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時間:2024-08-30 13:30:37 詩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1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12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能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價值。

  教具準備

  掛圖、計分表等。

  活動建議

  一、宣布活動內容

  1、課題“森里旅游”。

  2、出示掛圖(課本插圖)。說明“森林旅游”的購物情境,營造氛圍。

  二、活動形式

  把“森林旅游”的購物活動組織成同桌之間的數學游戲。其中一人扮顧客,承擔提出購物問題的任務,另一個扮服務員,承擔解決問題的任務。

  這里有兩幅(二種情境),當購物地點從森林食品店轉到紀念品商店,兩人也隨著對換角色。

  三、活動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由顧客提出數學問題。從容易到困難,從簡單到復雜,并由服務員解決這些問題。

  2、“服務員”、“顧客”都應該加強角色意識,講究服務態度,講究禮貌,言語文明。

  3、教師巡視,幫助組織活動,注意保持課堂秩序。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兩張情境掛圖。

  由于教材上的插圖沒有注明物品名稱。所以,先根據圖形形狀給物品標上名稱。

  2、宣布活動規則。

  (1)每人有5分的基礎分。

  (2)“服務員”每解決一個問題并且令“顧客”滿意,可加1分。這里的滿意包含禮貌用語。

  (3)“顧客”能發現并指出“服務員”的一個失誤,并被對方認可,可加1分;“服務員”每失誤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務員”能發現并指出“顧客”對失誤的指控是錯誤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務員”額外加1分,同樣,“顧客”應該扣1分。

  (5)在事先規定到每家商店購物10分的時間內,積分達到10分以上者,可獲“優秀服務員”或“誠信顧客”榮譽稱號。

  3、發放記分表。

  4、活動開始。

  同桌同學面對面進行游戲活動,教師進行巡視,加強課堂組織、輔導部分學生。

  為增強游戲活動有序而正確地進行,提高準確性,可引導(或準許)學生在活動開始時,先各自記錄所要提出的問題,從易到難。然后再把問題向對方提出,要求對方解決。這樣也便于檢查誰對誰錯,從而進行正確地評分。

  5、活動小結。

  (1)各小組匯報最后得分情況。

  (2)評出“優秀服務員”和“誠信顧客”。

  (3)小組提供富有新穎的問題,讓大家共同分享,引導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創意的問題。

  (4)分析。總結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領悟什么問題用估算解決,什么問題可以用口算解決,什么問題應該用筆算解決。

  五、實踐活動

  課本第15頁的“實踐活動”。

  這里的第1題,第2題是通過“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與“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費、電費開支情況”的`實踐活動。

  要求:

  1、按課本要求記錄“生活中的小數”。

  2、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并分享實踐活動的初步經驗與良好的情感體驗。

  3、用數學日記形式記錄下自己對“生活中的小數”獨特的發現或對調查現狀的感受及節省開支建議。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2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練習二十三的第7——10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簡單的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認識分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認識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這節課的復習內容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現在,請同學們數一數今天一共來了多少同學?其中男同學占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女同學占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

  1、學生答師板書(師故意把順序寫錯),讓生發現后一齊用手寫,并由學生說出分數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含義是什么。(出示一些圖形學生讀并說出含義)

  2、剛才同學們已經說出男、女同學各占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現在請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并說出你是怎樣比較的(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大),說到這里老師有個小故事叫“貪吃的豬八戒”到時要小朋友運用知識幫忙解決問題,“話說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有一天孫悟空找到一個大西瓜,聰明的孫悟空靈機一動,想逗一逗豬八戒,就說:“這西瓜咱們四人分著吃,四人分別吃這個西瓜的,怎樣分?”豬八戒搶著說:“我來分,俺老豬飯量大吃得多,所以我吃,師傅吃,沙師弟吃,大師兄飯量小就吃吧。”聽完八戒的話,三人都笑了,你們知道為什么笑八戒嗎?你能幫八戒按他的想法給他們分一分嗎?

  學生說并總結出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數越大(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話說回來剛才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多幾分之幾?并說出計算方法。

  分母相同,分子相加、減。

  出示卡片以開火車形式進行分數加減,比賽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

  二、升華總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現在請那位同學來說一說本單元有哪些知識點。(師板書)

  (一)分數的含義;(二)分數大小的比較;(三)分數的加、減法;

  三、拓展練習:為了檢查和鞏固你掌握的知識,請大家做如下練習。

  1、下面哪個圖里的涂色部分是(多媒體出示)。

  2、填空。

  (1)、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①5份是它的( ),②一份是它的( )。

  (2)、讀作( ),讀作( )。

  (3)、有( )個,1里有( )個。

  (4)有5個( ),是( )個

  (5)1可以平均分成( )個,可以平均分成( )個。

  3、判斷(對的畫“√”錯的畫“X”并說明理由。

  (1)把一張紙分成6份,每份是6(1)( )

  (2)4分米是1米的( )

  (3)+=( )

  (4)1===( )

  (5)8個蘋果的是2個。( )

  4、(1)把一個蛋糕平均切成8塊,爸爸吃3塊,媽媽吃2塊,小英吃1塊,他們各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

  (2)小紅看一本書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還剩幾分之幾沒看?

  5、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都和分數有關,誰能出一些題考考大家(生提生答)。

  四、質疑問難。

  五、評價:表揚學得好的同學,讓學生再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

  板書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

  一、分數的含義

  二、分數的大小比較

  三、分數的加減法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32-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與復習”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發展學生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發展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習慣。

  3、體會加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主題圖,問:他們在爭論什么?

  2、獨立回憶“萬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再小組內討論,交流

  二、解決問題

  1、復習三位數加減法豎式計算題

  (1)先進行估算

  (2)獨立完成計算,并說出計算方法

  (3)集體點評

  2、復習驗算

  (1)驗算方法

  (2)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并驗算

  (3)集體討論

  3、復習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八第2題主題圖

  ①說說圖意

  ②小組內討論

  ③獨立解決問題

  ④組織學生集體交流

  (2)和復習第2題

  ①聯系實際再提問

  ②集體討論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4

  教學內容:

  P58——59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會根據表示分數的圖例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2、培養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抽象的概括能力。

  3、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會比較簡單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兩個分數大小比較;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關鍵:

  借助直觀的圖形,引導學生經歷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的過程。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二、出示圓。

  這是一個蛋糕,小猴想吃這塊蛋糕的1/4,小熊想吃這塊蛋糕的3/4,誰吃得多?

  三、比較大小。

  1、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手里的圓折一折,涂一涂,說明嗎?

  你手里還有一個蛋糕吧?小貓吃這個蛋糕的1/2,小狗吃了這個蛋糕的1/4,你能折一折,涂一涂嗎?

  2、誰吃得多?為什么?

  3、第61頁試一試。填分數,比大小。

  4、你是怎樣比較的?

  5、按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

  你認為比較分數的大小容易嗎?

  四、鞏固與提高

  1、練一練,第1題。

  2、練一練第2題。

  3、練一練第3題。

  4、分數總是與平均分聯系在一起的,這兩個不一樣的蘋果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5、出示兩個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的不同分法。都涂上1份,比較大小。

  五、總結。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2、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具準備:

  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比較下面數的大小,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560()54604560()4460

  4560()64504560()4520

  2、把下面的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1240214012042104

  二、練習:

  1、老師出示四個數字,請同學先組成大小不同的數,然后兩個兩個進行比較。

  8、6、0、5

  2、學生先獨立進行組數練習,然后同桌兩人分別拿出一個數進行比較。

  3、你能把這些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4、做書上“想想做做”的.第7題。

  你能根據下面的統計回答問題嗎?先說給同桌聽,再在班級里進行交流。

  5、做書上“想想做做”的第8題。

  請同學們按照五岳的高度從高到低排一排?

  西岳華山1997米北岳恒山2017米

  中岳嵩山1440米東岳泰山1524米

  南岳衡山1290米

  6、根據這些天所學的內容,你能也來出幾道題目考考你的同學嗎?

  (同學之間相互出題、做題)

  三、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8兩題。

  五、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6

  教學內容:

  復習第13-1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熟練地進行筆算,進一步提高除法筆算的能力。

  2.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簡單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簡單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計算

  ⒈筆算

  456÷68403÷8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題的筆算過程。

  提問:筆算除法要怎樣算?遇到什么情況在商里要寫0?

  ⒉文字題

  ①把1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②36里有多少個3?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算式。

  提問:這兩道題為什么都用除法算?

  二、綜合練習

  ⒈第15題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第一道是用除法,第二道題用乘法?

  指出:如果知道兩個數量,要求一個數量是另一個的幾倍,用除法算;如果已知一個數量和另一個數量是它的幾倍,求另一個數量,用乘法算。

  ⒉第16題

  指名口頭補條件,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

  ⒊第17題

  讓學生解答前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能解答哪些問題,然后口答問題并列式。

  三、課堂作業

  復習第13、14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三、拓展應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作業本中的相關作業。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人數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2 4 8

  80÷2 =

  你發現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9

  教學內容:

  教材第7頁例三和練習二的第1.2.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汕頭到廣州有幾千米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你是否知道從哪到哪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跑5圈體會1千米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三、鞏固知識、動用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題和第4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2題

  (2)補充題(略)

  四、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長度,還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并理解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并能根據間隔排列的特點,由一種物體的個數知道另一種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體驗發現規律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體驗數學的奇妙。逐步積累探索規律的經驗。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現間隔排列中物體個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

  發現和概括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動機

  1、出示籃球,足球實物圖和幾何圖形。

  2、引發探究動機。

  談話: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這里兩組物體的排列規律。如果你在進一步觀察,是不是會發現更有價值的規律呢?

  二、主動探究,發現規律

  1、初步觀察,發現特點。

  2、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3、深入思考,加深認識。

  4、回顧過程,突出思想。

  5、應用規律,鞏固認識。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比較,數一數,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兩端物體相同時,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間的規律;

  還通過一一對應的思想,明白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

  三、應用思想,拓展規律四、回顧反思,交流體會總結:我們平時看到的許多情境里,經常會有一些數學規律。只要同學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觀察,分析身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常常思考一些為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11

  教學重點:

  被除數中間不夠商1怎么辦。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有0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豎式計算,并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數末尾或中間有0時怎么辦?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讀題,做什么方法,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 832÷4=?自己列豎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請兩個學生板演

  ⑶匯報: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夠商1,怎么辦?為什么要寫0,不寫行不行?還有沒有不同的寫法?

  ⑷打開書31頁,看看書上的兩種寫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

  ⑴同桌任選一題列豎式計算,再同桌交換檢查,說說算法。

  ⑵請學生板演

  ⑶集體訂正

  3.判斷對錯33頁,第2題

  ⑴這些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⑵集體訂正

  4.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儀,學具、稱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投影出示蜂鳥、袋鼠、鯨魚三種動物]

  師:看到這三個動物,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引導從體重上進行比較]

  那么我們在描述它們的體重時,所用的單位一樣嗎?分別用什么?

  2、提出問題:我們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的體重達到150噸,那么1噸究竟有多重呢?

  二、合作交流

  1、根據你的經驗,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交流:如一車煤約重4噸、40個25千克的學生合起來是1噸、100袋大米約重1噸等]

  2、師:1000千克是1噸,計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t“表示。

  [板書:1噸=1000千克]

  3、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噸“?

  [學生交流,如車的載重量、電梯的承重量等]

  三、小常識

  課本第5頁:生活中常見的`秤,你認識哪些,是在什么地方見過的?

  [學生交流]

  四、自主練習

  課本第4、5、6、7題,先獨立解答,再集體交流。

  五、課后實踐:

  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分別是用什么作單位來計量的?把它們記下來。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精選14篇)09-16

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03-06

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精選9篇)02-23

2022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09-28

2022新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9-28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選13篇)05-03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12-08

新課標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教案例文09-30

五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通用10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