理的難度。通過稅法宣傳,使納稅人了解稅法,知道如何納稅,哪些情況應納稅,逐步提高他們的納稅意識,使他們的積極主動地進行納稅申報。
評估單位:某某地方稅務局
評估人員:某某某某
評估日期: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納稅評估案例】相關文章:
納稅的作文12-29
職位評估的職位評估方法03-04
自我評估作文07-31
心理狀態評估03-03
溝通談判案例06-06
《秋天的雨》案例反思12-16
秘書理論與實務案例12-19
談判與推銷案例03-07
納稅人人有責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