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聲的利用》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聲的利用》 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聲的利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物理(上)第一章聲現象的第五節。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 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在聲現象的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好這節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物理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學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級新開設的課程,學生對它充滿了好奇、有新鮮感。聲的利用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也缺乏對聲現象的尖端應用技術的了解。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競賽、分組討論、觀看動畫等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通過實驗探究和創新了解聲可傳遞能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通過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通過聲的利用和危害
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辯證思想。
四、教學思路。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改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將課堂進行了活動化、實踐化
五、教學重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六、教學難點。
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七、實驗目標。
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
八、教法。
(一)擂臺賽式游戲活動。
考慮到我校八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擂臺賽式的游戲活動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實踐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創新。
在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中,采用學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開展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
九、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競賽搶答法、分組討論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創新法、總結反思法。
十、教學程序分析。
(一)引入新課(3分鐘)。
1、采用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2、由學生與老師一起欣賞動畫《蝙蝠與聲吶系統》,自然將課題導向“聲的利用”(提問)物理知識從實際中來,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你對聲的利用知道多少?
(二)新課教學(35分鐘)。
1、擂臺賽式游戲活動“聲的利用”(20分鐘)。
新課教學中注重了課堂的活動化、實踐化。學生自由組成四個大組,比賽內容是“聲的利用”。分必答題和搶答題。用"正"在黑板上累計得分,獲獎組獎勵小紅旗。
(1)必答題 在規定的時間內每組說出一個聲的利用的事例,允許討論,不準重復,其他組參與評判。舉出一個正確事例得100分,錯誤不得分,超過時間(30秒)不得分。教師對學生所舉事例作出中肯的評價。最后要求學生歸類。
(2)搶答題。
①教師演示演示水波能傳遞能量的實驗:用木棍劃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實物投影儀投影。
②學生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實驗。可進行小組討論,正確完成的加200分。
③學生進行實驗的創新,換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實驗器材驗證聲可傳遞能量。說出創新實驗的每組加200分。
2、播放《聲的利用》課件(10分鐘)。
在課件中補充一些利用聲的科技成果。豐富學生的視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噪聲一向為人們所厭惡,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利用噪聲造福人類。超聲波和次聲波對人類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3、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 (5分鐘)。
(1)要求學生利用聲的知識進行發明創造,提出有實用價值的發明的小組加上300分。
(2)利用雄蚊的聲音來驅趕咬人的雌蚊。
(3)利用貓的叫聲來趕走老鼠。
(三)歸納小結與評估(3分鐘)。
師: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并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
(四)鞏固反饋(4分鐘)。
1、 課本P3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
2、 選用課時優化設計,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既可以使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十一、板書設計。
五、聲的利用
1、聲能傳遞信息
2、聲能傳遞能量
十二、自我評價。
(一)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對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創新,聲的利用小發明,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補充了一些聲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通過增加對噪聲的應用,超聲波和次聲波危害的教學,培養了學生“一分為二”的辯證思想。
(二) 教學策略的選用。
1、運用擂臺賽式游戲活動。
通過游戲活動,既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通過游戲活動,不知不覺進行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收集資料,上臺發言,甚至只是聽同學的辯論,也可以領略到物理知識的“神奇”,體會到物理知識與社會的聯系,更加熱愛物理。并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通過把學生分組進行擂臺賽,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組織學生探究并進行實驗創新。
在聲可傳遞能量的實驗中,學生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實驗。并且要求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采用其它的器材來完成。開展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既可以使學生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還可以當一回"科學家",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到科學探索并不神秘,激發其科學探索的興趣和終身學習的樂趣。
3、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大大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聲、光、電等各種信息,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環境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聲的利用》 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聲的利用》說課稿(精選7篇)02-13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09-21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04-25
聲的利用教案教學反思09-21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2篇04-30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7篇03-11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通用14篇)10-07
物理《聲的利用》教學設計(通用9篇)10-12
關于物理聲的利用檢測試題參考09-24
半聲法練聲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