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花瓷》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花瓷》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 本活動是自選教材,課題《青花瓷》是學生比較陌生的一個知識點,通過實物和圖片的呈現,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間。學生可以在紙上隨意畫出任何圖案,從而使學生有創新精神和圖形表現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 美育目標:讓學生體驗創作的快樂和樂趣,并且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 知識目標:學生能了解青花瓷花紋的主要特征,感受其典雅高貴的美,知道青花瓷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
(3)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嘗試用各種圖形裝飾花瓶
三、說重難點
根據活動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1)了解青花瓷花紋的主要特征。
(2)獨立用各種圖形裝飾圓盤。
四、說教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讓他們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觀看青花瓷圖片和實物,讓幼兒在現代化教學手段下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互動法:讓每個幼兒都動起手來,有師幼兒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觀察指導法:美術活動幼兒操作環節中,經常說到“教師巡回指導”,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標不明確,需要的巡視來加以指導,也能增加幼兒操作的安全感,同時也便于掌握幼兒在操作中的隨機信息,然后老師再把這些信息拋給幼兒,讓幼兒說自己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會用什么方法解決,讓幼兒的實踐操作來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更加突顯老師再活動中引導者的角色。
五、說學法 :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探索活動,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1、觀察法:通過對青花瓷實物和圖片的觀察,提高了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維的發展。
2、操作法:讓幼兒通過繪畫了解青花瓷圖形的特點。
3、展示法:讓幼兒在展示自己的作品過程中真正體驗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使幼兒在表現、交流中分享探索繪畫的過程和結果。
六、說教學流程
(一)、欣賞青花瓷花瓶照片,發現青花瓷花瓶的裝飾紋樣特點
1播放歌曲《青花瓷》,幼兒隨著音樂一起進入活動室。
2. 出示青花瓷實物,讓幼兒欣賞,引起興趣。
3.欣賞一些青花瓷的圖片,觀察每張圖片上都畫了什么。教師小結:古代的人們很聰明,把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花草、動物、人物等各種美好的東西都畫在了花瓶上。所以,這些瓷花瓶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二)、觀察青花瓷花瓶繪制步驟圖,了解"青花花瓶"的繪制順序與裝飾要點
1.觀察圖示,熟悉"青花瓷花瓶"繪制的順序。
2分析布局圖示,了解青花瓷花瓶繪制的裝飾要點。
師(小結):花瓶的花紋可以畫花朵、太陽、人物、動物等很多美好的東西。但是要注意將花紋或圖案畫在花瓶子上,畫得飽滿和圓潤一點。邊上的花紋要排好隊,不能亂畫。
(三)、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可以根據幼兒能力差異,分別進行語言提示或示范指導。
(四)、展示幼兒繪制的青花瓷花瓶,相互欣賞與交流
1、展示幼兒的作品,請個別幼兒上前介紹自己的作品。
2、采用幼幼互評、教師點評等形式進行講評,重點圍繞主題花紋設計、花瓶邊花紋排列、整體布局、藝術審美等展開。
《青花瓷》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有理數的乘法是繼有理數的加法、減法之后的又一種運算。學習有理數的乘法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來了簡便,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有理數乘法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學習有理數的乘法法則為進一步學習有理的除法、乘法及有理數的混合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有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乘法法則,能熟練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進行乘法運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觀察、猜想、分析、操作以及抽象概括等活動,經歷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化歸及分類討論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材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進行乘法運算。
難點:積符號的確定。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前對正數的乘法運算以及相反數、絕對值相關概念較為熟悉且具有一定的觀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已初步具有分析歸納概括能力。
三、教法與手段
采用“情境——探究——概括——應用——拓展”的教學模式,營造可探索的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掌握規律,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學法指導
本節主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動總結——自我提高。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參與,積極互動,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培養學生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
五、教學程序
1、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先從三類情況復習有理數加法法則運算,為分類討論有理數乘法法則作出鋪墊,繼而提出實際問題創設情境,并提出涉及負數的乘法運算,引入新課。
2、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通過<蝸牛爬行>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想、分析、抽象思維能力。
3、歸納概括, 解釋應用
通過學生觀察動畫演示,并比較四個算式,發現兩個因數相乘的積隨著因數符號的變化規律,歸納概括有理數的乘法法則,進一步應用法則搶答計算,鞏固法則。在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的計算過程中,老師通過學生答題,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對學生學習的難點、易錯點進行釋疑,和師生互動。指出注意點:
①兩有理數相乘時,先定積的符號,再確定絕對值;
②帶分數相乘時,將帶分數化成假分數;
③分數與小數相乘時,要統一寫成分數。
5、課堂反思,知識拓展
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堂小結,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當學生已能用乘法法則來鞏固基礎后,對原有知識進行深化拓展,拓展為加法與乘法的運算、減法與乘法的運算及字母取值的分類討論,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深入探究和創新能力。
六、評價分析
1、合理選用教學素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教學內容。
2、注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使其充分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3、注重了分類討論,數形結合,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4、對知識的遷移拓展,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使每位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青花瓷》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青花瓷》說課稿12-25
《青花瓷》教學反思15篇04-24
《青花瓷》教學反思14篇04-10
《青花瓷》教學反思15篇04-24
《花團錦簇》說課稿范文03-15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小數乘法說課稿范文03-15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木蘭詩說課稿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