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棉花變衣服》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棉花變衣服》,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棉花變衣服》,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棉花變衣服》是童星幼兒素質教育叢書科學領域大班上冊的內容。教材中用6幅圖片配以簡潔的文字生動直觀形象的描繪了棉花變成衣服的整個過程。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讓幼兒觀察和自由討論,了解棉花的用途,知道棉花變成衣服的所有環節。這符合《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棉花的作用,了解棉花變衣服的全部過程
2.能力目標:通過自由討論和觀察活動,發展仔細觀察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喜歡探究,養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如下:
1.活動重點:了解棉花變衣服的全部過程。
2.活動難點:喜歡探究,養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二、說學情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接下來將對幼兒情況進行分析:大班幼兒的好奇好問,求知欲強,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總想知道為什么。同時,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某些抽象的東西不易理解。
三、說活動方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在活動中教師應當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因此,本次活動緊密圍繞幼兒生活,以幼兒為主體,采用了啟發提問法、觀察法和自由討論等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和諧的心理環境,同時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因此,本次活動準備的材料有:棉花工廠的教學視頻1個。
五、說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我設計的活動過程如下:
(一)開始部分
精彩的導入能抓住幼兒的心理、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狀態。
我用一個關于棉花的謎語導入,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并通過猜謎底將主題引到棉花上來。小朋友們特別喜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享受著由未知到已知的過程。
(二)基本部分
1.啟發提問,調動已有經驗
我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棉花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們家里什么地方用到了棉花?”在此環節小朋友們積極性很高,他們的生活經驗通過老師的提問被提取出來,但由于生活經驗有限,當問到“棉花還能干什么”時小朋友們都搖搖頭,為我播放《棉花工廠》的視頻奠定了基礎。
2.播放視頻,組內互講
幼兒跟著海綿寶寶一起去看棉花變衣服的整個過程,對于棉花的隱性作用有了直觀形象的感受,此時幼兒表達的欲望被調動了起來,因此,我以棉花變衣服的4張關鍵圖片為媒介,讓幼兒在組內互相講棉花變衣服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互相分享與合作,共同完成講述。
3.個別展示,教師小結
每個組派一位幼兒和大家分享他們組的成果,最后由教師作總結。經過了分組說、集體說,幼兒對于棉花變衣服的整個流程有了清晰透徹的理解。
(三)結束部分
我為幼兒編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千條紗,萬條線,先紡織,后印染,能工巧匠裁又逢,漂亮衣服大家穿”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自編兒歌、鞏固新知結束了本次活動。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因此,我采用家園共育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發動家長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讓家長幫助幼兒更多的了解衣服成型的整個過程,拓展幼兒的視野和對周圍生活的關注。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棉花變衣服》】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01-21
大班語言領域說課稿02-07
大班語言領域說課稿范文02-07
科學領域數學活動說課稿(通用8篇)04-07
中班科學領域說課稿(精選6篇)04-07
大班幼兒數學領域說課稿(精選5篇)04-07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多變的結果》04-18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有趣的分類》教案04-18
大班科學 種子的旅行說課稿11-08
衣服寶寶變干凈了課件設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