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的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12冊第12課《奇思妙想》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首先選用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去感受作品“奇”在何處,“妙”在哪里,點明奇思妙想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同時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次,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并做簡單的聯想練習,為自己的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要求學生通過探索研究,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并能表達自己作品的創意。
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重點放在活躍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力上,把學生的創造潛能挖掘出來。教學中,多讓學生欣賞并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奇思妙想的核心是聯想,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簡單的聯想練習,為后面的創作奠定基礎,這也是解決教學中難點的主要手段。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會產生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表現,要善于發現和表揚對學生個性發展具有獨特價值的東西。
2.重點、難點。
重點:展開聯想,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難點: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案,能體現出一定的創意。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讓學生了解創意是現代設計的靈魂,奇思妙想是創意的基礎。
2.通過聯想活躍學生的思維,學會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理解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紙、顏料或其他材料。
(教師)道具。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1.啞劇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一支鋼筆:大家都認識這個物品吧?老師現在把它想象成別的物品,用啞劇的形式表演出來,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要求同學們在說話時聲音響亮,內容完整。(教師:一會兒飛針走線,一會兒指揮大合唱,一會兒釣起魚來。)
(2)教師小結:一支鋼筆經過思維的發散——開闊地想,變通地想,竟想出了這么多外形類似的.物品。難怪德國科學家高斯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現。”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們今天的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
2.欣賞評述,加深理解。
(1)請同學們欣賞教材第30頁的作品,看看奇思妙想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并思考這些作品“奇”在何處?“妙”在哪里?
(2)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3)教師總結。
3.聯想練習,激發創意。
(1)欣賞教科書第31頁,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除了單形和組合聯想,你還有與之不同的聯想嗎?
(2)學生發表見解。
(3)請同學們把自己獨特的想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4)教師挑選出優秀的作業,肯定大家的創意。
4.構思作業,強化創意。
(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作業展示,知識拓展。
(1)學生代表展示作品并表述作品的創意。其他的同學要對其他小組的練習進行評價。
(2)小結本節課內容。
四.板書設計:(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征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
【奇思妙想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奇思妙想》說課稿06-23
奇思妙想的說課稿10-14
奇思妙想說課稿11-02
奇思妙想說課稿11-07
奇思妙想的詩歌02-03
我的奇思妙想02-01
奇思妙想的作文03-06
奇思妙想作文08-11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