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術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初識Powerpoint2000》是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下冊)第的37課的內容。教學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學生,Powerpoint是微軟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2000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件,它可以將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匯集在一個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簡單方便,較容易微學生所接受,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Powerpoint也將成為學生今后進行其它學科的學習展示作品、學習成果的強有力工具。而且,四年級學生已經學過Word2000的操作,對Powerpoint的許多菜單、工具的操作會有種似曾相識之感,這些都有助于學生輕松進入Powerpoint的多媒體世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Powerpoint2000;學會啟動Powerpoint,選擇版式的方法;掌握幻燈片上文字的輸入,格式設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燈片和插入幻燈片的不同命令。
能力目標:能用Powerpoint制作兩頁幻燈片;具有一定探索新應用軟件的能力;培養自主、協作能力。
情感目標:從多媒體演示文稿的制作過程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而產生愉悅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術的價值,
教學重點:初步制作兩頁含有文本和藝術字的幻燈片。
教學難點:“新建”命令和“新幻燈片”命令,背景顏色設置。
二、教法闡述
對于新的應用軟件,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對象迅速產生親近感,Powerpint與word同屬一個家族,非常利于學生比較發現它們相似的地方,基于本課內容的特點,本課主要采取“情境法”、“比較發現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注重從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接受位主動獲取,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
三、學法指導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的自主建構為核心,便學生為知識的灌輸對象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本課通過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協作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生在不斷探索,不斷交流、不斷評價中自然達成學習目標,改善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能力。
四、教學準備
硬件:PIII級別以上50座標準機房。
軟件:Windows98操作系統、蘇亞星或遠志多媒體教學軟件一套(也可等同于此的其他軟件)、Powerpoint2000、集圖文聲像于一身的優秀演示文稿。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為學生展示Powerpoint生動實例讓學生感受Powerpoint的廣泛應用和魅力,在欣賞、贊嘆之余,教師順勢提出:這都是Powerpoint的功勞,這里面既有文字、圖片、聲音,又有動畫,效果非常好,你想不想也來用Powerpoint做一個電子幻燈片?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幻燈片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習者對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他必將力排外界各種干擾,發揮個體強大的內驅力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任務一:啟動Powerpoint。
學生機廣播,教師介紹Powerpoint與Word都是微軟公司出品的Office2000辦公組件,有很多相同之處,你能聯系Word的啟動方法來啟動它嗎?交流啟動的幾種方法。
任務二:新建幻燈片。
教師緊接著啟動界面,在“新建演示文稿”的窗口演示建立“空演示文稿”,在彈出的“新幻燈片”對話框內選區自動版式中的“標題幻燈片”,學生比較“新建演示文稿”和“新幻燈片”,討論交流;學生操作,在第一張幻燈片上的相應框內輸入文字(以“我的焦小我的家”為題作為本課任務,介紹自己的母校,本頁添加校名、班級、姓名等文字),設置字體、字形、字號、顏色、對其方式等完成本次任務。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學生上前演示,學生評價。
(三)、引導自學,探索發現
任務三:插入新幻燈片。
說明優秀的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現某一主題往往需要多張幻燈片,學生自學課本P156頁第二節,同桌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張幻燈片,指名完成的出色的組選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全班交流。
任務四:給幻燈片插入“藝術字”和“文本框”。(內容為美麗的校園、敬愛的老師、親密的伙伴等,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小標題)
由于學生已有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和文本框的基礎,因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這個環節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可以是獨立自學課本,可以是4人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也可以是主動邀請老師加入探討等。
選派代表演示,學生總結評價。
任務五:設置背景顏色。
對初步完成的作品進行美化。這一部分對于學生熟悉的Word來說是陌生的,教師可把操作錄制成教學軟件讓學生自學嘗試,也可直接演示。
任務六:保存文件。
(四)、個性練習,提高技能。
在此基礎上,提出讓學生制作兩頁簡單的演示文稿——個人簡介。這個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題目可以自擬,幻燈片內容可以自定,充分體現個性,展示學生個性。教師巡視指導。
(五)、評價反饋、指導激勵
指名學生展示作品,然后學生進行交流,評價。評價先由學生自評,再由其他學生評,教師從主題鮮明、內容生動、色彩協調、操作正確、敘述有條理等方面指導學生評價,最后教師評價(還可進行優秀協作小組評選)。
縱觀全課,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適時點撥指導,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信息技術說課稿2
說教材
本課是華中師大版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第五冊第四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后,對繪畫工具和圖片工具的進一步學習。本節內容掌握得好,將為后面的修飾電子板報,制作小名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分為基本目標的發展目標。基本目標要求學生能利用WORD設計一張賀卡,學會正確使用圖片工具和繪畫工具,初步培養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我的發展目標是能啟發學生感受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美好情感。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教學重點是圖片工具和繪圖工具的運用,而難點是引導學生如何在賀卡中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賀卡中各內容之間色彩的搭配。
說教學策略
為實現我的教學目標,我主要使用了范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在范例教學中,通過對典型范例的分析,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等)嘗試操作等方式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賀卡設計的一般步驟。在任務驅動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模仿創作自己的作品。達到掌握繪圖工具以及圖片工具使用方法的目的。
說教學準備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在上課前,我做好如下的教學準備:
1、檢查并啟動教師機與學生機,保證每臺計算機都能正常登錄教師機,且相互通信正常。
2、利用電子教室軟件將課堂中學生所需素材,學習課件等文件傳至學生機的學習目錄中。
說教學環節
為了圓滿地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策略,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二)范例分析點撥技巧
(三)嘗試設計交流成果
(四)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下面我將對這四個環節進行詳細的闡述。
第一個環節就是"創設情景揭示課題",我通過電子教室運用多媒體輔助課伴樂、出示精美的賀卡,通過欣賞提起學生的興趣,通過看P 18頁的書本,時間特點揭示課題,今年的中秋節就快到了,爸爸媽媽對我們這么好。他們這么辛苦,我們是不是也來做一張賀卡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祝福,給爸爸媽個驚喜呢!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最重要的我是這樣做的,通過電子教室軟件,向所有學生(學)展示一張賀卡讓學生觀察,然后提問,這張賀卡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回背景、圖片、文字,三部分,然后,引導學生分析賀卡制作步驟,同步簡單。
第一步,設置賀卡的背景:打開WORD軟件,找到繪圖工具欄,并出示自學任務:你能用哪個工具做出背景(矩形工具)?你會設置(矩形)環繞方式嗎?提示學生閱讀課本P19頁的內容。
第二步,插入圖片:背景有了,接下來應該插入圖片。教師演示插入圖片的幾種方式;并提問:"怎樣才能把圖片上白色背景去掉,如果想隨意地改變圖片的位置,該怎么做呢?你會改變圖片的大小嗎?"(要去掉圖片上白色的背景,利用"圖片"工具條中的設置透明色就可以了:要隨意地移動圖片,只需將圖片的環繞方式設置為"襯于文字下方";而調整圖片的大小可以選中圖片,然后調節圖片四周的控制塊就OK了)
第三步,插入文字:想不想給爸爸寫上祝福的話呀?那快來"寫"上文字吧。
小組討論:文字如何"寫"上去呢?我提示:試試"繪圖"工具條中的"文本框"工具。學生討論嘗試"設置文本框格式"。
最后調整好圖片與周圍文字的位置,圖形與周圍文字之間的位置。可設置多種環繞方式等。并提示學生閱讀P19—P20頁的內容。
在第三個環節,我讓學生四人一組,運用剛才所學的知識以及提供的素材,嘗試設計一張送給爸爸的賀卡,要求圖文并茂,并在學生創作同時,通過教師機時刻觀注學生的進度,并隨時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即時表揚,對出現問題且不能解決的組給予及時的指導,確保每組學生都能及時完成任務。
學生完成任務后,通過教師機收集學生作品,并將所有作品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評出其中較好的作品,在這個環節中我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團體協作和自我創新。
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對好的作品的點評,讓學生掌握賀卡的創作方法,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如何在賀卡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使知識得到升華。
說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首先,范例教學的策略運用無疑是成功的,所有的學生通過分析范例作品和操作演示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對繪圖工具中,插入圖片,插入文本框都能熟練操作,對圖片工具中,圖片翻轉,大小的調整,對比度……的設置都能成功操作。
其次,在教學工作中,我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協作交流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知識點的掌握中,我常常是提出問題,讓學生來討論,來探究,來協作觖決,從每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另處,我也讓先完成任務,掌握得好的學生主動成為小老師,去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充分體現他們的能力和價值。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信息技術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文件的好幫手——資源管理器。
一、說教材
1、地位:本節課的教材選自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上學期的信息技術教材。資源管理器這節是學習Windows98操作系統中最基本部分,真正要成為一名電腦小管家必須從這里入手,同時作為電腦使用者,必須合理安排和有序組織自己的軟硬資源。
2、教學目標
a、認識資源管理器界面,會在資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夾的建立,文件,文件夾的移動、復制、搜索、刪除等操作。
b、在資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種方法熟悉等
3、教學重點——對資源管理器的理解——學會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刪除、移動和復制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區分采用鼠標左鍵拖曳方法在同盤、異盤的差異。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教師在占用課堂時間較少,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達到教學效果。同時,老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因為根據計算機這門學科的特點,老師教的知識在一定時間內會過時,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和觀察。
2、學法:從學生上機時間占總課時的70%出發,采用練習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4小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較好學生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紀律等;這樣更能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揮主體作用,老師負責組織教學、檢查總體、指導個別等,這樣調動課堂氣氛,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
三、說媒體
1、多媒體網絡教室。
2、把資源管理器窗口制作成課件進行介紹,及多種方法進行對文件、文件夾操作以板書形式進行歸納,讓學生有直觀認識。
3、對象:七年級學生、時間:45分鐘。
四、教學思路和過程<分成六步驟>
(一)介紹資源管理器——時間8分——以課件形式——老師活動。
a、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系統資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計算機硬件又要管理計算機軟件,Windows系統又是利用什么來管理資源——資源管理器。
b、打開資源管理器的多種方法。
c、資源管理器作用、功能——非常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夾,同時對自己硬件的了解。
d、資源管理器窗口與其他窗口的異同點:左邊子窗口——體現樹型結構,右邊子窗口——展示內容。
(二)在資源管理器中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移動和復制(采用鼠標右鍵)。
——時間4分——老師演示、學生觀察。
a、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采用鼠標右鍵)。
b、文件和文件夾移動、復制(區別、鼠標右鍵方法)。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時間15分。
a、(老師指導個別差生)資源管理器打開多種方法及功能和作用。
利用右鍵完成新建、重命名、復制和移動操作。
b、發揮小組作用(每組一個任務)
①新建多種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擴展名顯示和隱藏)。
②重命名多種方法。
③移動多種方法。
④復制多種方法。
c、讓學生演示(充當小老師角色,每組一個代表)。
(四)總結學生演示內容并補充講解——時間8分——采用板書歸納法。
a、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論。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復制(讓學生學會觀察)。
c、對同盤、異盤左鍵拖曳,都是針對數據文件,而程序文件出現什么情況讓學生自己動手?
d、文件、文件夾刪除、還原、徹底刪除的講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
(五)布置課堂任務——時間8分——小組長檢查——老師個別指導。
題目要帶有閱卷功能,并且具有獎勵(采用不同形式的flash動畫進行獎勵。)
(六)總結/思考——時間2分
a、每位同學回家之后,根據今天學習內容,把自己家里的電腦整理一下,如某某軟件要安裝在D:什么目錄下?音樂要放在哪個目錄下?圖片要放在哪個目錄下?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復制能實現嗎?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能實現嗎?
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
信息技術說課稿4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瑞安莘塍六小的***,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走進計算機》,拿到課題,我在想,這節課有什么,我要怎樣教,才能讓學生學完會覺得有價值。接下來我將闡述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望得到在座老師的多多指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堂課講的是什么?《走進計算機》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的內容。它是六年級的開篇之作,介紹了計算機硬件方面的一些知識和計算機的工作流程。那么,對于我所合作的小學生而言,是不是可以跳過這些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呢?答案是“NO”,因為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技術上的Enjoy,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成果和應用,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繼學生各種軟件學習之后,本節課的理論學習就開啟了他們對計算機綜合認識的大門,它不僅是知識鏈上的一個轉折點,更是在整個計算機學習中起到了一個脊梁骨的重要作用。
面對如此重要的教學內容,我又要和一群怎樣的學生合作呢?六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上開始叛逆,不喜歡聽老師長篇大論的講授,喜歡自己動手去嘗試。他們在接觸了兩年的軟件學習后,初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這時候,尋求創造性的叛逆與力求穩定性的枯燥開始碰撞,又會造就怎樣的課堂,它將值得我們去期待!
(一)教學目標
在這樣的期待下,我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爭取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了解計算機內部的硬件組成及基本功能。
2、了解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設備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的認識,掌握計算機基本的工作流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計算機的強大能力,體驗自主探索的快樂。
(二)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毋庸置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計算機內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難于理解抽象的知識,所以我將“計算機的工作流程”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基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我又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支持學生?我將“創設情境法”和“任務驅動法”作為課堂的中心軸;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支持者的作用,所以,我提倡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獲得知識的建構。
三、教學過程
那么,怎樣的課堂設計,才能讓學生在樂中學,化枯燥為愉悅。我將圍繞一個“趣”字來展開,以聞趣、探趣、悟趣、疑趣的方式逐步推進課堂教學,以此來分散教學重難點,支持學生主動愉悅地去獲得知識。
基于教學內容的理論性,我將結合學生的對卡通人物的喜愛,將每種硬件的特性融入卡通形象,成為各個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以此來導入一個“瞧,這英雄一家子!”為主題的故事情境。課前將學生分為8人一組,每組分到“CPU、風扇、內存、硬盤、主板”一組計算機硬件(cpu被風扇虛蓋,不同顏色的內存條,標簽貼紙,提前擺放在桌上)。
1)聞趣
課堂伊始,以圖片自我介紹的'形式,呈現這一家子的成員性格特征和能力,除了培養學生慢慢進入課堂的情緒,也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引起興趣,喚起探究欲。
比如,我是迷糊小妹,我喜歡打扮,我的記憶力很不錯,但是因為我很迷糊,記住的時間很短暫,但是我很努力喔!不過不怕,我有一個精明能干的姐姐,她記憶力超群,過目不忘,記住了就不會忘喔,而且能記住很多東西,嘿嘿,自戀一下,我也是家里的好幫手!我有一個細心又負責的媽咪,我們都很喜歡和她談心,她把我們每個人緊密的連在了一起,照顧我們的點點滴滴,承擔了整個家庭的大小事務。當然,不可不提的是我們的英雄爹地,它是我們家的主心骨,睿智的頭腦,快速的反應力、敏銳的判斷力和果斷的行動力,讓我們離不了他,對他深深地崇拜著……英雄的身邊總是有個得力忠心的助手,老爹也不例外,隨從小風總是如影隨形地跟在老爹身邊,為他排憂解難。當然,我們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我們一起團結合作,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創造奇跡。這一家子處于一個中心地位的重要作用,將各個分離的部落連成一個整體,傳遞消息,處理問題,久而久之得了英雄之家的美名。
教師引出這么有意思的一家子后,自然過渡到信息技術課堂上,也有這樣不可或缺的英雄之家,你知道他們是誰嗎?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探趣環節。
2)探趣
教師提示可以根據卡通的性格能力,參考書本的講解和網上搜索,找到桌上與人物相對應的硬件一家子。小組分工合作,組員自己確定角色,重點查找角色相對應的硬件,通過查找,能明確該硬件的名稱和作用,再與角色進行比較,看是否符合。組員用標簽記錄硬件名稱貼在該硬件上,并以簡要的方式在記事本中記錄該硬件的作用。
這一環節,提前準備了一些顏色不一的內存,讓風扇虛蓋著CPU,設置小小的難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知識掌握的準確度。
通過本環節,學生能根據實物,初步感知硬件設備,明確其對應的名稱和功能,帶著一種興趣和可能性去發現,去證明自己的想法。教師分小組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猜想過程經歷和結果后,做一個引導解釋。
當學生認為自己都掌握而驕傲自滿的時候,教師拋出問題“那他們又是怎樣緊密相連,團結合作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于場地、時間和設備的限制,我們先來借鑒一下別人的經驗,研究他們的展示,取得自己的真經!
學生視頻觀看主機的組裝,了解分離的個體是如何構成一個整體,承載了計算機的運行。
英雄一家子中,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家庭中必不可缺的成員。這些硬件也如此,既各自獨立又互相依存,誰生病了,找上一個替補就可以,不需要整個更換。
3)悟趣
當課堂推進到這里的時候,是否已經進入結束階段了呢?不,教師馬上引領學生進入情境中,以“英雄總是要去解決問題,那這些問題他們又是如何獲得,任務又是如何成功解決的?”的問題帶出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的幫助,完成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就需要借助親朋好友的幫忙!
情境中,有專門收集情報小隊,有專門分布信息部門,他們分工合作,以英雄之家為中心,展開任務,解決問題。請學生聯想,我們內部硬件之家的親朋好友在哪兒,他們是誰,又是進行怎樣的分工合作,展開任務的?請舉例說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去探究,嘗試去發現計算機的基本工作流程:輸入設備——主機(各部件的通力合作)——輸出設備。
4)疑趣
了解了計算機的硬件和基本工作流程,可以說,課堂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但是,社會在飛速發展,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力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教師再把學生拉回課堂,在基本知識點清楚地基礎上,拋出問題“現在的電腦,越來越薄,越來越小,看看我們的筆記本、上網本、IPad,你能找著他們的情報收集和信息分布部分嗎,他們的內部硬件之家在哪兒?你知道他們和臺式電腦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
為什么要設計這個環節,因為我考慮到,課堂的實物都不是社會上流行的趨勢,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能對學習的知識存在一個定勢思維,為了拓寬相聯系的知識面,引入流行元素,在變化中找到不變,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本節課圍繞趣字,通過聞趣、探趣、悟趣、疑趣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化抽象的理論知識為具體形象的卡通人物,學生能通過感知、對比、聯系來驗證猜想,形象地理解硬件的作用,感悟基本的工作流程。
【最新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最新《金屬》的說課稿范文04-06
信息、信息技術說課稿11-02
初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1-10
最新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04-10
高中信息技術基礎說課稿 圖文混排說課稿11-04
最新《棉花姑娘》說課稿11-30
《雨巷》最新說課稿08-15
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說課稿11-05
《短歌行》最新說課稿09-03
最新《題西林壁》說課稿設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