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手工賀卡制作

時間:2021-07-11 12:52:52 圖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手工賀卡制作

  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那么,手工賀卡應該如何制作呢?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手工賀卡制作

  制作方法

  準備好所需的材料。

  把裝飾紙和卡片紙用膠水粘緊。

  把卡片紙和白紙一起對折。

  兩張紙疊在一起,用打孔器在折痕中間上下靠邊附近的兩端分別打一個孔。

  用繩子從孔里穿過來,打一個結。

  帶著滿滿誠意的賀卡就做成了喔。很漂亮,很簡單吧!

  賀卡介紹

  1.賀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紹自己為主,西漢稱之“謁”,今天貴賓相見還在說“拜謁”,東漢后叫“名刺”,名刺一詞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們常用的名片。

  賀卡在我國的使用由來已久,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問候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這段記錄源于一個有趣的故事:京城某年過年,有一個士人不想每家每戶親自去拜訪,便想出一個偷懶的主意,自己先寫好許多有祝福之意的卡片,再吩咐仆人每到一被訪之家,便在那家門口放一張卡片,敲門后不等開門,趕快溜走,好讓被訪者以為他親自來拜訪過。也許這個人一再偷懶,走漏了風聲,結果有一戶人家一聽到敲門聲,立馬沖了出來,把那個“可憐”的仆人逮個正著。這被看作是“作偽”的行徑。但[2]  當時士大夫交游廣,若四處登門問候,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朋友他們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兩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凡事先通報自己是尊重對方的必須,今天的社會有時并不注意這些傳統了。

  唐宋以后,賀卡的名稱及功能有所進步,稱為“門狀”或“飛帖”,到了明清,又叫“紅單”、“賀年帖”等等,聽著名字就知功能越來越世俗化,文人之間以文雅逐漸遠去。原因其實簡單,古代教育不夠普及,識文斷字的人少,賀卡最初都是在達官貴人之間傳遞,起點頗高,進入商業社會,賀卡就多了一份熱情,少了一份酸腐。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過年時,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與大臣。由于這一形式由帝王發明,迅速在民間普及,不過民間沒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箋紙,豎寫,右上端為受賀者官諱,左下端為賀者姓名,傳說南宋人張世南在著作中記載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黃庭堅、秦觀等人的'賀卡,這絕對是一份精典收藏,如保留至今天也應該是價值連城的國寶了。

  說來非常有意思,名帖賀卡一類原是本人親自呈送,以示鄭重。但到了宋朝,商業氣息濃厚,人們也日漸繁忙,故不能親送者,派仆人呈送,逐漸形成風俗。這樣的好處是一人可以多送,如親自前往,所送數量極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禮;派人呈送,好處多多,省去主人之間見面的繁文縟節,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時期,呈送賀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禮儀,按規定仆人不能親自用手呈送賀卡,故發明了拜匣,即拜見時仆人所持匣盒,呈長方形,大小正好容納賀卡名帖,見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須打開拜匣,讓主人取出。大戶人家會制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黃花梨拜匣多個,其中清代紅木制作的《福臻堂趙》的拜匣,制做精良,顯示了趙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明清之時的賀帖出現了一種獨立的樣式。清褚人獲在《堅瓠首集》卷一中有這么一個記載:“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簡,有稱呼。康熙中則易紅單,書某人拜賀。素無往還、道路不揖者,而單亦及之。”紅單就是專用于年節而用紅紙制作以表示吉慶意味的賀帖,顯然不能在平日中作為名紙使用。這紅單可說是中國古代出現的一種真正的賀年卡了。

  2.賀卡的商業性郵遞也從宋代始。

  張世南的《游宦紀聞》中載,每逢冬至、元旦年節,“凡在外官,皆以狀至其長吏”,這是郵政作為賀卡信使的最早記載。由于賀卡可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而此種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達,比如宋代常寫“敬賀正旦”,久而久之,賀語就出現了程式化,言簡意賅、講究喜慶、互送吉語,傳達人們對生活的期冀與憧憬。

  由于賀卡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而此種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達,比如宋代常寫“敬賀正旦”。

  觀復博物館每年都以文物作背景,注重當年生肖的文物表達。久而久之,收集一套生肖文物賀卡,也是很好的一個收藏。時逢牛年,觀復博物館攜金牛賀歲,祝和全國人民新年大吉。

  3.近代賀卡

  近代意義上的賀卡首先發端于圣誕卡的印制,隨后不斷發展,出現了各種節日賀卡,其中中國郵政推出的自創型賀卡以及相繼推出的植物賀卡,刺繡賀卡等都給傳統賀卡注入了新的內容。

  4.現代賀卡

  到了二十世紀初,普遍風行,不論是不是基督信徒,以圣誕卡向親友祝福,和恭賀新年。并由此派生出比較非宗教化(或者說東方化)的“賀年卡”。由于傳統紙質卡片,其材料多為高檔木漿紙,而生產這種紙消耗就是木材資源。在提倡低碳環保的今天,傳統的賀年卡在與現代的網絡技術融合后,又在虛擬的社會里,創造了自己新的輝煌-----電子賀卡(E-card)。電子賀卡相當于是電子賀卡以其快速便捷,節約環保的特點,迅速成為一種時尚。

  電子賀卡的產生對傳統賀卡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兩者是無法完全互相取代的。部分人認為收到傳統賀卡時那種幸福、感動的感覺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傳統賀卡依然有著電子賀卡不能取代的優點。環保方面則可以工藝上多下功夫,如廢紙利用等。

【手工賀卡制作】相關文章:

手工制作圣誕賀卡04-11

手工的賀卡制作方法02-19

制作生日賀卡的手工教程02-22

手工制作生日賀卡圖解02-18

立體氣球賀卡手工制作04-11

圣誕賀卡手工制作步驟04-12

手工賀卡的制作方法02-20

手工賀卡制作圖解04-11

立體賀卡手工制作步驟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