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的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
幼兒園和小學應當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幼小銜接,對于幼兒而言起著幼兒園與小學過渡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歡迎閱讀!
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 1
一、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
1、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幼兒對小學的態度、看法、情緒狀態等,對其入學后的適應性影響很大,因此,幼兒園應通過多種教育活動,特別是加強與家長,小學的合作,來讓幼兒逐步了解小學,喜歡上小學,最后愉快、自信地跨進小學。例如:請幼兒參觀小學,觀察了解喜歡上小學,還可以利用小學的學生以哥哥姐姐的身份一對一的和學前幼兒做朋友,談一談自己的小學生活,在感受中培養幼兒愿意上學,對小學懷著興趣和向往,為做一名小學生感到自豪的積極態度。
2、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如:看書、做事認真、集中精力等如:組織全班幼兒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看書,畫畫,每次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的任務,并在幼兒適應后逐漸加長時間等。由于家長想讓孩子學更多的知識,就在入學前教幼兒寫漢字,拼音等,甚至把一年的課本讓孩子提早學習,這樣反而更容易讓幼兒對學習產生反感,從而對小學產生反感,反而更加事半功倍。
3、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幼兒入學后,是否適應小學的新環境,適應新的人際關系,對其身心健康影響很大。要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性,不僅關系幼兒入學后的生活質量,也關系著他們在小學的學習質量,如,通過教育活動、幼戲、觀看視頻等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4、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相對于幼兒園,小學生活更加獨立,自主和多變,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于他順利、成功地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家長如何為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
1、教育的性質內容不同
幼兒園不是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因此,教育的性質是跟小學是不同的,所以,幼兒園通常以教孩子做游戲,表演活動等為主要教育內容,不要求學習多少知識內容。而小學是義務教育,需要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所以,會比較注重知識的學習。
2、教學的知識結構不同
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通常學習的知識沒有形成體系,而且知識結構也比較單一,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能力。而小學的學習,更加注重系統的學科知識,知識結構更多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需要孩子慢慢適應。
3、兒童與老師的'關系不同
幼兒園的老師承擔著看護幼兒安全的責任,因此,他們需要幾乎每時每刻與幼兒在一起,這種長時間的接觸會讓兒童對幼兒園老師產生依賴。而小學老師主要是負責教會孩子課堂上的知識,與兒童的接觸不如幼兒園那么多,兒童需要及時調整心理。
4、對兒童的期望要求不同
孩子升到小學以后,無論是社會方面,還是家長方面,都已經將孩子看成是更加成熟的群體,因此,無形中會對小學生提出比較嚴格的紀律要求,而且,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寄予厚望,期望值很高,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5、兒童的作息制度不同
孩子在幼兒園的的時候,無論是上課還是活動,節奏都是比較輕松的,作息時間安排比較寬松自由,而且并不帶有強制性的管理,孩子還能夠得到充足的時間午休。小學的課程安排比較緊密,課堂的紀律性較強,孩子需要調整作息時間以適應小學階段。
6、全面發展,能力為重
許多人認為,幼小銜接就是在幼兒園大班教孩子讀拼音、識漢字、學算術、說外語,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幼小銜接存在較為嚴重的小學化傾向,只重視知識技能的片面銜接,忽視對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便成了幼小銜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銜接真正成為讓幼兒終身受益的教育階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參考。
7、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
只有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才能為幼兒順利升入小學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三、幼升小過渡期四大攻略
1、身體素質備戰方案
別看著坐著不動,讀書也是力氣活。上學后,孩子首先要面對是作息時間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如果沒有相應的身體素質,是無法適應這樣的高節奏過程的。
2、生活自理備戰方案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學后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較差,易產生挫折感、失敗感,所以,生活自理訓練是入學準備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3、社會交往能力培養
離開了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對上學最擔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入學后不適應的原因之一。而入學后,不想在幼兒園里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師,與同學發生摩擦和矛盾時,孩子必須開始獨立解決矛盾。
4、良好個性品質培養
學齡前兒童對于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面對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壞境。
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 2
一、 從生活習慣上來培養
1.作息時間的培養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早上8:00入園,有的不重視幼兒園教育的家庭,甚至到8:30或9:00才送孩子入園。這樣孩子就可以睡到8:00才起床,而且幼兒園的孩子每天中午必須午睡,即使孩子前一天沒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也可以補充睡眠。但是小學對作息時間要求很嚴,夏天最遲7:40必須到校,冬天8:00必須到校。而且現在的孩子上了小學后學習的任務很重,有的老師中午也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所以上了小學可能就沒有時間午睡了。家長要在孩子大班畢業以后的暑假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晚上要求孩子9:00以前必須上床睡覺,早上7:00左右就起床。養成習慣后,孩子上了小學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孩子才能在新的學習環境里精神抖擻地學習新的知識。
2.飲食習慣的培養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在幼兒園可以吃三餐:早餐 中餐 午點,幼兒園的早餐是安排在早操以后,一般是8:30——9:00,時間相對較晚。很多孩子上了小學以后不習慣在上學以前吃早餐,因為比幼兒園吃早餐的時間早,吃不下。但是到了學校上了一節課或者兩節課以后,孩子會明顯的感覺到饑餓,可是學校里沒有吃的,再說時間也不允許,課間的十分鐘也不夠吃早餐。這樣孩子就要么餓著肚子等到放學回家狼吞虎咽,要么課間十分鐘在學校外面的小攤兒上隨便買一些垃圾食品吃。所以暑假里家長要培養孩子在家吃早餐,并且要每天7:00多就讓孩子吃早餐,盡量的讓孩子習慣早睡早起, 早上吃早餐,對孩子上小學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二 、從學習習慣上培養
1.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跟幼兒園比起來,小學的學習任務還是重了很多。家長應該在孩子上小學之前的暑假就讓孩子養成獨立自覺的學習習慣,每天適當的給孩子安排一些任務,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的完成,讓孩子懂得受時間和紀律的約束。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有好處,家長也會覺得很輕松。
2.學會管理文具
在幼兒園里,老師對孩子照顧得很周到,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但是到小學,孩子必須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在家里就要求孩子用完的東西自己收好,下次需要用的'時候自己找,大人不要告訴孩子什么東西放在哪兒,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自己管理文具了。家長還要適當的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什么問題先自己解決,不要什么事情都告家長告老師,這對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好處 。
3.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家長可能認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本來就好動,家長能怎么著?其實孩子做事情是否專注,還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小學上課的時間相對較長一些,一般是40——45分鐘,而且會比幼兒園的課單純和乏味一些。您的孩子如果非常好動,坐不住的話,可能在上小學之前應該特意做一些小訓練了。怎么訓練呢?孩子一般都喜歡幫助大人做事情,大人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說話 。
三、讓孩子熟悉環境
在孩子即將上小學時家長應該帶孩子多參觀他即將要就讀的小學,給孩子講學校的環境多好,在這里會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在這里會認識很多新的朋友。家長千萬不能對孩子說:“你不聽話,以后老師不喜歡你,老師打你……”之類的話,要讓孩子對他即將學習六年的環境充滿美好的憧憬,而不是帶著恐懼進校園。
孩子形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只要我們作為家長的多付出一點心血,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會讓孩子收益終生!
【做好幼小銜接的方法】相關文章:
父母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的方法04-20
家長怎樣做好幼小的銜接工作04-13
做好主管的方法06-17
幼小銜接的原則要怎樣體現07-09
幼小銜接培訓反思(精選19篇)08-27
“幼小銜接”心理準備最不易04-13
做好秘書工作的方法04-28
關于幼兒園幼小銜接的重要性02-17
做好中專班主任工作的方法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