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時間:2022-07-06 16:14:46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經學過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由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由于涉及的知識較多,所以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熟練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為我們以后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本節課的重要性,結合初中數學現行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水平,確定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商品銷售中的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關系。

  2、能根據商品銷售中的數量關系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虧的求法。

  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盈虧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建立方程模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化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閱讀理解能力和有關商品銷售知識有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深刻性不夠,而盈虧問題中的相等關系是解決銷售問題列方程的重要依據,因此確定本節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弄清商品銷售中的“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的關系。

  突破本節課重、難點的方法:弄清問題背景,分析清楚相關數量關系,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系。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策略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在教學策略上分為兩步:

  (一)問題——在生活中產生

  根據初一學生活潑、好奇的性格特點,課程一開始就創設了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上一節課我提前給學生留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讓他們作一個市場調查,了解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初步理解在銷售中的盈虧問題,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問題——在探究中解決

  考慮到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先認真分析各自的調查情況,再結合多媒體圖片和老師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歸納、總結出“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進而利用關系探究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

  1、學生社會知識有限,往往弄不清銷售問題中的有關概念,理解不清概念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的困難:

  (1)抓不準相等關系。

  (2)習慣于用小學算術解法,不適應用方程解決應用題。

  3、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還會存在分析問題時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可能認為存在錯誤,實際不是。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開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確,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確的,讓學生選擇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盡可能簡單明了。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不完全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而習慣于套題型,找解題模式。

  四、教學過程

  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分為七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多媒體圖片,創設問題情境。

  (二)提出問題,歸納公式

  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得出下面概念的含義。

  進價:購進商品時的價格(有時也叫成本價)。

  售價:在銷售商品時的價格(有時叫賣出價)。

  打折:賣貨時,按照標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

  利潤:在銷售過程中的純收入。即:利潤=售價-進價。

  利潤率:在銷售過程中,利潤占進價的百分比。即:利潤率=利潤÷進價×100%。

  (設計意圖:為了解同學們的調查情況,設置幾個概念性的小問題,由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既可以讓學生知道銷售中的一些日常用語,增長知識,又可以為新課的展開作好理論上的準備。)

  請學生完成下面兩道題:

  ①一雙雙星運動鞋打八折后是100元,則原價是多少元?

  ②進價為80元的一件上衣賣了120元,這件上衣的利潤是多少?利潤率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已有理論經驗的基礎上,以小組的形式分析、討論、交流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會有獲得新知的喜悅感。問題①討論原價、售價、打折之間的關系。問題②探求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通過解決這兩個問題,進一步突出、強化本節的重點—利潤率的計算公式以及它的變形公式。)

  總結出公式:利潤率=×100%=×100%售價=進價×(1+利潤率)

  (三)探究新知(學習新課)

  例:某商店在某一時間內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還是不盈不虧?

  在學習這道例題時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提出問題一

  (1)你能從大體上估算賣這兩件衣服的盈虧情況嗎?

  (2)如何說明你的估算是正確的呢?

  (3)如何判斷盈虧?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先估算,后準確計算可減少判斷錯誤,同時引出要利用方程模型來解決問題。)

  第二個環節:提出問題二

  (1)這一問題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

  (2)哪些是未知量?

  (3)如何設未知數?

  (4)相等關系是什么?

  (5)如何列方程?

  (設計意圖: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逐步解決問題。)

  第三個環節:提出問題三

  盈利25%、虧損25%的意義?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讓學生準確理解盈利和虧損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展示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進價是x元,它的商品利潤就是0.25x元,根據售價=進價×(1+利潤率)這一相等關系列出方程x(1+0.25)=60,解得x=48。設另一件衣服的進價為y元,它的商品利潤是-0.25y元,列出方程y(1-0.25)=60,解得y=80。(虧損就是負盈利,即利潤為-0.25y元)

  兩件衣服的進價是x+y=48+80=128元,而兩件衣服的售價是60+60=120元,進價大于售價,可知賣這兩件衣服總的盈虧情況是虧損8元。(將結論與先前的估算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前面三個問題,學生掌握了一些銷售知識,在此基礎上,我針對例題又設計了這道填空題,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建模”的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表達,從而突破本節課重點。)

  (四)新知應用

  1、鞏固練習

  新華書店出售A、B兩種不同型號的學習機,每臺售價為960元。A型一臺盈利20%,B型一臺虧損20%。該書店出售A、B型學習機各一臺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2、拓展延伸

  商場將某款服裝按標價打9折出售,仍可盈利10%,已知該款服裝的標價是330元,那么該款服裝的進價是多少元?

  (設計意圖:為了及時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培養學生類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方法,滲透數學建模思想,設計了兩道練習題。)

  (五)總結升華

  讓學生談談收獲:

  1、本節學了哪些知識?

  2、商品銷售中的盈虧是如何計算的?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找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式交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我們要努力學好數學,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六)布置作業

  作業:課本習題3.4第3題、第4題

  (七)板書設計

  銷售中的盈虧

  1、基本概念:2、公式

  進價:利潤率=×100%=×100%

  售價:售價=進價×(1+利潤率)

  利潤:

  利潤率:

  (設計意圖:簡潔美觀的板書設計給學生以美感,同時可以使學生感到脈絡清晰,對本節的重點有個整體認識。)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05-12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03-15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范文03-03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范文02-20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反思12-21

七年級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教學反思11-14

七年級數學探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09-07

數學教案探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06-26

七年級數學上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教學反思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