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1
過年那一天,早上起床時,我感覺一切與往常沒什么兩樣,我嘆了一口氣。社會在變化,在發展,但是過年過節的氣氛卻越來越淡。年味,好幾年都沒有感受到了。隱約還記得小時候外婆帶著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包餃子的的時候。這離我很近又離我很遠。
飯桌上各種食物擺在一起,我笑著想到,這也是所剩不多的年味吧。什么年年有魚,節節登高,團團圓圓,各種寓意美好幸福的菜肴擺滿整張桌子,大家都圍成了一個圈,給大人倒上酒,給孩子們倒上飲料,大家一起碰杯。這時,我小姑媽拿了一個相機說:‘我們大家一起來錄一個拜年視頻,留作紀念吧。’大家都來了興趣,紛紛答應。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生意興隆,身體健康,祝長輩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到了后來,大家詞窮了,于是什么鼠年快樂,鼠年吉祥的也來了。最后是我的一個妹妹抱著她的泰迪上去說:‘新的一年,祝大家鼠年旺旺。’這時,那一只名叫布丁的泰迪也很給面子的叫了幾聲。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心中一動,這算不算一種新型的年味呢?
下午我們大家聚在一起,卻無事可做。這時我姐姐提議,不如大家一起去包餃子吧,我們好幾年沒在一起包餃子了,嗯,今年他們還沒有做鹵蛋鹵鴨掌什么的,也一并做了吧。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我們到了后廚,大家圍著一張超大的桌子,樂呵呵的在包餃子。我忽然有種時光回溯的感覺,大家也是聚在一起包餃子,聊天。這時,我外婆不知從何處拿來了十幾枚硬幣,說:‘包餃子過年怎么少得了這個呢。’
我們每個人,都往餃子了包了兩枚硬幣。六點半的時候,年夜飯開始了,大家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飯。不一會,餃子端上來了,我媽第一口就吃到了包有硬幣的餃子,有人就說:‘不錯嘛,第一口就吃到了硬幣,來年一定生意興隆,身體健康呀。’我媽說:‘借你吉言。’大家就這么熱熱鬧鬧的吃完了飯。
飯后,就到了給紅包的時候,長輩們坐在椅子上,我們要上去說一些吉祥的話,然后再由長輩將紅包發到我們手里,并也為我們送上祝福。晚上,我們要守歲,但是,到了凌晨三點,我便撐不住了,將壓歲錢放到枕頭底下。
年味并不是沒了的,但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在內心中感嘆沒有年味,其實它一直存在。
年味作文2
二十三打土塵,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辦魚肉,二十七洗金漆,二十八刜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鐤罐咵。年初一,開門就作揖,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這是湖北的年歌,唱出了湖北整個過年的風俗。然而各地習俗有不同,我家鄉的年味,獨具一番風情韻致。
農村的年是從臘八開始的。喝完臘八粥就該殺雞宰鴨腌制臘肉了。一年到頭養了三四百斤的大肥豬也被腌制成各種臘味——臘豬蹄,臘腸,豬頭肉等。然后捎帶給遠方的親人,讓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子女也感受到一分濃濃的鄉情。
二八二九,身在異鄉的人們都披著塵土回鄉,趕在三十之前給失去的親人“送亮”——所謂送亮,即在祖先墳頭燒上寫冥幣,再放鞭,燒香,在墳頭插上一根紅燭(現在已被LED燈所代替),年輕一輩的人還要磕頭祈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被祖先佑護。當夜幕降臨時,你會看到遼闊無垠的.田野上,是星星點點,綿延不絕,昏惑的紅光如同天空中的星星,閃閃爍爍,只有在這時,你才會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偉大,以及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傳承的厚重。
團年飯的程序也頗為講究,菜肴擺好后,人不上桌,先盛好米飯擺好酒,在桌子下燒上一堆堆紙錢,這叫“叫祖”,讓逝去的祖先先吃,據說在這個時候,小孩子能在門的角落里看到祖先的靈魂,雖說迷信了些,去飽含著人們對于先祖的思念,以及對于民俗的代代傳承和尊重。
飯桌上的菜肴品類豐盛,然而有幾道菜卻必不可少——臘魚,臘腸,臘肉以及魚糕,荊州人素有“無糕不成席”之稱,每年過年家家都會置些魚糕,而有手藝的人家便會自己打制。將魚肉切碎成一團無刺的肉團,再抹上些蛋黃,在籠屜里蒸成糕狀,魚肉除刺,保留其鮮味,加上細膩的口感,輔以蛋皮的柔韌,自然成了家家桌上不可或缺的標配。另一道不得不提的菜就是豬頭肉了——這是公安特有的風俗,即將一整只豬頭加鹽腌制,在年三十上鍋一蒸,即可入口了。豬頭上的每一塊肉都是精品,肥而不膩,嫩滑爽口,但由于是假重鹽腌制,味道極咸,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吃不了兩三塊便認輸了,而老一輩則一只腳架在凳子上,一手拿著菜刀,在豬頭上大塊撕扯,大汗淋漓。
三十的晚上在一陣鞭炮聲中趕走“年”之后,便迎來了農歷的新一年。接連幾天的走親訪友后,年也算是過完了,聽上輩的講,他們小時候過年時還有舞獅子龍燈的表演,小孩子還可以踩竹馬,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年俗也漸漸消失了,但值得慶幸的是,那扎根在泥土中的年味卻從未被時光沖淡。
我想,所謂的年味,就是團圓的味道,傳承的味道吧。
年味作文3
“噼里啪啦……”新年的鐘聲又該響啦!記得小時候,我穿著大紅衣服,兩手塞著耳朵,看著滿天煙花,奇怪地想:“為什么春節時我要穿上紅衣服,為什么過年了店家們到處張燈結彩?”我好奇的問外公。外公滿臉笑容的說:“除夕,是我們華人特有節日,他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放煙花、穿紅衣、張燈結彩放鞭炮就是為了趕走‘年’!”
“年?”我更覺得神奇了!于是,外公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原來,古時候,在一個小村的不遠處,有一條河,河里有一頭怪物叫“年”,每年除夕,“年”就會上岸害人。這一年,村里來了一個怪爺爺,問大家要了紅衣裳、油燈和煙火后就來到“年”的'面前,他穿上紅衣、點亮油燈、燃起煙花……因為“年”有三怕,一怕紅、二怕亮、三怕響,怪爺爺的出現,“年”一下子就被嚇跑了!從此后,怪爺爺趕走“年”的方法就留傳了下來……外公的這個故事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
慢慢地,我長大了一點,對過年更有了體會,因為我可以幫助大人,體會更多過年味了!當春節來臨,我就拿起毛筆,在紅紙上書寫一個又一個大大的“福”字,還會寫上一幅幅對聯,貼在親朋好友們的家門口,看著真熱鬧!有時,我還會幫外婆包包春卷,把好吃的菜餡或甜得有點膩的豆沙放進春卷皮里,包成一個小卷,再煎烤一下,頓時,或香鮮、或甜美的春卷里就全部都是春節的熱鬧和紅火味了!
過年是個讓人快樂的節日!當又一個春節趕著就到來時,我想為全家人做一個特大號的春卷,我要在里面放進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因為這意味著平平安安!我也要把“年”的故事講給我的妹妹聽,告訴她,過“年”,我們一定要喜氣洋洋、熱熱鬧鬧、歡天喜地!年味就是這么濃!
年味作文4
“啪啪啪---”春節在一陣陣的鞭炮聲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除夕。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指針那仄歪的影子已指向“8”字。剛吃完早飯,大人們便開始忙了。惟有我怔怔地坐著。
“誒,快來幫忙啊!”媽媽招呼我。“哦,”我一下子跳了起來。不一會兒,茶幾上就擺滿了糖果。
十點了,為了迎接客人們的到來,爺爺奶奶便著手開始做飯。一個切肉,一個切姜,忙得不亦樂乎。我自然是加入了做飯的行列,可我終究是我,剝了幾個松花蛋便跑開了。
不久,香噴噴的飯菜便擺了一桌。我們圍坐在桌邊,自是其樂融融。我聞到了一絲年味兒,好香。
下午4點鐘左右,我自告奮勇去“新桃換舊符”。一手拿著膠帶和剪刀,一手拿著對聯,剛把對聯展開,便分不清上聯和下聯,無奈,只得回去請教爸爸。“咦,這么快就貼好啦?”他似乎有些驚訝。“呃……這個嘛,請教您一個問題,這兩句,哪個是上聯?”我有點難以啟齒。“唉,真是笨,還得勞煩我親自走一趟。”爸爸抱怨著。
爸爸先大概地看了看位置,剪下一段膠帶,嫻熟地將上聯貼好。很快,下聯也貼好了,我便順便看了一下鄰居家的對聯,每一對中都包含了對新年的期冀。在這到處一片紅紅火火的.熱鬧景象中,我似乎又嗅到了年味兒---一片紅火喜氣洋洋的味道。
又到了吃年夜飯時間,我們一大家人三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似乎都久別重逢,有著說不盡的話,從古到今,從中到外,仿佛演講家在高談論闊,侃天南地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煙花爆竹聲愈漸高漲,漸漸湮沒了我們的談話聲。耳邊只剩爆竹與春風交織的交響曲。雖聽不到說話的聲音,可家人們臉上的一顰一笑卻似乎表達了一切的想法。原來年味兒還有情---在百忙中相會的親情,團圓情。
伴著窗外絢麗的煙火,腦海中浮想聯翩……
想著那名叫“年”的怪獸何時會來到人間;想著那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否在天堂看著我們幸福地過節;想著那“年味兒”如何捉摸不透卻又無處不在?……
煙火,不過是曇花一現,而人之常情,卻如喜馬拉雅山般永恒而堅不可摧,年味兒,就是幸福的味道。
“啪啪啪---”春節在這一陣陣鞭炮聲中也該拉下帷幕了。可我卻久久不愿拉下,因為---
我要抓住年味兒。
年味作文5
在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天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利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鑲滿了水鉆,又消失了。吸吸空氣,里面有氧氣夾雜著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著聞著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非常鐘愛喝酒。在過年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著喝著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別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蔥、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著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著新年的溫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溫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年味作文6
我站在老屋門前的石階上深深的吸了口氣。吐息間鼻中充滿了潮濕的泥土味兒,再嗅嗅,還有一分枯草的淡香,這是一股很特殊的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的煙塵味卻又讓我親切無比。
這是一種專屬于農村的味道!闊別一年,我又站在了這塊養育了我的先輩們的土地上,貪婪地呼吸著這帶有泥土氣息卻令人無法割舍的空氣。
兩個小時前,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五點鐘,我還帶著起床氣在停車場抱怨爸爸為何要這么早起趕回老家,我認為與家人親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過年”,為何還要花費精力趕回老家?但,這一刻,我好似明白了點什么。
聽,那是什么聲?“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穿過薄薄的晨霧,微微的細雨,從遠處傳來了那久違而又熟悉的鞭炮聲。久居城市中的朋友們,有多久沒有聽這樣激烈熱情的聲音了?它霸道地敲擊著你的耳膜,敲擊著那新年的'鐘鈴!
“走嘍,上墳qi(去)嘍”爸爸站在遠處的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爸爸的鄉音也不自禁的冒了出來。
上墳是新年里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煩惱的事,看著眼前沒有邊兒的泥濘,我不禁苦笑,是誰剛才還在享受這帶著泥土氣息的空氣?
我伸出腳踩了踩那被春雨浸潤的土地,完美的印出了個鞋印。愛護新鞋與祭拜祖先不可兩全,我咬了咬牙,踏了下去。雨水真是給掃墓活動增添了諸多麻煩,泥土遇上水不僅會粘鞋還會變得濕滑,待會兒還要徒“腳”穿過無數不過一人寬的田間阡陌小道,想想便覺得困難重重。幼時失足墜入水田里的悲慘經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愈發使我的腿腳發軟了。
但我不能也不會就此放棄,有泥土才是農村,粘上泥土才算歸了根,才算過過“年”。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么有墓園而我的祖先們的墓碑卻在田野里?那些墳墓坐落在田與田之間,最多只有2排,所以分的很散,每年上墳都要在狹長的田埂上走好久。老人們說,上一次墳就要圍著村子繞上一個整圈。后來我才懂了這句話,先人們去世后也不愿離開這片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要繼續守護這片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從床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的路,我卻從未錯過大年初一的掃墓。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嗅嗅這哺育我們的泥土的味道。
現在的農村已蕭瑟了許多,即使是春節,也沒有很熱鬧,村里近半數的人家都緊閉著大門,而鎖早已銹蝕不堪。我明白了父母的用意,雖然我們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們仍應銘記我們的根還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不該也不愿拔起。
那淡淡的泥土味兒,就是我的年味。
年味作文7
“十、九、八......一!”嘿!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屋子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辭舊迎新;屋子里,家人們歡歡喜喜拜大年,孩子們爭著搶著要紅包。一家人高高興興,真好。別急,這年味兒啊,才剛剛開始。
大年初一
清晨,被轟隆隆的炮聲和濃濃的煙味兒喚醒,年的味道愈來愈濃。伴隨著一聲聲“新年好”,我的口袋是越來越滿。早飯后,我們一家來到寺廟祈求平安,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
新春聯歡
在這次的聯歡啊,是在咱們自己家里舉行的,節目可多了,年的味道達到頂峰。
其中的第一個節目是猜謎語。無論是大人、孩子,全都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兒地在那兒想,因為啊,猜中了是有獎金的。瞧咱家的那一個個“財迷”,可真是“見錢眼開”呵!表姐拿著紙和筆一字一字地在試,恨不得把字典給搬過來;爸爸居然放棄了“斗地主”,從電腦房里邁出了他那雙“千金腿”,不會是為了錢吧?表妹從墻的這頭兒走到那頭兒,卻沒見她猜出幾個,急得她跳了起來;姑父則不緊不慢地邊喝茶邊推敲著……總之,這個節目雖說需靠腦袋瓜靈光但也趣味無窮。
接下來是搶凳子游戲,我先把四張方板凳圍成一個圈兒,再挑出五個人圍著凳子轉圈,然后讓爺爺擊掌,掌聲停止,所有人都得坐下,剩下的那個沒凳子坐的人就得淘汰;一直這樣下去,最后的那個人就是贏家。游戲的第一輪剛開始,我那可愛的傻表弟就沒聽清規則,搬起一個凳子就跑,惹得我們家人是又罵又笑。“你干什么,叫你搶凳子,你還真‘搶凳子’啊!”“你這個傻蛋!”到最后,就剩下我和姑姑在那兒PK,可沒想到她居然犯規,在轉的'過程中屁股都不愿意離開凳子的上空,掌聲一停,當然是她比我先坐下。我不服氣地進入了下一環節。
然后就是“夾氣球”“知識競答”等的節目。雖在這大冬天,但玩兒得我們是大汗淋漓,滿臉通紅,嘴咧得都合不上。
味道有許多種:酸、甜、苦、辣、咸,但我卻覺得,年的味道只有甜,甜得覺膩,膩卻開心。讓我們歡度春節,為新的一年打好基礎,打好開心、快樂的基礎吧!
年味作文8
在高三緊張的復習生活中,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過。看著日歷上新增的劃痕,羊年的鐘聲快要敲響,而我卻在空蕩蕩的房間察覺不到新年的氣息。
或許是因為作為高三的學子有太多的學習任務,讓作業掩蓋了過年的痕跡;或許是在偌大的城市卻沒有親戚的走訪,聽不到過年的腳步;或許是因為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時的簡單快樂……總之,在春節前夕,我感受不到這個節日該有的紅火。
猶記小時候,過年是我們小孩子的日思夜盼。過年,意味著可口的美食,意味著紅包里的壓歲錢,意味著一年之中難得的團聚。年前,父母總會帶著還是小孩的我,布置一大堆年貨,看著父母手上掛上一個個的袋子,在為如何帶回家而苦惱。那時家中還沒有車,要在春運前早早定好火車票,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從人群中擠過,找到位置。聽著火車轟轟的響,我的心也撲通的跳,期待快點到那個熟悉的站口。十個小時,對于一個孩子太過漫長。滿腦子都是新年的歡喜,腳尖觸到實地的那一刻,便猛撲進家人的懷抱。
沒有煙火的春節,當時的我,是無法想象的。叔叔家開的花炮廠,是兒時的過年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動著,拖著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歡樂的年味,無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不在是那個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絲紅火,看見親人時迸發的迷人的香味。
高三的學子也許不該奢求假期,即使是這最紅火的.春節,也應當它是一段潛心修煉。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業冊的墨香,一絲清冷和半點溫暖。原想讓這千年造出的漢字陪我聆聽新年的鐘聲,到達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間卻讓我陷入沉思。
帶著一絲負罪感,我終究是抵不過那濃濃的思念,坐上小車,走在通往家鄉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車很多,車里是和我們一樣的興奮雀躍。這漫長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車,看著滿天煙火,和煙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釋然。
沒有家人,什么味道都不是年味。
年味作文9
俗話說:“國泰民安,五谷豐收······”這是山姆會員商店里播放的民歌。這非常有過年味。再挑新年掛飾時,我看到了元寶燈的圓柱空心的轉輪引著許多水汪汪的大眸子在轉動……有一對老夫婦,老爺爺每見到一副對子,就要朗讀出來。還夸作者的文筆優美,字剛勁有力。終于找到了一副對子,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他與老奶奶說:“這對聯好像在祝咱們的日子越來越長久。”奶奶說:“ 我還是希望子女平平安安、事業有成。”
有一群小孩子,挑著了自己喜愛的燈籠。在圍著他們的家長轉圈圈。還問家長:“這盞燈好看不好看?”大人總會哄著小孩子,說這盞燈非常好看,你的眼力真棒!小孩子受到了夸獎之后,就更起勁了。我一看到那一面面紅撲撲的`小臉蛋,我就非常羨慕他們:要是我會到那時候那該多好呀!
在食品區,我望見人們肩碰肩,肩擦肩,肩撞肩。許多小孩子都要試吃,好吃的,纏著大人買。因為在新年,大人們也放縱了拉了拉了,所以大多數家長都給孩子買了。小孩子則歡天喜地把食物裝進購物車里。結賬時,我沉浸在喜悅的、紅紅火火的海洋里。雖然天氣很冷,但我的心卻是暖暖的。
在撫州鞭炮放得最響時是20xx年1月21日凌晨11點59分59秒。人們都非常高興,因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早上一睜開眼,就要給家里的親戚拜年。還要去各個親戚家拜年。孩子們高興,高興的是有壓歲錢和禮物。大人們開心,開心的是今年一家人團聚。還有,人們放煙花,把自己的喜悅送上天空;人們放煙花,祈求今年能平平安安,萬事如意;人們放煙花,盼望今年能事業有成。大年初一,古城撫州人山人海,都是急著給親戚拜年的。
深圳與撫州雖然過年習俗不同,但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歡天喜地的年味兒相同、人們祈求自己與親人朋友平平安安、幸福安康、事業有成的心也是相同的。
年味作文10
離春節就剩幾個小時了,我來說說這幾天身邊的濃濃年味兒。
最能體現出那濃濃年味兒的還是超市。
無論天氣如何,但超市依然人山人海,來往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們提著購物籃在精心挑選著年貨,還有忙著收貨的服務員也是大汗淋漓,收銀臺排起了一條“長龍”,而那收銀員忙的也是不亦樂乎,還有那趴在柜臺上祈求媽媽給自己買新玩具的孩子們,超市里滿滿的全都是人,“嘿!你小心點,我這里面是碗!”“哎呀好擠啊!”“媽媽,他踩到我的腳了!”超市里這番熱鬧景象,你一定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煥然一新的大街小巷也是個好地方。大街上路燈與路燈中間掛起了一個又一個紅彤彤的燈籠,公園旁也都豎起了橫幅,還有各種商店門前,各種裝飾,招牌上貼上“福”字,或在門前種上幾株寓意著平安的花束。
除夕那天的上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我們家常年都是胡同,大家一起貼春聯的時候可真是感覺到了年味兒,這家人手忙腳亂的,膠布也不知道放在了哪兒,一家人來貼春聯,卻只有一個人行動著,其他人好像全都在看熱鬧。而挨在他們家旁邊的,只有三個人來貼春聯,一個管貼,一個管遞膠布,還有一個指揮。總之,一條胡同都換上了新的春聯,家家戶戶都在通過貼春聯來秀自己家的幸福,真是其樂融融。
夜幕降臨之時,超市附近仍是一副人聲鼎沸的樣子,大家都趁著吃過晚飯的.時候出來散散步,買買東西,總之,大街上的人都不一樣,有的拎著購買的大包小包往家走,有的商戶還在期待著能多有幾分生意,還有的人“橫遭堵車”,在大街上抱怨著,這要是在以前,這個點兒整個縣城都會陷入一片黑暗。
除夕夜,大人吃著年夜飯,香噴噴的,美滋滋的,任何山珍海味怎能比得上家的味道呢?小孩兒正在央求著大人們放煙花,結束了年夜飯,大人們提議開始打撲克,“哈哈!我贏了!”“哎呀!這爛牌!”這時候的大人們沒空理小孩,小孩們就開始在家門前放各種鞭炮。
春節,滿載著年味兒,滿載著歡喜。
【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年味的作文07-27
年味的作文07-09
年味的作文(經典)10-31
年味的作文[精選]09-15
年味作文10-03
【精選】年味的作文10-30
[精選]年味的作文10-30
【經典】年味的作文11-01
年味的作文(精選)10-31
年味(經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