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 、通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相對性。
2、練習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高矮物體的大圖。
2、兩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初步比較高矮。
請一位大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說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引導幼兒比較圖片上物體的高矮,并說出什么東西是高的,什么東西是矮的。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請幼兒給不同高矮的物體進行排序。
5、排隊游戲: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并比較它們的高矮。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后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小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在比較活動中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比較性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區分高矮,掌握區別高矮的簡單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課件:數學卡--3-3比較概念,3-4比較概念,3-5比較概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組織幼兒做相反游戲,激發興趣。
老師說“高”,小朋友說“矮”,同時蹲下;
老師說“矮”,幼兒小朋友說“高”,同時站起來。
二、展開
1. 學會區別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
請幼兒和伙伴比一比,說出:誰高誰愛?誰和誰一樣高?
(2)數學卡:3-3比較概念
比一比,兩座樓,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兩個禮品盒,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廚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梯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2.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掌握比較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的兩名幼兒,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擋板遮住他們的下半身,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2)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小貓爬到樹頂,小貓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
提問:小貓的話對嗎?為什么?
(3)講解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小結:比較高矮時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師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數學卡:3-4比較概念
三座樓相比:
甲樓同乙樓比,甲樓比乙樓高,乙樓比甲樓矮。
甲樓同丙樓比,甲樓比丙樓矮,丙樓比甲樓高。
三棵樹相比:
引導幼兒說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討論: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變矮了呢?
(4)小結:一個人或一個物體是高是矮,要看和誰相比,高和矮是會變的。
4.小組4人排隊,滲透高矮排序。請幼兒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嘗試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5.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播放一首歡快的兒童舞曲,幼兒按節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兒均找到朋友后,音樂停止,幼兒說出兩人比較的結果。游戲反復進行,朋友不斷交換。
三、結束
活動評價,表揚積極參與比較、認真觀察的幼兒。
【小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比較高矮》說課稿范文11-23
《角的比較與運算》-初中數學-說課稿12-20
中班數學教案比高矮教案04-06
小班數學比長短說課稿教案04-06
線段的大小比較說課稿11-0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大、中、小04-01
小班數學活動 3的點數說課稿11-03
小班《圓形》說課稿12-21
《線段的大小的比較》說課稿03-07
小班數學認知說課稿《1和許多》含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