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說課稿優秀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灰雀說課稿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灰雀說課稿優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五個二類字"樺、胸、脯、婉、渣",寫會12字一類字"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其中讀準"樺"字的聲調、"胸"字的韻母、"低"字的聲母。"胸脯"二字識記規律(月字旁);"或"字的筆順、"步"下面不是少、"低"字下面的點。理解生詞:婉轉、果然(指導學生使用聯系下上文填空的方法來理解)。
2、學習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為降低難度使用讓學生填空的方法把每部分主要內容串連起來)
3、能夠抓住"粉紅、深紅、來回跳躍、婉轉"等詞語理解"非常惹人喜愛"這句話,抓住"每次、都要、經常"體會列寧對于灰雀的喜愛。
教學難點:
概括全文大意。
教學教程:
一、明確目標,商量步驟
目標:(幻燈出示,學生自學)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3、知道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4、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步驟:(把目標調位置)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知道課文寫了件什么事,并學習一種方法;
3、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4、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二:認識生字,會讀新詞。
1、師:讓我們進行第一步。首先把課文讀一遍,重點把有生字的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
2、出示寫有生字的句子。
出示幻燈:(檢查句子朗讀情況)
A、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
B、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C、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師:這三個句子里面有我們這課的生字,看一看同學能把它們讀通順嗎?
指名三名學生讀。
4、出示生字:
幻燈:五個生字。
學生要求:
①自己讀兩遍;
②大家一起讀兩遍;
③同桌互相讀兩遍;
④開火車指名讀。
5、出示有生字的詞:
幻燈:"白樺樹、胸脯、婉轉、面包渣"
(提示:
"白樺樹"讀出白樺樹的高大挺拔;
"胸脯"讀書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和驕傲;
"婉轉"是什么意思:幻燈顯示:幻燈顯示:①形容言辭委婉含蓄。②聲音委婉而動聽:歌聲婉轉。同宛轉
學生選擇,聽婉轉的鳥鳴(幻燈顯示)。讀婉轉要讀出優美鳥鳴的感覺。
"面包渣"因為要給可愛的灰雀吃,就讀出可愛的感覺吧。
同學們,讀詞語要讀出詞語的味道,這樣讀句子時才能讀出句子的味道。
6、同桌相互讀,讀出詞語的中味道。
三、理順課文,概括大意
1、同學們,我們進行第二步驟,說說課文講了件什么事,首先請同學們快一點從課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圓圈圈起來。
學生默讀課文。
2、師:檢查學生詞語情況。
學生回答。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一天、這時、第二天。
3、同學們完成以下任務:
按照劃線的三個時間把課文分成三部分。把每一部分后面用你喜歡的標志做上記號。
學生完成。
幻燈顯示(老師用雙斜杠做標志。)
5、學生讀課文,指導概括意思。
A、指名學生讀第一部分,指導學生說說這部分說了什么?(提示說完整,適當鼓勵學生)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列寧發現了。
B、第二部分:
幻燈顯示:一天,有一只灰雀,列寧發現了,并和他交流。
C、第三部分:
幻燈顯示:第二天,灰雀。
老師:來,同學們你們試著把這三部分連起來讀一下,同桌相互說一說。
同桌說。
找學生起來聯起來說。
老師:同學們,我們剛才進行的.就是概括這篇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我們用的方法是:先把課文分成三部分,然后把每一部分的意思說一說,再把每部分的意思串起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就知道課文講了件什么事了。(幻燈顯示)
四、學習閱讀方法,指導朗讀
1、師:下面我們進行第三個步驟,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小聲讀課文,思考:通過讀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預設:灰雀很美麗;列寧喜歡灰雀;灰雀在公園里的白樺樹上等)
(預設1、灰雀很美麗。你覺得灰雀美麗嗎?它們怎么美麗的?你能把寫灰雀美麗的句子用""畫下來嗎?指名學生讀。請你把最能表現灰雀美麗的詞語下面標上一個圓點。
2、試著讀一讀,你能把灰雀的美麗讀出來嗎?)
(預設:列寧喜歡灰雀,你從這部分的哪句話知道的?請你用橫線把它劃出來。學生讀。再請你把最能表現列寧喜歡灰雀的詞語下面標上圓點。試著把列寧喜歡灰雀的感覺讀出來。)
3、配樂讀課文第一部分。(幻燈顯示)
4、師總結:同學們要想把句子讀出感情,就要把重點詞語找出來,只要把重點詞語的味道讀出來,句子的感情也就表達充分了。
五、學寫生字,識記生字
前面三個步驟,同學們都完成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完成最后個步驟。
1、老師出示幻燈: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方法:
指名學生讀。
開火車讀。
師:下面請四位同學寫帶點的字,請其他同學看他們的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對嗎?
指名寫字。
師生評價。
(散字,左右差不多大,所以兩邊誰也不占中線。同樣的字還有:郊敢)
(低字:左窄右寬,寫的時候右邊部分要寫在中線以左,同樣的字還有:胸脯渣惜誠)
(步字下面不是少,而是少字少了右邊一點)
(或字的筆順)
2、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每個寫兩遍。
師生評論。
六、學生談感覺。
同學們這一班的任務已完成,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學生自己談。
灰雀說課稿優秀2
一、說教材
對教材的理解《灰雀》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男孩的語言和行為已經告訴列寧,灰雀的消失與他有關;如何使孩子認識到將灰雀捉走是錯誤的從而自愿將小鳥放回來,需要循循善誘。列寧沒有問孩子是否將灰雀捉走,也未進行任何說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從而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在整個事件中,處處可以發現列寧善于觀察對方的言語、行動,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列寧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和愛護。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二是要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本文的重點內容是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學。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面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二、說教法
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自學生字,并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內容,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多媒體: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師: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樹下仰望兩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已不見了。) 【創設情境其實不僅僅是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展開自主學習。這個環節旨在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聽覺,希望通過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同時又使學生在情境中自主地發散思維,想象練說。這樣也為下文的自主探索學習奠定了一定情感和知識基礎。】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讀課文,畫出列寧的話
2、灰雀又是怎么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
②“一定會飛回來!”男孩堅定的說。
3、男孩為什么把灰雀放回來?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4、導讀激情,深入體會。
列寧愛鳥的真情對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來邊讀邊體會。(多媒體字幕:3-10自然段內容。)
(師導讀,生接讀。)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著急而又和藹地)問:“xxxx”
男孩(緊張、吞吞吐吐地)說:“xxxxxx”列寧(惋惜、擔心地)說:“xxxx”
男孩看到列寧,(下定決心,鼓起勇氣)說:“xxxx”列寧(半信半疑又驚喜地)問:“xxxx”
【對話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了事件的發展過程。抓好對話朗讀,最好的著眼點就是對話提示語,因此,學習這部分教師著重引導幫助學生揣摩人物心理,同桌討論、交流,添加了下文括號中的提示語。學生根據添加的提示語,各自練讀,再分角色朗讀。在有聲有色地朗讀中,學生認識到列寧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愛護,懂得了男孩是個明辨是非、誠實守信的孩子。】又提供學生一個很好的練說機會。】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1)列寧為什么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2)列寧有一顆怎樣的心?
(因為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列寧有一顆寬容的心)。【語文是一種人文的教學。在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學中我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了教學的各個方面。前面暢所欲言的討論辯駁使學生更自主地深入到課本的情境中去體會文人物的真情實感。
四、說板書略
灰雀說課稿優秀3
一、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agrave;n)步、胸(xiōng)脯(puacute;)、白樺(huagrave;)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5、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五、總結
這只可愛的灰雀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明天再學。
六、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各兩行。
灰雀說課稿優秀4
說課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五課《灰雀》,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我的說課將分五部分。一說教材;二說教學方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程序;五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本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
A、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凈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剛接觸新教材,對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時在他們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占優勢。基于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自學生字,并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內容,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讀中悟,悟中讀。
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設計思路:帶著問題初讀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2、細讀
通過想一想,你是怎么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著急擔心(“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為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一定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內容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內容該怎樣讀,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后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一定”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內容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后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訓練語感,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采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遵循“主體性”原則,采用討論式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1、本課時的教學中,圍繞“你是怎么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后,老師讓他們自由發言。
設計思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為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進行第三部分內容教學時,當學生讀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來”之后,讓他們再細細地讀課文,想想從這部分課文內容還能知道什么,體會到什么?然后在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思路: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合作討論中,學生之間一互相學習,互相啟發,互相提高,許多學生可以克服膽怯、孤獨等心理障礙,大膽參與,學有所得。
三、巧用多媒體,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為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為之驚喜,仿佛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么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為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為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為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為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四、說寫訓練,培養創新。
課文中寫了每一天列寧和男孩關于那只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接著直接寫了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我設計了問題:男孩是怎么把灰雀放回來的呢?
設計思路:這是課文的空白,利用這一空白,可以拓展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可以培養想象創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文能力。
【灰雀說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灰雀》優秀說課稿01-05
《灰雀》優秀的說課稿03-29
灰雀優秀說課稿11-13
《灰雀》優秀的說課稿06-12
《灰雀》優秀的說課稿優秀03-28
灰雀說課稿06-27
《灰雀》說課稿07-02
灰雀說課稿11-05
《灰雀》說課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