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家長了解孩子的作文水平范文
周一晚上,一位家長打電話給我,談到了關于孩子作文的問題。他非常想了解孩子目前的習作水平,可是我現在的一些做法使家長很難掌握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
聽著這位家長的訴說,我開始仔細考慮平時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孩子們平時的習作訓練,大致分這么幾塊:第一塊是日記,周一至周五每天寫一篇,字數200左右,雙休日的兩天里可以只寫一篇。主要意圖是讓孩子養成平時練筆的習慣,只要每天寫一點,時間久了習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孩子們從三年級開始就這樣做了,按理說應該能看到些效果了,但就他們的實際習作水平而言,我感覺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或者說孩子們提高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慢。原因有這么幾方面,首先是缺乏指導,雖說平時也盡可能地檢查批改,但主要是看完成情況,至于內容并不怎么關注,最多是把錯別字和特別不通順的句子畫出來。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很少寫評語給孩子,就是簡單地批個等級、月號;其次是孩子們對日記的熱情有限,一天天寫下來,孩子們的態度自然會發生些變化,客觀地說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是特別積極主動地在寫日記,有一部分孩子應付的傾向比較明顯;再次,家長難以參與進來,很多家長其實挺愿意幫孩子看看日記的,結果被孩子們以“日記是個人隱私”為由拒之門外。
第二塊是作文課,每周三下午兩節,大作文(跟教材同步的單元習作)、小作文(語文老師自主安排的習作訓練)交替進行,字數400字以上,一般要求在兩節課時間內完成。傳統的作文課,一般是老師先進行習作指導,然后學生打草稿,最后謄寫。從帶上屆學生起,我就嘗試著讓孩子們不打草稿直接成文,這么做主要是基于節約時間和培養學生臨場作文能力的考慮。目前,班上90%左右的孩子都能在40—50分鐘內,完成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只是尚不能完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距離文從字順還差那么一點兒。就作文課而言,存在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評改上面,評改不及時、不到位,就很難談到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指導,缺乏有效指導,提高水平和質量便無從談起。
第三塊是課外閱讀。每天的晨誦、午讀和每周五下午第一節的讀書課,是孩子們在校閱讀的基本安排。70個孩子當中的60多個已經有了初步的閱讀習慣,能夠堅持進行課外閱讀。孩子們確實已經讀起來了,但問題是他們的閱讀跟習作并沒有建立起必要的聯系。當然,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孩子的作文里出現帶有文學色彩的構思和句段,不過還只是個別現象。
掛斷那位家長的電話之后,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讓家長參與到孩子們的習作中來的問題。這周三的作文課先做了一次嘗試,習作內容是“給遠方手拉手小學生的一封信”,第一節安排的是習作指導,是根據人教論壇上一位老師的帖子設計的指導環節,把書信的格式、內容等揉在一起細細地講了一遍。跟以往一樣,我沒有使用那位老師帖子里提供的兩篇例文,是擔心束縛孩子們的思路。為了使孩子們寫信的時候更有感覺,我告訴他們等信寫好了,我會提供外地學校同年級同學的名單給他們,讓他們有機會把信寄出去。這么一說,孩子們興趣倍增,開始埋頭寫作。放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已經寫完了。我告訴他們,晚上要把作文本帶回家去,請家長幫著把把關,最好能寫幾句評語。孩子們個個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接下來便是一片抗拒的聲音。沒辦法,只好哄他們,跟他們說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收信的小朋友看到一封高質量的信。他們這才勉強同意。
就這么開始了。我想這么做一定會給家長們帶去不少麻煩,所以我考慮不需要每次習作都讓家長參與,一個學期能進行兩到三次就非常理想了。一來家長們能夠借此了解一下孩子們真實的習作水平,發現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二來也迫使我加大習作教學的工作力度,有一大群家長在背后盯著我呢,敢不努力?
【讓家長了解孩子的作文水平】相關文章: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12-27
了解的作文11-22
了解自己作文12-31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03-16
孩子上初中家長05-06
家長如何鼓勵孩子的理解03-03
家長怎么正確的給孩子洗手09-03
我所了解的孟子作文07-27
請你試著了解我作文12-11
我逐漸了解她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