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血量輸血和血型說課稿范文
一、說教材:
《血量、輸血和血型》這節課是介紹完血液的組成及功能后的一個知識的擴展和延伸,血液對于人體來說很重要,只有維持血量的相對穩定才能保證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那么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況下需要輸血?輸血要注意什么?血型的分類如何?無償獻血有什么意義?成了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它既進一步闡明了血液的知識及其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也適時的對學生進行了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聯系生活實際,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教育題材。模擬血型鑒定活動雖是一個建議活動,但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四種血型的關系及為什么“輸血一般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所以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①了解有關血量的知識②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③模擬血型鑒定④了解無償獻血的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①培養學生模擬實驗的能力②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無償獻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及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①血量、輸血知識②模擬血型鑒定
教學難點:模擬血型鑒定
二、說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我采用以下教法:
1、場景式教學法:采用場景式教學法,從引入至課程的最后都把課堂設置為一個醫院的場景,師生共同完成由診斷至輸血的整個模擬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意識,也使課堂變得更貼近生活、輕松、自然、活潑。
2、模擬實驗法:根據學生及學校情況,真實的血型鑒定實施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利用模擬實驗法既解決了真實實驗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說明和解決,同樣可以給人以直觀的印象,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及動手能力,為今后用模擬實驗解決科學問題打下基礎。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輔助創設急救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播放無償獻血的知識錄像及投影小結板書,為學生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再以一些獻血場景錄像結尾,達到渲染氣氛,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說學法:
新課改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也注重學生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因此,本節著重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生參與整個課堂及課下活動,既發揮了集團軍的作用,同學們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人合作和交流。
2、模擬實驗法:通過該學法訓練使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都相應得到加強,學會用模擬實驗解決科學問題。
3、信息收集法:課前布置學生回去收集有關無償獻血知識的信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發布信息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教學分六大環節進行: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問題引導介紹新知——模擬實驗大顯伸手——交流碰撞互相學習——歸納總結——升華情感。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媒體播放救護車駛入錄像,接著幾名學生表演傷員車禍入院,失血過多,經診斷需及時輸血的場景引入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2、問題引導介紹新知:就前面設置的場景,提出一系列問題,由學生自行回答,思學同步,介紹血量及血型知識;
3、模擬實驗大顯伸手:由上一環節對血型的了解引出輸血的首要工作是給傷員鑒定血型,進行模擬血型鑒定,投影真實血型鑒定圖片引導探究,通過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鑒定出傷者血型,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既說明四種血型的關系,也說明輸血為什么要以輸同型血為原則,既而拓展知識,通過投影文字資料介紹多種血型系統及交叉配血實驗,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交流碰撞互相學習:再設場景傷者生命危在旦夕,需及時輸血,可沒有庫存的血液,引出活動“無償獻血我知道”,讓實習醫生想辦法為醫院做宣傳,動員大家都來無償獻血,學生可以以任何方式宣傳,進行情感的碰撞與交流,接著播放無償獻血知識錄像,對該知識進行再教育;
5、歸納總結:讓學生回顧本節收獲,體驗成功,然后把知識體系利用多媒體投影出來,使知識更系統,完善;
6、升華情感:把所學延伸至課外,播放無償獻血場景錄像渲染氣氛,以問題“假如你已成年你會不會參加無償獻血?”“但是我們現在還未成年,能為無償獻血做什么?”作升華,建議學生以班委的名義寫一份倡議書遞交社區居委,動員大家都來關心公益事業,為社會盡一份義務,獻一份愛心,把整堂課推向高潮,結束整節課。
【血量輸血和血型說課稿】相關文章:
《輸血和血型》教學反思08-15
《輸血和血型》生物教學反思09-24
《輸血和血型》教學課程反思08-18
七年級生物下冊《輸血與血型》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05-01
外科輸血課件08-25
科室輸血培訓總結06-04
輸血規章制度09-23
輸血工作總結05-29
輸血工作總結05-29
將相和說課稿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