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22 20:11: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能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良好習慣。

  教學方法:以智慧爺爺送禮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認識銳角和鈍角以及他們的判斷方法,然后通過做角、找角、分角、畫角、拼角等多種形式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的認識。

  教學具準備:每組一盒畫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智慧爺爺托老師帶給大家一件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現在就在你們桌上的盒子里,趕快打開來看一看。不過在看之前智慧爺爺還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看過之后各組要把盒子里的東西按一定的標準分一分,行嗎?好,開始行動。

  1.各小組倒出來后發現是相同的卡片上畫著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組試分。

  2.小組派代表匯報分的結果。(一般會分成兩類:直角和其他的角)

  3.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點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角的皇宮,來研究有關角的問題。

  二、認識銳角和鈍角

  1.引導學生用剛才分出的第二類角與直角比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點?

  2.小組合作比較大小,然后交流比較方法和結果。

  3.根據比較結果再次對盒子中的角進行分類,并且展示分的結果。

  4.教師根據學生的分類結果給出各種角的名稱(即銳角與鈍角)以及判斷標準。

  5.鼓勵學生說說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還有銳角或鈍角。

  三、組織活動,鞏固認角

  1.做角: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活動方式做出不同的角鞏固對三種角的認識。(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動角的方式進行練習。)

  2.找角: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找出角并分類放入相應的房子里。

  師:直角、銳角、鈍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來休息,同學們,你愿意幫他們嗎?

  (多媒體課件出示事物圖P391題圖以及標有三種角的三所房子。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動態效果從實物中抽取出學生說的角,分類把角送回家。)

  四、畫角

  1.大家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這些角為了感謝大家想為自己畫一些像送給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樣的畫像呢?能試著把你希望得到的畫像畫出來嗎?

  2.學生獨立嘗試畫出自己喜歡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是哪一類角。

  3.展示自己畫的角并交流畫角的方法。(教師對學生想出的多種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勵。)

  五、拓展活動

  同學們在研究角的過程中,三角板幫了我們的大忙,為了感謝三角板,我們來一起陪它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

  1.引導學生用三角板做拼擺圖形的游戲。

  2.各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圖形,在此圖形中有幾個角,分別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組成?

  六、總結。

  第二課時平移和旋轉(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現象。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在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具的準備:錄像、P133的學具、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村正在為咱們學校修建一所新校園,你高興嗎?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錄像:工地上工人們正在乘著升降機在上樓,樓房里有幾位工人正在安裝推拉窗,并不時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現象

  1.引導學生說說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機和推拉窗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告訴學生像這樣的現象就是平移現象。

  3.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判斷平移現象的標準,并在全班交流,教師要及時點撥。

  4.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現象?

  三、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

  1.組織學生做游戲:小組合作利用P133的學具拉一拉開展游戲,體會平移現象,同時,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案?

  2.引導交流,對找出多種搭配方案的小組要予以肯定和鼓勵。

  四、利用方格紙鞏固認識

  動態課件呈現:方格紙上的小船行使圖。

  1.引導學生說說小船是在平移嗎?為什么?

  2.引導學生感知平移的方向與距離所表示的含義:

  (1)小組討論:小船正在向哪邊平移?(右邊)移了幾格?(八格)

  (2)各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然后教師利用動態課件慢速展示平移過程,學生一起跟著數小格,真切的體會平移的距離。

  3.設疑,對學生初步滲透兩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將會在什么位置?(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動態演示驗證);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組再次討論交流。)

  五、擴展活動

  課件出示P444題圖,配上淡色方格。

  1.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哪些小魚平移后可以與紅色小魚重合?

  2.交流討論結果,并說說白色小魚怎樣平移后,可以到達紅色小魚的位置?

  3.獨立給可以經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魚涂上紅色。

  4.引導觀察這些紅色小魚有什么共同特點?

  六、總結。

  第三課時平移和旋轉(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現象。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方法】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觀察、操作,從而感知旋轉現象,然后通過觀察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場情景和做游戲的形式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紙風車、每人一枚硬幣、P131、P135的學具、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課前要求大家做的紙風車做好了嗎?會玩嗎?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不過有個小要求,就是要邊玩邊注意觀察。

  二、感知旋轉現象。

  1.認識旋轉現象。

  (1)剛才大家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嗎?引導學生說說紙風車是怎樣運動的?

  (2)你能給這種運動取個好聽的名字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揭示數學上的`名稱──旋轉。

  (3)鼓勵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旋轉現象?

  2.觀察感知

  引導學生做(P44下面做一做)游戲:

  (1)引導學生觀察圓片是什么顏色的?

  (2)小組合作旋轉圓片,觀察旋轉時圓片的顏色變化,感受旋轉帶來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導學生獨立做轉硬幣的游戲,來進一步體會旋轉的現象。

  三、體會區別,鞏固認識。

  1.動態效果出示游樂場的主題圖。

  (1)說說畫面上都有哪些活動?

  (2)先在小組內說說哪些活動是平移現象,哪些活動是旋轉現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戲。

  鼓勵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示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象(先在小組內自由嘗試,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拓展練習。

  1.引導學生將P131的學具剪下來,小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種拼法?(要注意對學生求異思維的肯定和鼓勵。)

  2.游戲:將P135的學具剪下來轉一轉,小組討論有多少種搭配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比較合適?

  五、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所以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學時,我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六一兒童節”聯歡會的會場布置引入新知教學,既充分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緊扣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學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設情景,以激發學習熱情。本節課我盡量考慮低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設計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情景,如:找聯歡會會場中的規律、畫一畫、圖一圖、找規律游戲、欣賞規律中的美等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動中學,在樂中學。

  二、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班級的學生中有聰明靈活的優秀生,也有較遲鈍緩慢的學困生,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照顧到學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優生帶動學困生,幫助學困生,以達到全面發展。當然我也經常請一些學困生嘗試回答問題,并給以鼓勵支持,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緊密聯系生活,學有用的數學。本節課我都是以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開教學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學生最高興地“六一兒童節”,每年的兒童節學校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孩子們的節日,所以我就緊扣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展開了教學,學生不僅學得開心,也覺得意義深刻。在比如“欣賞規律中的美”這一環節,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有規律的事物,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規律,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本來我想讓學生有說說自己見過的生活中的喲規律的事物卻不能在課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著讓學生當成課外的作業去完成,當然我也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的。

  四、給與學習主動權,做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去探索規律,然后在集體的反饋中矯正,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習,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儀顯示不夠清晰等原因,課堂中也出現了各種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學生看不清圖片的顏色,給教學帶來一定得麻煩;在比如由于學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擺一擺”的環節改成“畫一畫”,雖然學習目的同樣達到了,但總感覺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點緊張的情緒,把學生在操作時放點輕松的音樂讓他們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的這一環節也給漏掉了,只有操作,沒有音樂等等。這一系列的不足之處,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學經驗有限而引起的,這有待于以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格物體。

  2、通過涂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通過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難點: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教學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

  學具: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探究意識

  1、師:小朋友們,有誰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六一兒童節)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們學校準備舉行一場聯歡會,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可高興了,都行動起來了,看課件演示:彩旗、燈籠和彩花。

  同學們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麗的燈籠,有的折了各種顏色的花兒,想把會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們覺得這些東西這樣擺放好嗎?(不好)為什么呢?(因為不整齊)

  是啊,他們擺放得不整齊,如果能夠按照一定得規律進行擺放,一定會更美麗的。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感知規律——認識簡單的規律

  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能夠找出這幅圖里藏著的規律。

  (1)、四人小組討論聯歡上的規律。

  (2)、學生匯報:

  紅旗的規律:黃紅黃紅黃紅黃紅……

  彩燈的規律:黃紫黃紫黃紫黃紫……

  花朵的規律: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

  小朋友隊伍的規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并說明找規律的方法,用虛線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幾組。

  3、教師小結,明確“一組”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彩旗、燈籠、小花和小朋友隊伍的規律。像燈籠這樣一黃一紫、彩旗的一黃一紅、小花的一紅一綠,和小朋友隊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們黑板上的兩朵黃花,一朵紅花,我們都把他們叫做一組。(板書:一組,齊讀:一組)

  當我們找到圖形排列的規律的時候,只要找到一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組一組重復地排列(板書:重復),如果是我們就說他是有規律地排列。

  3、教學例2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又對又快地找出圖里的規律,有幾只小動物們聽說;了,都來了,他們想和你們交朋友,但是他們也帶來了很多的數學問題,并要求誰能夠幫他們回答這些數學問題,他們就和哪個小朋友做朋友呢?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就一起看看誰來了:

  課件出示小白兔和書本第88頁的例2。

  (1)學生嘗試畫一畫。

  (2)全班交流。

  4、教學例3。

  課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學生嘗試圖一圖。

  (2)全班匯報交流。

  (3)完成課本89頁上面的“做一做”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畫一畫規律: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是太厲害了,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覺得小朋友太聰明了,于是他帶來幾道更難得題目,有信心完成嗎?(有)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圖出美麗的規律嗎?請你打開書本89頁和水彩筆,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你喜歡的規律,先想一想你想畫怎樣的規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開始畫了。

  ①學生畫規律,師巡視,并注意表揚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和提醒速度(畫好的同學坐端正,同時也要注意時間,比一比哪個同學的動作最快。)

  ②匯報展示:(選幾幅有代表性的)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規律(或者其他同學找規律,并說說下一個圖形會是什么。)

  四、游戲激趣,沖向另一個高潮

  師:同學們覺得找規律好玩嗎?(好玩)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再來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呢,想玩嗎?(想)

  課件演示前兩組圖片,學生根據規律猜出下一張圖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規律。

  師:同學們知道嗎?規律不僅很有趣,而且還很漂亮呢?我們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課件出示)

  師:誰也能像這樣找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呢?

  五、總結延伸,拓展新知。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律(板書:找)小手還能畫出美麗的規律,做出有創意的規律。有規律的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們課后能夠多仔細觀察,發現更多美麗的事物,下課。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比較有趣,聯系生活比較緊密的一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規律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由于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本冊教材共安排10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材一共安排了七個單元,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一是數的認識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主要教學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相改寫,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二是數的運算安排了三個單元,包括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四單元分數除法,第六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其中,第三、四單元主要教學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及其相應的分數除法實際問題;分數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同時在分數乘法單元中還安排了倒數的認識。第六單元主要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

  此外,還安排了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教學用假設(置換)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式與方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方程,主要教學解形如 和 的方程,以及相應的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比,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以及應用比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主要教學長、正方體的特征和展開圖,體積、容積單位以及體積、容積單位的進率,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八單元可能性,主要教學怎樣求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十單元安排了本冊教學內容的整理與復習。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結合單元教學內容安排了3次實踐活動,分別是表面積的變化、大樹有多高、算出它們的普及率。

  表面積的變化是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拼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活動,研究表面積變化的規律。大樹有多高是結合認識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測量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竿高與影長,發現竿高與影長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算出它們的普及率是結合認識百分數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調查和統計本班同學家庭中電話和電腦的普及率,經歷收集、整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統計活動的經驗。這些活動,都具有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編排了5個你知道嗎,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以及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社會常識,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編排了11道思考,進一步加大教材的彈性空間,以滿足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需要。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課標教材,將筆算除法三個核心版塊分布在二下、三上和四上進行教學。具有代表性的三課是二年級下冊《分蘋果》、三年級上冊《分桃子》和四年級上冊《買文具》。

  本課教學屬于承上啟下的銜接橋梁,教材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分桃子”情境,鼓勵學生在情境中尋找數學信息,根據實際問題中蘊涵的數量關系,在操作中理解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計算原理,并逐步掌握計算方法。練習中“先估計、再計算”的提示表明,教材有意為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創造空間。

  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了豎式格式的初步認識,具備了被除數是整十整百的口算經驗,教材注重將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主張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入計算。在處理豎式計算教學時,都以口算為基礎,重視展示學生探索算法的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同時還注重從問題情境出發,讓學生在經歷直觀的操作過程中,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考慮到分桃子不利于學生通過操作理解豎式,故本課將學習的情境設計成為“分小棒”。

  教學目標

  1、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并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從具體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經歷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不比除數小)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筆算算理,掌握豎式的列法及商的書寫位置。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二、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斷。

  2、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找到題中不變的量;

  二:根據不變的量寫出關系式;

  三:判斷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5: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匯報:

  解:設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應用反饋 課件出示:

  1. 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單價乘數量等于總價,總價一定)

  2. 課件上的練習題。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教科書P96-97頁的內容,求大數目的近似數 。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知道近似數的含義,并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個數的尾數,寫出它的近似數。

  2、在認識近似數、理解近似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使學生體會近似數的含義,增強對近似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

  課前查資料,了解一些數量信息。

  教學過程:

  一、認識近似數

  1、讀中感悟 :

  (1)出示:到20xx年末,我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709個,圖書館藏書約43776 萬冊。

  到20xx年末,我國共有自然保護區1999個,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大約 有14398萬公頃。

  (2)學生讀一讀, 師:畫線的四個數所表達的數量的準確程度是否一樣?

  組織討論,引入準確數、近似數的概念 。

  像2709和1999 表示準確的數量 準確數

  像43776萬和14398萬表示大約的數,與實際比較接近的數 近似數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用精確的數來表示,而只是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是近似數。

  2、生活中再認識

  師:生活中的許多數量是用近似數表示的,你留心了嗎?你在哪 見過或聽過?(或課前同學們也搜集了一些數,請拿出你搜集到的資料,和同桌說說這些數是準確數還是近似數)

  回憶,交流 。

  說明: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精確結果或沒有必要用一個準確數表示 時,就用近似數 。

  3、讀數,判斷近似數

  過度:老師這里也搜集了幾組數據,你能讀出這些數,說說哪些是近似數嗎?

  出示信息,要求讀出,并說明哪些是近似數(或用想想做做 第1題)

  ①《中國昆蟲名錄》收錄了當時已知的中國昆蟲20069種。

  ②20xx年4月英國《自然》雜志報告說,全球昆蟲可能僅有200萬到 600萬種。

  ③江陰市實驗小學共有學生4502人。

  ④20xx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蘇州東方水城7天來共接待境內外游 客2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16億元。

  指名讀題 組織交流

  二、探索求一個近似數的方法

  1、出示例題

  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況統計。

  總計(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分級,它們各接近四十幾萬?你能寫出它們的近似數嗎?

  2、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書: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請你自學書P96頁下方的一段話。

  交流,老師解釋。

  例如 48 4204 通過分級,我們知道大約有四十幾萬,然后看萬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書 480000

  48萬)

  同樣,486685怎樣取近似數? 學生說,老師板書。

  970889呢? 自己坐在作業本上。注意格式。

  3、以萬或億作單位

  (1)對著前面判斷的信息,提問這些近似數是以什么為單位的? 萬或億作單位寫近似數有什么好處?

  以萬或億作單位的由于實際的需要、為了讀寫方便

  (2) 出示:283000 1970000000它們選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集體講評,說思考過程 。

  (3)比較: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討論得出: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數后用萬或億作 單位 。

  三、鞏固練習

  完成第97頁的想想做做,師指名回答,并糾正學生的錯誤的認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延伸

  從報紙、雜志或網上收集一些近似數,在班級里交流

  六、作業設計:

  1、省略下面各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再寫出近似數。

  705 385 1994 3208 9775

  2、用億、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8340000000 20680000000 980000000

  七、課堂作業

  完成相應的《三級訓練》。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05-0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5-1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10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五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五篇05-18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8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