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陽光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共享陽光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第三單元“同在陽光下”主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弱勢群體,它包括三課內容。而第九課“共享陽光”則是實踐階段,是在前兩課的基礎上對主題內容的深化和展開。因此,第九課是本單元的重點和落腳點。通過本課的學習,以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力量為背景,對學生進行同情心的培養,激勵學生主動關心、幫助弱者,從而為實現社會公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學會同情社會弱勢群體,力所能及的幫助弱勢群體,引導學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能力目標:
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夠主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知道關心、幫助弱勢群體是政府的職責,也是社會的責任。了解我國政府和民間組織為幫助、扶持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正而做出的努力;了解幫助弱勢群體的方法和途徑。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具體辦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主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責任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學情分析:
面對弱勢群體,學生們在思想上可能認識不到“關愛和幫助”的重要性,他們對政府和社會幫助弱勢群體的舉措可能有所了解,但卻不深刻;在生活中,有些學生可能存在不愿意幫助弱勢群體的情況,甚至有歧視弱勢群體的現象;也可能有些學生能夠給予弱勢群體以實際的幫助,但卻忽略了“尊重”的重要性。因些,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行為引導。
學法分析:
根據本課內容和初三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用“合作討論,實踐探究”的教學方法,主張先學后教,先思后問,先問后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實踐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因此本課我主要采取了活動探究法、集體討論法、情景模擬、體驗感悟等方法。
教法分析:
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基礎,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目標”進行引導——發現法;探索——討論法;
問題情境
體驗、感悟
總結反思、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政府、社會和個人幫助弱勢群體的圖片或事例,準備課堂展示交流。
2.指導學生搜集“春蕾計劃”、“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會徽或標志及其相關資料,準備課堂活動。3.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評價分析
本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評價:
1.使學生對弱勢群體的認識從最初的直觀感受逐漸上升到理性思考。
2.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3.側重于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重點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以及力所能及的幫助弱勢群體的能力。
本節課我以建構主義理論和生本觀為基礎,以活動課的形式通過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反思、體驗”式的學習,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在學習中理解,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充分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我通過設計開放式課堂,在課前組織學生社會調查,在課后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將社會融入課堂,將課堂引向社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培養學生關愛弱勢群體意識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感。
五、教學過程分析
課題導入、探求新知、歸納小結、課外實踐、感悟升華
【共享陽光說課稿】相關文章:
共享資源說課稿11-02
《陽光》說課稿12-17
ADSL硬件共享上網說課稿11-05
《陽光》說課稿15篇12-18
《陽光》說課稿15篇12-20
共享時代,共享生活作文08-21
共享時代,道德共享作文08-21
共享時代更需信任共享作文08-21
陽光下,我們鍛煉身體!說課稿11-24
共享單車,共享生活作文1000字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