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點搬家》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數點搬家》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1
第一,說教材。
《小數點搬家》是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43、44頁的內容。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并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會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編排從設疑引趣出發,使學生發現小數點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通過新奇有趣、層層提高的練習形式讓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知識,為以后學習小數的乘除法作好鋪墊。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合實際情景,發現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能運用所發現規律計算相關的小數乘除法。
情感目標:在玩游戲探究新知的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的教學規律,從過于注重概念本身轉化到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價值。
依據《小數點搬家》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本課設計的“探究發現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計算相關的乘除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紐扣、練習題等是我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第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誘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自己總結歸納出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律,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驗證新知、鞏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說學法。
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思想。
第四,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趣
新課伊始,我就講了一個故事:昨天我去買包子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平時我們買的包子都是0.50元一個,但昨天的標價卻是5.00元。我大吃一驚,連忙問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說:“是我兒子在玩小數點搬家的游戲。”小數點搬家?小數點會搬家嗎?由此引出今天所講課題《小數點搬家》。(板書)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為了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為他們精心設計了這樣的游戲:首先是小數點左移的游戲。(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同桌之間拿出自制的數字卡片和紐扣來做小數點,一方先任意擺出一個小數,讓同桌讀出來。然后把這個數的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讓同桌讀出來,并要他/她說出小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此類推,把小數點往左移動兩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讓同桌讀出這個數,并說說這個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把小數點往左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問小數點往左移動后前面位數不足怎么辦?這時我會告訴他們小數點往左移動時小數位數不足要用0來補。玩了小數點左移的游戲后,我會讓他們每小組交流一下他們的發現和心得體會,并派代表總結一下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相信他們會很快說出所發現的規律:
小數點向左移動
一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倍
兩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
三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00倍
之后我會補充說明:縮小1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即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縮小10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0,即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縮小100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00,即縮小到原來的一千分之一!(板書)。然后我會要求他們讀一讀這個規律并背熟。接著讓學生再來玩小數點右移的游戲。方法同左移的游戲是一樣的。在把小數點往右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問小數點往右移動后,后面位數不足怎么辦?這時我就提醒他們注意小數點往右移動后,后面位數不足要用0來補。做完游戲后,我同樣會讓他們小組交流,并派代表總結他們的發現。我估計他們也會很快得出如下結論:
小數點向右移動
一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兩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三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
然后,我再適當補充:擴大1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擴大10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0;擴大100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00;……(板書)。 同樣的,當他們得出結論后,我會叫他們讀一讀并背熟。對于敘述得好的同學我都會讓大家對他們給予掌聲和語言的鼓勵(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接下來,我會讓學生觀看“山羊快餐店”的價格變化圖,并提出問題: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快餐價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相信學生經過觀察、比較后,很容易說出答案。然后我對快餐價格進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從4.00元到0.40元,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原數縮小10倍,可列式為:4÷10=0.4
從4.00元到0.04元,小數點往左移動兩位,原數縮小100倍,可列式為:4÷100=0.04
反過來看:
從0.04元到0.40元,小數點往右移動一位,原數擴大10倍,可列式為:0.04×10=0.4
從0.04元到4.00元,小數點往右移動兩位,原數擴大100倍,可列式為:0.04×100=4
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搶答游戲的環節,我會準備以下題目給他們搶答:
1、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開火車。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馬過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檢測他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三)歸納小結,鞏固新知
我會提問:今天我們有什么新發現?估計學生會很快說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說下面我們就用這些規律來解決新問題。我會給學生準備以下題目:
1、填一填:
(1)2.34擴大到原來的10倍是( ),擴大到原來的100倍是( ),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是( )。
(2)把一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后是254.8,這個數原來是( )。
(3)把一個數先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再縮小到原來的,所得的數是原來的數的( )。
(4)4.6的100倍是( );5個2.4的積是( )。
(5) 把470縮小到原來的是( ) ,再縮小到原來的是( ) 。
2、小紅在寫自己的身高時,把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寫成13.5米。請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數嗎?如果有,請你寫出兩個這樣的小數。
以此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小數點搬家。
2、本節課教材分析:
小數點搬家其實是: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復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3、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3)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判斷等能力。
4、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重點:探索并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和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教學難點:如何發現這個規律和當移動小數點時,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處理的情況。
教學關鍵:則是啟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發現并歸納出這一變化規律。
5、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
二、說教法
1、體現規律形成的全過程。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
2、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發展為本。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并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3、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課件。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三、說學法
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高潮。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動手操作時的探究高潮,歸納結論時的思維高潮,綜合練習時的活動高潮。
四、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2操作感知,探究規律--3多層訓練,鞏固規律――4總結知識,自我評價等。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首先,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
跟著,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或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么變化呢?
接著,出示課題,介紹目標
(二)操作感知,探究規律
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1、用卡片擺出0.04,將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可以怎樣簡寫?
2、將0.0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變成什么數?
3、得出:整數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寫。小數部分沒有數,可不寫小數點。
4、將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左邊什么都沒有,怎么辦?(添0補足)
5、將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是多少?
6、學生小結:移動小數點時,如果位數不夠,要用來補足,缺幾個位就補幾個0。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1.請每個學生拿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情況表,用數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結果填在相應的表格里。教師建議同位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要求:每次移動小數點,都要從第一個式子開始。
小數點移動的位置
0.04元4分向右移動一位0.40 元
40分
向右移動兩位 元400分向右移動三位40.0元
4000分
2、提問抽查,糾正評價。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1、請學生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一下。(討論題)。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
2、同學匯報一下,(邊匯報,邊演示軟件)
3、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觀察出來的。(如果有學生從小數表示的意義方面去想,教師應給予鼓勵。)
4、讓學生猜想,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呢?
5、教學課件演示,驗證猜想。
6、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7、看書40頁,請大家一起宣讀由他們自己發現并歸納的規律。
(三)多層訓練,鞏固規律
1、鞏固練習。
。1)考填空: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 ),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 )。師問:怎樣才能簡單地記憶下來?
(2)完成40頁試一試。
2、變式練習:
。1)游戲,拖一拖。請一學生上講臺拖動小數點,并問其他同學回答,原數的變化情況。
。2)解決41頁練習題第1和第2題。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
3、發展練習:如果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再向左移動兩位,又向右移動三位,則原來大小有什么變化?
4、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問學生: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規律在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應用?
(四)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質疑: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么疑問嗎?
(五)作業布置:
1、回憶一遍操作探索發現規律的整個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復習40頁的內容,做書上41頁練習第二,三題在作業本上。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說課稿(精選11篇)04-21
搬家記閱讀答案 搬家記華明玥12-13
朋友搬家祝福語,搬家喜慶話10-20
搬家新居賀詞01-21
狗年搬家對聯01-17
爸爸搬家-散文10-07
作文螞蟻搬家04-03
搬家祝福賀詞12-09
個人搬家喬遷賀詞01-05
搬家紅包祝賀詞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