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的作文

時間:2024-06-10 08:01:52 好文 我要投稿

關于數學的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數學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數學的作文10篇

關于數學的作文1

  自打升入初中,我和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無不握手言和,唯獨和數學有的卻是一場戰況慘烈的戰爭。

  哎,不說別的,這同樣是中文組成的一條條必背東西,我把長的嚇死人的文言文古詩詞倒背如流,卻被只有十幾個字的什么勾股定理、垂徑定理給征服了。

  我和數學的第一縷硝煙,還得從我的第一次月考說起。那可是我升入初中以來的第一次月考啊!我忐忑不安地度過一個周末,才得知成績。我盯著那幾個阿拉伯數字——106、86、117……什么!?我數學才86!?我揉了揉眼睛又看了幾遍,才敢相信這不爭的事實。一種被數學背叛的感覺油然而生,我明明是以“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的態度來學它的,結果卻仍不盡人意。我咬牙切齒地看著那顆毀了我成績和好心情的“老鼠屎”,急不可待地想讓它臣服于我。

  于是,我開始了對數學的挑戰。雖然沒有日日挑燈奮戰,也沒有懸梁刺股那般的決心與刻苦,但從那以后每次月考第二個阿拉伯數字像計數器一樣不斷上漲時,我知道我就要贏了。

  可就在這將要決定這場戰爭輸贏的關鍵時期——初三就要來臨之際,我卻又敗下陣來。

  數學啊數學,你就不能放過我嗎?無數個深夜我坐在書桌旁死盯著硬是解不開的函數題時,心中總有那么一句絕望的吶喊。于是我干脆舉白旗投降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然后順理成章也理所當然地把別人做的答案都順到自己那里,那個曾經想讓它臣服于我的決心也隨著成績的直線下滑而不復存在。

  這個問題成功地吸引了我們親愛的數學老師的注意,她義正言辭的.教導,哦不,應該是把我從墮落的深淵拽了回來。在她一針見血的“愛的教育”下,我重拾了那份初心。

  我不再死記硬背那些一看就犯困的乏味公式,也不再只滿足于抄一個壓根兒就不知道怎么來的正確答案或者過程,而是嘗試理解像我最愛的懸疑小說一樣,想要清楚的知道每一個數字、字母和圖的關系。這時我也恍然大悟,原來握手言和才是戰爭中最好的結果,一味的想要分出輸贏,只會兩敗俱傷。

  我和數學的這場戰爭至今還在持續著,但輸贏于現在的我而言卻沒有那么重要了。這場我與數學的戰爭,結果無論怎么樣,我相信我總能得到些我真正需要的東西。

關于數學的作文2

  “云對雨,雪對風……”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我們的數學課——《積的變化規律》開始啦! 李祎涵

  首先,張老師先給我們出示一道算式:10×625=6250,那么5×625=?張老師讓我們根據上面的算式求下面算式的積。我心想:10除以2才等于5,那積就應該是6250÷2得到的3125。就在這時老師說了聲停。我不知道對不對,但還是舉起了手。老師沒有叫我,我認真傾聽,發現別人的.想法和我的是一樣的。老師說:“這就是今天咱們要研究的積的變化規律!”接著,我們做了很多題,推出了一條規律那就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就乘幾。就在這時,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80×4=320,50×4=200,問,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嗎?李靖雯同學說:“我認為這道題不符合積的變化規律,因為80-30才得50,但這是積的變化規律,所以我認為不符合積的變化規律。”聽到這兒,我想:我的觀點和李靖雯的不一樣,可李靖雯在我們班數學學得最好,總有精彩的發言。難道我的想法錯啦!這時,何昊陽舉起了他的小胖手,他說:“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于是,他就叨叨地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何昊陽的勇氣鼓舞了我,我也舉起了手,并說:“我同意何昊陽的看法。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80×40是80個4,50×4是50個4,他們之間差著30個4,也就是120,320-200=120,所以,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老師,我認為可以用計算器算一算,看看80÷50是不是等于320÷200。” 何昊陽說。老師掏出計算器一算,他們的商都是1.6。我和何昊陽想法被同學認可啦。老師表揚我們乘法的意義學得好。那種說不出的喜悅化作微笑掛在了我的臉上。

  “叮鈴鈴……”下課啦。這節數學課不僅讓我學到了數學知識,還讓我知道,只要和別人的想法不同,就要表達出來,哪怕是錯的,也沒關系。

  我非常喜歡這節數學課。

關于數學的作文3

  《我們愛你啊,中國》作者用濃重的筆墨,飽含激情的語調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悠久歷史、光輝成就,抒發了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同時也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全詩語言凝練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本課時,首先,我播放了歌曲《我愛你,中國》,優美的旋律把學生帶到了銀裝素裹的北國,碧波滾滾的南海。緊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與學生一起欣賞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學生耳聞目睹后,愛國之情便在心中涌動,帶著這情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讓他們談談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并說說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第一節,“跳出東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閃爍”“銀裝素裹”“盎然的春色”等短語告訴我們祖國幅員遼闊;有的同學喜歡文中優美的詞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這是意料之中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同學說第三小節讓他知道了祖國有許多聞名世界的名產。一個學生說喜歡“我們愛你——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問他為什么,他卻答不上來。問班級其他同學,也都說不出所以然。于是,我引導學生聯系舊知,問:“我們學過贊美松樹的詩歌嗎?”呂小雨同學脫口而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另一同學緊接著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又問“贊美梅花的詩學過嗎?誰來說一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大家爭著答。學生立刻就想到這是借物喻人,竹子的虛心,秋菊的不畏嚴寒,不懼挫折,梅花的清高……這是比喻人物的品格,而這里就是指中華民族的精神,學到這里,同學們一下子覺得豁然開朗。可見,教師在課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語,抓住一些稍縱即逝的感受,及時誘導學生放飛思維的空間,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既能受到情感熏陶,同時能獲得思想的啟迪,這樣的教學將會使課堂充滿活力。 164

關于數學的作文4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干什么事似乎都離不開它。在幼兒園老師就教我們用手指認數,那時候我們常常利用一雙手的十個手指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現在,我們雖然不需要用它來計算簡單的加減法了,但是有時候我們在做一些數學題目時還是會用到它,比如,我們在三年級學習年月日時,用它來幫我們記憶大月和小月。

  有一次,我在看《趣味數學》時,遇到一道題目:一個小孩在數手指,他按這樣的順序數: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請問,第36個是哪個手指?

  一開始我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突然,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雙手,何不用手指掰一掰呢?于是,我就用一只手按照題目的要求掰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找到了答案:第36個一定是無名指。但是我并沒有滿足,因為我想,題目如果要求第360個手指是哪個手指,那該怎么辦呢?我想,這道題肯定是有規律的`,是什么規律呢?

  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起來。終于,我找到了正確的解答方法:如果把手指都給編號,再看幾個是一次循環,再用36除以一次循環的手指數,余數是幾,就對應那個手指的編號;沒有余數,就表示那個手指的編號等于除數。我在草稿紙上寫道:1大拇指,2食指,3中指,4無名指,5小指,6無名指,7中指,8食指。是8個手指一次循環,我用36除以8等于4余4的方法得到了余數,是4,編號是4的是無名指。答案出來了,第36個是無名指。哈哈!這和我之前的實驗完全吻合。另外,我還發現,食指,中指,無名指在一次循環中出現了2次,只有大拇指和小指出現了一次。

  做完了這道題目,我不僅感受到了手指的妙用,還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其實,有些數學題看似很難,但只要我們認真、細心地去思考,充分利用周圍的一切事物,就一定會解出來的。

關于數學的作文5

  今天的考試并不是正規的,而是數學老師給我們的小測驗。

  昨天下午,老媽告訴我:“明天下午的數學課是考試的,你覺得你會考100分嗎?這是你數學老師讓我替她問你的。”

  “不會。”不到一秒鐘的時間,我就回答出來了。因為我根本不指望我能夠得100分,這次考試我就根本沒感覺,可以說好的話不快樂,差的話也不悲傷。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就是數學課,這一節數學課是模擬考試的,老師給我們一個人發了一張卷子,讓我們做。我是絕對不會偷看的`,我并不是因為誠信。數學考試是檢測我們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掌握的怎么樣、你是否細心,我偷看別人的,自己也沒有好下場。并且,這是我們自己花錢買的,我偷偷的看別人的,豈不是虧了嗎?

  開始了,我是仔仔細細的答卷。約分、準確、技巧、基礎知識我一個都沒放過,覺得不對勁了再看一遍。雖然我很認真,但是也沒花多少時間,還沒下課,我就完成了這張卷子。

  我審查了一遍又是一遍,感覺應該沒錯了。現在,我心里就有底兒了,90分以上,絕對沒問題!我就等待著改卷子的時候了。

  好了,我第一個交卷!老師向同學們借了一個紅筆,開始改了。我在旁邊看著,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安,尤其是老師有點拿不準的時候(畫對號并不果斷,或者自己也驗一下題的時候),我擔心老師會畫個“×”。

  到了一道口算題,誒!破綻出來了,老師驗了驗,哈,數字被我擴大了餓兩倍,呵呵。——0。5分。又有一道題,錯了,——1。5分。其它的都是對號。哇塞!98,太好了!

  有意思的是,有一道問答題,很多同學都寫錯了,而且錯的可笑:問第二天賣了幾臺電腦?正確答案是10臺,可大家都選擇七分之五臺?!還有人算是十分之一臺!哈哈,電腦也是半個半個賣了,哇哈哈哈哈!

關于數學的作文6

  語文、數學、英語……七個課本排排站,翻開課本,語文字多;英語不懂;數學一串串公式,麻煩……(老天啊,你于心何忍,讓初中生忍受這樣的痛苦啊)我開始接觸他們啦,我發現不一定第一感就一定準,其實他們也不錯!語文字多卻有趣味;英語不懂,但只要從一個單詞開始,再到一個詞組,就會成功;數學的公式,只要明白,就不用死記硬背啦……(老天,是你聽到我的呼吁了吧!我想一定是這樣)女生很少有喜歡數學的,都是男生,我今天就再次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啊!

  當數學等于生活時

  我們的數學老師總是對我們說:“數學是來自于生活,而不是生活來自于數學!”做應用題,叫我們求火車的長度,只有我這種“傻瓜”會做成240米,這樣就換來了數學老師的金玉良言:“要和實際相符!”我好恨自己,生活常識這么少,生活和數學應該是雙胞胎吧!

  當數學等于精確時

  想當年,祖沖之算圓周率時,那叫一個精確啊!還不止一個精確,2個,3個,4個,5個……真是虧了他了。我記得,就是因為一個小數點打輕了,白白得把我的.2分給扣了,我想說一句這數學老師大多數都是帶眼鏡的,因為學生一個小數點沒打,他就盯了試卷看,看久了,眼都花了!

  當數學等于了解時

  “My favorite subject……”“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語文、英語……都要死記硬背,只要我那可歌可敬的數學,只要了解,就可以了。老師只要講了比較深的問題,就說:“這個不用記,只要了解就行了。”所以說懶人都愛數學,我不禁感嘆一句:天下懶人何其多!

  數學=x,數學等于未知數。我愛數學;因為它可以教我生活常識;我愛數學,因為它可以改掉我馬虎的小缺點;我愛數學,因為它可以滿足我的小小懶之心。我不禁想起一個廣告詞:“我愛O泡,我愛O泡……”

關于數學的作文7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寫完作業就教媽媽學數學,因為明天我們要數學單元測驗,唐老師讓我們好好復習,我想正好一舉兩得,既做了復習又教會了媽媽。媽媽說她小時候數學學得不太好,對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總是迷糊,我對媽媽說:“我一定會把你教會的,不過要像老師教學生那樣的方式來學。”于是我當老師,媽媽當學生,我大聲說:“上課。”媽媽馬上站起來說:“老師好!”那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得激動,因為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數學老師,一般都是媽媽當我的語文老師,爸爸當我的數學老師。

  我給媽媽出了幾道題:36-10=?35+40=?......,媽媽說:“這樣不好算,老師教的是什么方法呀?”我說:“當然就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來給你分解一下。36-10這道題,如果36分成30和6,但是6減不了10,就從得30里面借1個10,這樣把36分成20和16,16-10=6,那么20+6=26。35+40這道題就更簡單了,用十位加十位,也就是說35分成30和5,再用30+40=70,70+5=75。”媽媽說:“你出的題總有一個是整數,如果兩個數都不是整數該怎么算呢?比如說38+47應該怎么算,你可要仔細跟我講講,媽媽很笨哦!”我說:“學得慢沒關系,我會像老師耐心地教你的,你說錯了沒關系,因為我還沒有教你。”媽媽說:“那真是太謝謝你了。”我聽了心里非常自豪。我說:“38+47這樣做,先用十位加十位,30+40=70,再算8+7=15,再用70+15=85。”媽媽問我:“這么一分解真是很簡單啊!那明天你考試的時候是不是要帶上草紙分解一下呢?這樣不容易出錯。”我說:“不用,這是我教你,我平常都是在心里算的,已經很熟練了。”最后我和媽媽對老師布置的第四單元應用題進行了復習,爭取明天考出好成績。

關于數學的作文8

  今天,我和以往一樣的來到了學校,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的第三節課要進行緊張有激動人心的數學單元考試。

  第二節下課不久,第三節的預備鈴很快就“鈴鈴鈴,鈴鈴鈴”地響了起來。我頓時驚惶失措,以“劉翔跨欄”的速度沖進教室,發現老師已在教室等候多時了。我做到座位上,抓緊時間拿起數學書,將本單元的“概念”粗略地看了一下,便合上書,深深地做了一次深呼吸。這時,老師咧開嘴,朝我們笑了笑,說:“開始考試。”

  考試過程中,同學們有的托著下巴思考,有的咬著筆桿頭正絞盡腦汁,有的'胸有成竹地揮筆疾書……而我卻做一道題檢查一題,有時還在稿紙上筆算。大概過了半個小時,我這才抬起頭,左顧右盼,突然張大了嘴。原來,大部分同學早就寫好了,甚至有的在呼呼大睡呢。我看了看自己的試卷,哦,好險,只差兩道加分題。雖說加分題可以不做,但我一定要做,因為這次考試的題太簡單了,只要細心就能得到一個鮮紅的100分,如果不做的話,不被人笑死才怪!于是,我又是一陣畫圖、列式、筆算后,終于把答案端端正正地寫在了括號里。“終于搞定了!”我小聲嘀咕道。可是我還是不放心,有驗算了一遍。結果仍是一樣。我這才放下心來,檢查其它的題……

  又過了5分鐘,我就把試卷檢查完畢了。我打了一個哈欠,舒展了一下四肢,走出了教室。這時,一群“姐妹”圍了過來,一個說:“判斷提的答案是不是”對“”對“”錯“”錯“”錯“”錯“?”另一個說:“應用題2。是不是68000件?”……我聽得腦袋都大了。在經過一陣對答案后,我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原來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小錯誤,沒有注意細節——單位的變化。拿到夢寐以求的100分的希望就因為粗心大意而泡湯了,唉,真是后悔呀!

關于數學的作文9

  你有遇到過不會做的題目嗎?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個題不會了,這個問題是:一個掛鐘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這個鐘整點是幾時它就敲幾下,每半點時只敲一下。這個時鐘現在在我們身邊很少見,現大家都用上手機、電子時鐘,很少見到這能講話的鐘。

  當我遇到這題時,考慮到一天有24小時,先寫的算式是:整點時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點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時,以上才算12小時整的敲響數,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響的數;題中所講每半點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響----156+24=180(下)

  媽媽見我寫的算式后對我說:不光有這個方法,還有一簡單的算法。于是我開動小腦筋,還是想不出比此更簡單的方法,無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媽媽。

  媽媽對我講簡單的方法從這12個小小數字中找規律:1、2、3、4、5、6、7、8、9、10、11、12,在此這12個數字幫它們找朋友,每兩個數字為一組,每組得數一樣多。在媽媽的提醒下我想到:這六組朋友:第一組--1+12=13、第二組—2+11=13、第三組—3+10=13第六組—6+7=13。每12個數中有6個13個,一天整天中還有個12時,可列出:(6*13)*2=156(下)①;每半點敲一下,一天中有24小時,可得出:24*1=24(下)②。一整天時鐘敲多少下,用①+②=156+24=180(下)。

  首次我完成的`結果雖然與在媽媽的提醒下完成的結果一樣,但是兩個的方法后者較簡單速度也快。通過這題目,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時,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簡單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規律,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你敢于思考、靜心對待問題,新的方法總能出現的。

關于數學的作文10

  在現代社會的學習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學情有獨鐘。

  數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與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與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記得小學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與數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學,我大多數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老師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出羨慕的贊嘆。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升上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為數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過學習,終于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學的喜愛與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學中取得獎項。為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學給我帶來的榮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歷這次失敗,我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于在五年級與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臺。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優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學競賽。但我并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于感動了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并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學界的高峰,成為數學界的頂尖人物。

【數學的作文】相關文章:

數學作文10-24

數學的作文09-03

(精選)數學的作文10-22

數學的作文(熱)09-16

運用數學作文09-13

數學測驗作文09-27

數學王國作文09-07

數學的世界作文09-04

我的數學作文12-01

數學能人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