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相遇問題的說課稿

時間:2021-02-10 12:19:4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相遇問題的說課稿

  《相遇問題》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變單一的知識教學為發展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使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創新學習成為數學學習的主流。

相遇問題的說課稿

  相遇問題是在學習了速度、時間和路程的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系為基礎來探索兩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系,現在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說本節課的設計思路: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研究學習,幫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及特點,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決相遇求路程的問題。

  2、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質疑水平。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決相遇求路程的問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組織形式:

  本節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一個小組要最快最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必然會團結協作,積極思考。這樣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同時也利于面向全體,人人都有發言機會,逐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技巧,小組間的競爭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三、教學過程:

  1、從實際出發,初步感知。

  “相向、相背”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幫學生初步感知。我設計了“怎樣知道從你家到學校的路程?”這樣一個問題,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引出用“速度時間=路程”的方法,找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接著又問“如果找你的好朋友來,你們兩個人合作,怎樣能較快的走完從家到學校的'路,再算出從家到學校的路程?”小組合作想辦法,匯報交流時,學生想出了兩種方法,借助這兩種方法幫學生初步感知“相向、相背”的含義。

  2、課件演示,加深理解。

  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利用課件演示,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分別演示兩種運動方式,讓學生仔細看把看到過程說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小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及時點撥,使學生理解兩種運動方式,從實物演示中抽象出線段圖,由直觀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這過程中,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只是組織引導者,通過組織小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發言意識、合作意識。

  3、小組編題,自主探索。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在充分認識兩種運動方式后,問“你想研究那種運動方式”,“認識了這兩種運動方式,你想通過這兩種運動方式知道什么”,這一環節給學生選擇的空間,激活了學生思維。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選擇一種運動方式編一道應用題,并解答。全班交流時,對板演同學的解答過程,我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再討論解決疑問。在不斷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培養,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激發,這樣就使課堂上的單向信息交流變為多向信息交流,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設計練習,培養創新。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練習時,我對教材作了處理,力求形式多樣,條件問題開放,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本課的練習形式有:只列式不計算、提問題列算式、選擇、思考,改變了原來的題海戰術,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從課堂效果看,學生思維非常活躍。

  在練習層次的設計上:只列式不計算是基本練習,使學生對兩種運動方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問題列算式練習,問題開放,學生自由的提出問題再解答,在處理這個練習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比比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多。(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唯恐落后)對相遇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選擇題提高學生靈活思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考題設計時,我考慮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這節課就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自主探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相遇問題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相遇問題說課稿03-29

數學相遇問題說課稿03-26

《相遇問題》說課稿課件03-23

《相遇問題》說課稿(通用3篇)09-11

數學《相遇問題應用題》說課稿04-01

數學教學說課稿《相遇問題》說課08-05

相遇問題課件03-17

四年級相遇問題說課稿07-28

四年級《相遇問題》說課稿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