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天圖畫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天的圖畫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圖畫說課稿1
[說設計理念]
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很美的課文。要讓低年級兒童在讀中感悟秋天,關鍵是要創設情境,給他們發現美的時空,讓他們自己去發現。
[說教學目的]
認識“圖、梨”等八個生字;會寫“波、浪”兩個生字。
激發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勞的人們使秋天更美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將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教學用具]
課文插圖的放大掛圖。
課件(包括生字、詞以及句子練習)
[說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秋天來啦,天空是那樣藍,白云是那樣美,老師特別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豐登、瓜果飄香,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今天,我們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掛圖。)
2.看圖說說是誰告訴我們秋天來啦?怎么告訴的'?
對,它們告訴小朋友們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圖畫嗎?(板書課題:秋天的圖畫。)
3.指名讀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課文中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書中的紅蘋果幫忙。
2.讀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課文第一句就告訴我們美麗的秋天來啦,想想該怎么讀?
秋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禮物,不過得先過生字關。
3.熟悉生字(課件展示)。
圖-圖畫梨-梨樹籠-燈籠
浪-波浪(見過大海的波浪嗎?是什么樣子的?)
粱-高粱燃-燃燒頰-臉頰(摸摸自己的臉頰)
勤勞-(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勤勞的?)
4.書中有一句話把這里的好多詞都裝進去了(出示課文第二句)。
(1)指名讀。猜猜秋姑娘帶來了什么本物?
(2)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小秘密?
師:這多有趣呀,燈籠變成了金黃色的梨,臉頰變成了紅紅的蘋果,波浪變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變成了紅紅的高粱,這么好的句子誰來讀讀?
(3)指名讀、齊讀。
這時候,如果你走到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誰使秋天這樣美麗?
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說了些什么?從書中找一找,讀一讀。
(4)大雁說得對嗎?為什么?
勤勞的人們,你們真了不起!
(課件出示)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______的圖畫。
師:是你們把秋天變得這樣的美麗、神奇。梨樹、蘋果、稻海、高粱都會感謝這些勤勞的人們,讓我們問問它們吧!(出示課件)
誰使你這樣美麗?梨樹說:“是把我變成金黃的燈籠。”
蘋果說:“是勤勞的人們讓我____。”
稻海說:“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說:“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寫“波、浪”兩個生字
四、自由表達,贊美秋天
1、背誦課文。
2、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秋天呢?請自由組合,贊美秋天。
你可以畫秋天,可以說秋天,也可以唱秋天,還可以背秋天的古詩或兒歌,說秋天的句子,寫秋天。
五、總結回讀,享受秋天
同學們,你們用多姿多彩的形式給我們大家展現出了一幅秋天的美麗圖畫。希望你們在這個美好的秋天里都能有所收獲,畫出自己最美的圖畫。現在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課文吧,享受享受秋天的美麗。
秋天圖畫說課稿2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
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不僅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秋天是美麗的、可愛的、喜悅的,為了孩子們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盡興地、愉悅地學習課文,我對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1、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文的過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濃郁的秋色,針對富陽的氣候特點,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將第一單元的課文后置到了十月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邊學文一邊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頌秋天,真正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同步發展的目的。
2、適量的從課外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描寫秋天的古詩、兒歌和散文,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
3、與音樂老師商量是否能與此同時教一些贊美秋天的歌曲,讓孩子們多維的感受秋天美麗與喜悅。
根據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①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②體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③能夠仿照課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④通過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⑤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秋天。為了突破重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春秋公園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贊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預設要幫助學生達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目標。為了能較好的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采用今天這樣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我就這個設計來談談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李吉林曾經說過:“教師的情感對于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學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后,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美語句的喜愛。課后我反復地研讀了課文,讀著讀著,我發現這篇散文讀起來更像一首優美的詩歌,于是我以中間四句為主基調對其他的幾句進行了修改,果然讀來更朗朗上口了,而且這樣的修改也突出了重點句式,便于學生的朗誦和仿寫。
后來我便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當舒緩優美的鋼琴曲響起時,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如果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為老師鼓掌,當老師問:“想讀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像老師一樣去朗誦詩歌,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因為他們朗誦時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詩人的。在讓學生反復地動情地朗誦之后,再讓學生來談讀后的感受就比較到位了。
【秋天圖畫說課稿】相關文章: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通用3篇)05-25
秋天的圖畫02-17
秋天的圖畫教案10-10
《秋天的圖畫》教案07-07
《秋天的圖畫》的教案03-03
《秋天的圖畫》教案03-02
《秋天的圖畫》教案05-29
《秋天的圖畫》的教案05-29
秋天的圖畫教案06-08
秋天的圖畫的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