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中語文說課稿《故都的秋》

時間:2021-04-18 16:30:5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故都的秋》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故都的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說課稿《故都的秋》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的說課課題是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中《故都的秋》一課。

  下面我將分五部分來匯報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即“教材分析”、“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及“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高二階段閱讀部分所選課文皆為文學作品,意在加強文學教育,著重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本冊課本閱讀部分所選課文為詩歌、散文,其中前三個單元為詩歌單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單元——抒情散文單元,為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因而在閱讀欣賞本課時,提示學生融匯已學的詩歌鑒賞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對散文欣賞的興趣,指導學生學會一些鑒賞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對后面的散文教學及學生課外自行閱讀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風格獨具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文章緊扣北國“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由于本文寫作年代久遠,學生對于作者“悲涼”的情感會難以理解,要學好本課,應適當介紹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寫作的藝術風格,為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掃除障礙。另外,對于寫景抒情散文,學生學習的關鍵在入境,難處也在入境,因而我選擇與課文基調相稱的音樂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輔助教學。盡量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貼近,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二、教學目的的確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對本課教學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鑒賞本文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優美情致,獲得審美的愉悅。

  2、培養初步欣賞散文的能力,按“整體感知”——“揣摩領悟語言”——“展開聯想想象”——“明確意象,建構意境”的欣賞性閱讀的認識規律,使學生初步掌握欣賞散文的方法。

  3、體味文章緣情寫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提高自身寫作水平。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鑒賞品味語言,由“景語”而“情語”,深層體味作者情感。

  難點:調動學生各種思維,對文中所描繪的景物展開聯想、想象,進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設身處地”體驗對象。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教學目的與教學重難點及教學大綱要求,本課教學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按照“寫了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三個層次展開教學。

  (說明:“寫什么”是閱讀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碼的要求,“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是閱讀理解的深化,不僅可以強化作品思想內容和語言藝術的熏陶作用,培養審美意識,還可為寫作提供有益借鑒。)

  2、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監控者。本課主要采用啟發引導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間。

  教學手段的選擇,除一般教具外,還選擇錄音機、幻燈機及多媒體計算機,后者用于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演示型課件。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導入

  師生共同暢談對秋的感受,也可談談歷代文人所寫的有關秋的詩文。

  (說明:通過暢談,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氛圍。)

  (二)課文賞析

  〈一〉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的內容)。

  (說明:通過學習目的的出示,讓學生心中有數,積極主動地按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2、預習

  發放有關作者寫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寫作風格的資料,同時播放與課文情感基調相稱的音樂作為背景配合學生個人獨立誦讀、品味課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預習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發作者對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認真體會。

  2除直接描寫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還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來表現故都秋天的特點。

  3.重點解決預習要求中的問題

  針對預習要求1,師生共同歸納,將作者直接描寫的故都秋景概括為“秋晨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棗圖”五組鏡頭。

  針對預習要求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數第二段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引導學生從“黃酒”、“白干”等飲食中的“味”去領悟兩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領悟語言

  1、演示播放課件。幫助學生進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學生獨立有感情地吟誦關鍵語句,相互討論、交流、發言。

  提示學生抓住文中直接抒發對北國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寫北國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語言之時,結合課件演示中的圖景,運用聯想、想象,并抓住“景語”中的關鍵性詞語加以體會。如“秋晨圖”抓住“細數”、“靜對”、“破壁”等幾個詞,“秋槐圖”中抓住“細膩”、“清閑”、“落寞”等幾個詞,“秋蟬”圖中抓住“衰弱”、“殘聲”等詞,“秋雨圖”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緩慢悠閑”等詞,“秋棗圖”中“淡綠微黃”等詞。

  (說明:作者直接抒懷的句子學生容易體會其情感,重點引導學生

  對景物描寫句子的體會。)

  〈三〉品讀文章,深層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鑒其寫作手法。

  教師以問題點拔,學生討論交流、發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話,并思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說明:通過對該問題的解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一句在文中作為主線,貫穿全文的作用,進而領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2、印發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紅唇膏》。學生對比閱讀思考:同是描寫秋景,表達對秋的熱愛、贊美,《故都的秋》為何流露出“悲涼”之情?作者筆下選取的景物為何皆為冷色調?

  (說明:啟發學生結合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思考,從而認識理解文章緣情寫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四〉本課小結

  通過小結,總結鑒賞抒情散文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故都的秋》一課的設計,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附:板書設計

  秋味

  秋色:碧天藍朵落蕊棗子清

  秋聲:鴿聲帚聲蟬聲悲涼

  (反襯)靜

  人聲雨聲

  秋味

【高中語文說課稿《故都的秋》】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部編版高中語文說課稿12-04

《故都的秋》說課稿5篇12-04

《故都的秋》課件05-05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04-14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04-05

故都的秋教案課件05-10

故都的秋課件設計05-08

《故都的秋》課件設計05-05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15篇04-06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4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