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習作八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習作八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筆下生輝。這次的習作要求是把自己搜集的民間傳說寫下來,這既是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相符合,又是這次口語交際的延續。從教材的安排來看本次的習作設計并非某一節課實施過程的具體設計,而是要把這次習作融在一個“大過程”中,這個過程既包括了課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又包括了跟大家交流信息,最后才是寫作。
本單元學習課文有神話、童話和傳說故事,學生對于這三類傳說故事的區別有了一定的認識。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進行獨立寫作文是可以實現的。而傳說故事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所以根據教材和學生學情的分析,以及“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教學維度我設計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知道民間傳說中要介紹清楚:主人公是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兒?
2、激勵學生大膽想象,從而編寫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間傳說。能把語句寫通順、流暢,把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
3、能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間傳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喜歡讀、講民間傳說。
2、使學生喜歡寫民間傳說。
3、愿意把自己編寫的民間傳說講給別人聽。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制定教學重點:如何抓住傳說故事的主要情節來寫。教學難點:如何把傳說故事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
二、說教法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激趣法:先通過談話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寫作欲望。
2、點撥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指出、歸納編童話的方法,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3、分組合作法:學生分成4人小組交流,暢所欲言。
三、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采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法:教師盡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
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
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口頭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應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因此,習作教學應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課堂,啟迪他們的寫作靈感,大膽想象,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使學生們快樂的寫作文。為此我打算這樣來安排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渠道收集民間傳說故事。
。ㄒ唬┘と
興趣是學生作文的一種內驅力,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所以,一開始我就興奮地告訴學生:咱們班這段時間有好些同學都在搞創作,出了好些書,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今天。我準備集合全班的智慧共同編一本書叫《美麗的民間傳說》。這樣就會在一開始緊緊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緊接著我的話題一轉,告訴學生:要編好這本書,可不容易。首先,咱們得要收集這些民間傳說。順著這個話題,問學生:課前大家已經收集了不少的
民間傳說,誰能給大家說說這個傳說的名字,你又是通過什么方式收集到得。這樣既檢查了課前學生的準備工作,又讓學生了解了可以從什么地方尋找寫作素材,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言語交際,引導自主表達,教給寫作方法
在導入部分學生的寫作興趣已經被很好的激發出來了,所以整個習作課我會順著編書這根線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告訴學生:咱們第一步已經選好了要寫的材料,那么第二步就是要把它寫下來。那怎么的故事你才會喜歡讀呢?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故事首先必須是完整的,然后還要寫得生動具體,大家才會喜歡。
寫作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上,還得讓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本單元學習的民間傳說就是學生可仿可學的范文。接著,我讓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重陽節的傳說》《牛郎織女》兩個故事,想象它們都有哪些內容?我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肯定有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這些要素,而這個事件又是由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組成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中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當然故事寫完整了,還是不夠的,要吸引人這個故事必須是生動有趣或者感人的。如何讓學生把民間傳說的有趣感人的部分寫具體呢?這是本次習作的難點。為此我讓學生再回到《牛郎織女》這篇課文中,知道作者之所以把這個故事寫得生動、感人做到了以下幾點:
1、主人公只有兩三個,不多,選擇主要的情節寫。
2、能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言語寫得生動,把故事的經過寫得很具體。
3、大膽的想象,加入了自己創作的情節。
接著要求要學生把自己收集的故事在小組內說說,并按照上一個環節歸納的一個生動的故事要注意的幾點去說故事和聽故事。最后小組選出一個講的最生動的同學在班里說。學生說中評,評中說,充分發揮群體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我也適時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下一步寫故事的自信心,并進一步鞏固寫作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能讓學生明確寫作要求,激發學生對寫傳說故事的喜愛,又能進一步讓他們感受到說故事的快樂。同時鼓勵好生在說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可以加入自己的設想,又讓后進生生在聽了其他同學的故事后,有內容可寫,讓他們覺得寫作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三)課上評改
在解決了寫什么,怎么寫?這兩個問題后,學生對于民間傳說的編寫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新課標說:要重視學生的評價和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這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是大有益處的。所以在學生寫好后,我告訴學生,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現在把你們寫的故事編成書還不行,必須要進行多次修改。接著指導學生在小組內評改,并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步驟:
1.組內交流:互聽、互評,看誰寫得最有趣、最感人。
聽評要求:
是否聽清楚主人公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篇故事有趣嗎?感人嗎?你最欣賞編寫的哪部分內容?
有沒有介紹不清楚的內容?有沒有說得不通順的地方?幫助同學改一改。
2.根據同學建議,修改自己的傳說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能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聽的同學能夠有目的的聽,并且在聽過之后幫助同學修改故事;讀故事的同學則能夠將他人提出的建議認真聽取并努力改好自己的小故事。而這些也恰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必備的好品質。
(四)成果展示
1. 裝訂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小組形式進行,在全班交流,傳閱。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成就感。
2、給家長讀一讀自己的杰作,這樣對于激發學生寫作欲望和建立學生寫作信心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總之,整節課我都注意給學生自由的空間,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盡量激活學生練筆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善說,進而達到樂寫、善寫。
【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習作八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S版《小麻雀》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習作說課稿11-10
小學語文習作說課稿5篇11-10
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下《蓮葉青青》說課稿06-28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s版教案06-12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s版教案01-31
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6-13
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導學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