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1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面值。
2. 學習看錢幣上的數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 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這條短裙多少錢
2.ppt課件:認識人民幣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觀看動畫片:這條短裙多少錢
小朋友,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們想買漂亮的短裙嗎?
用什么才能買到這些東西嗎?
2.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到商店里去買呢?
想自己去買,就必須認識錢,現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錢。
二、展開
課件演示:人民幣
1. 區分硬幣和紙幣
(1)請小朋看看這些錢有什么不一樣?
(2)圓圓的、硬硬的叫硬幣。長方形的,像紙一樣的叫紙幣。
2. 認識錢幣的面值
(1)觀察硬幣的不同
請幼兒觀察1元、5角、……的硬幣,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這些硬幣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圖案不一樣、數字不一樣。
(2)認識硬幣的面值
幼兒認識硬幣的面值,每個硬幣上都有一個數字,數字后面有個字。
教師取一枚硬幣放在投影儀上,請幼兒觀察。這里有數字“1”,后面有一字“元”,這枚硬幣是1元,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其它面值硬幣。
(3)認識紙幣的面值
請幼兒觀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紙幣面值的顏色,圖案,大小的不同。
3.玩購物游戲,學習基本的購物常識
玩法:一名教師扮銀行工作人員,一名教師扮商店營業員,幼兒扮顧客,
幼兒去銀行取錢(不超過1元),再去商店買物品,想好買什么。
游戲可變換角色進行。可請能力強的幼兒扮演銀行工作人員和商店營業員。
4.教師講評
(1)請幼兒討論:你用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2)買東西剩的錢該怎么辦?
(3)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不要亂花錢。
三、結束
1、再次播放課件,供幼兒比較,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2
活動設計背景
過年了,小朋友都在討論說得多少壓歲錢,因此我就借此機會開展活動,讓小朋友更深入的了解我國的人民幣。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元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
3.初步了解人民幣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本節課重點在于認識和使用人民幣和單位名稱。
2.難點在于每個環節的.銜接。
活動準備
1.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及1元的硬幣若干。
2.裝有紙幣的信封若干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出示紙幣和硬幣,教師介紹我國的錢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概括:我們今天以認識紙幣為主)
2.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是一個樣的嗎?”(引導幼兒觀察)
師:“它們是多少錢呢?你們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
師:“仔細這些錢上面都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的共同名稱嗎?”{人民幣}
3.介紹認識人民幣單位“元”。
4.將裝有紙幣的信封發給每一位小朋友。
師:“小朋友打開信封看看里邊信封看看里邊有什么東西呀?(錢)那你們說說你們手中拿的是多少錢哪?”(引導小朋友正確運用單位“元”。)
5.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錢可以用來買衣服,買菜,買水果,交學費讀書,等等,還可以用來捐助有困難的人。)
6.教幼兒合理的使用錢。
課堂延伸:老師激發幼兒的愛心,鼓勵幼兒向右困難的人捐助,帶上手中的錢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也很清晰,環節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實物來演示,因此整堂課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紹單位的時候,小朋友還是沒能很好的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慢慢的去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單位的。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數學教案08-08
認識人民幣數學教案07-18
認識人民幣的數學教案07-18
《認識人民幣》的數學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10-09
數學教案案例:認識人民幣10-31
原創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07-18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01-05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01-05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