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減》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退位減》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的加法,(包括進位和不進位)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筆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的內容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理解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作10再減這樣的算理,培養學生估算能力,滲透湊整的方法。本課的學習又為以后學習多位數的退位減法打下了基礎。為這一類內容的建構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導。在知識結構上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筆算。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根據數的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從而概括出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認真經驗基礎之上。為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了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和直觀演示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和合作交流法。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新課標賦予的教學任務,我把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先通過復習數的基礎知識,為“退一作十”算理做好理論基礎;再通過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既可以讓學生回顧舊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接著我會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再配上歡騰的音樂導入新課。同時引導學生從情境圖中發現數學信息,并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提出數學問題。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我會放手讓學生討論“如何計算56-18”,再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會發現不能直接口算、個位上的6減8不夠減等等。這時,我引導學生兩人一組用小棒擺一擺,并要求學生在音樂結束時擺好。既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建立時間觀念。又可以使學生學習其他同學的解決方法,改變思維的單一性。
當音樂停下來時,有的學生已經擺好,有的還沒擺好。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小棒和豎式計算結合起來進行補充。 首先擺出5整捆和6單根來表示56,這個環節我會設置3個疑問。
1、“從6根中拿走8根不夠怎么辦?”設置疑問,引導學生把一捆小棒打開,并展示出一捆小棒打開。使學生直觀看到一捆拆開后,整捆和單根小棒數量發生的變化。
2、“單根的小棒多了幾根?多出來的10根從哪里來的?”突出從十位借來的一捆變成10根,10根和6根合起來是16根,個位當16算,再從16根中減去8根,使學生在擺小棒中明確怎么退位。
3、“現在整捆的小棒有多少捆?怎么少了一捆?”突出從十位退一后,從原來的5個十變成4個十,以防止學生出現退位后,在十位上仍然用原數相減的錯誤。
接著我會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寫56-18的豎式計算過程,寫的過程中強調相同位數對齊,并一邊描述退位減的過程。
(3)組織練習、深化鞏固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學習技能并用于解決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我設置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
(4)質疑提問、總結評價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的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總之,我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力求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退位減》說課稿】相關文章:
《退位減》說課稿(通用13篇)01-31
退位減的教學反思01-09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說課稿01-14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說課稿02-27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說課稿范文01-19
《退位減法》說課稿(精選18篇)09-27
《20以內退位減法》說課稿05-22
不退位減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1-24
減法不退位減教學反思(精選6篇)11-28
不退位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