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依然有夢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人生依然有夢》,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和理念闡述五個方面入手。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課題選自浙江省職成教教研室編寫的中職心理健康教材位于主題一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了:尋找夢想和夢想實現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本課在整本書中,不僅僅是開篇之課,也為后續課程開展奠定基礎,使學生初步形成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過渡語: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情況,本節課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明確自身的夢想,學會制定計劃,理解實現夢想的現實性和可能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體驗和探究的教學過程,學生學會將夢想由模糊轉為具體,從而明確自身的夢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和體驗樹立夢想的意義,通過激夢和尋夢的活動使學生樹立夢想,激發其尋找夢想的欲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在分析教材、剖析目標和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尋找夢想的欲望,理解實現夢想的現實性和可能性
理論依據:該難點的確立是以中職心理健康發展綱要為指導,它要求中職生必須明確自身的職業理想,并為未來職業的選擇做好準備。
教學難點:尋找自身的夢想,并將其由模糊轉為具體。
理論依據:根據美國心理學家super 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中職生正處于探索階段,開始對自己的職業和未來進行探索。
二、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進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發展,明確學生的夢想,我將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活動式教學:以活動為載體,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營造出一種開放、接納、和諧的氣氛與輕松、活潑的情緒。
2、體驗式教學:課堂注重活動體驗,通過探問、共情、情感反應和簡述語意等心理咨詢技巧來催化與引導學生將活動體驗和他人分享。
3、教學設備:多媒體平臺、圖片材料等。
三、學習方法
過渡語:與此同時,由于專業不同,學生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我教的是農村職業高中高一段計算機班,其情況如下:
1、學情分析
職高生雖然在初中時期大多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但剛入職校時,他們大都對未來都有一定的.憧憬,希望通過三年的學習,徹底改變原來的我,同時又由于長期的學業失敗所形成的自卑心理,使他們對自己不敢有太大的“奢望”,以為到了職校自己的前途也就基本定型了。
因此,學生正處于又一個關鍵轉折期,如果能很好地規劃未來,樹立起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就可能在三年的職高生活中學得一技之長和全面能力,并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扎實的基礎。
2、學法指導
以小組合作為主,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互相分享各自體驗。
四、教學過程
過渡:本課的教學過程,我主要設計5個環節,整個教學過程以“引、探、歸、踐”為教學主線。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夸美紐斯說過:“一切的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因此我設計的第一環節是:“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通過“職業猜謎”的暖身活動,結合學生專業相對應的職業,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初步的思考自己的職業。從而回顧學生自身,自己的夢想是什么,進而引出本課的主題:“人生依然有夢”
2、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本環節首先通過學生代表大聲朗讀“職高生王海的心情”故事,來引導學生思考王海情緒低落的原因?然后通過“看了他的故事,你是否有同感 ?”的提問
設計意圖:使學生能聯系自身,談談自己現在所處的情況,從而打開學生的話夾,拉近生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明確沒有夢想所處于的一種狀態,讓學生明白夢想的重要性,初步落實本課的重點。
其次,通過中國達人秀劉偉的視頻,體驗與感受劉偉是如何實現夢想的,在困難面前是如何對夢想不離不棄的,在視覺上給學生一定的沖擊,然后設問:“劉偉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他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發”
生:艱定的意志力,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夢想。
師:是的,應該艱定自己的夢想。
通過生生之間的討論,組內同學之間的分享,然后派代表班上集體分享,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氛圍,達到心理上的共鳴,激發學生尋找夢想的欲望,從而落實本課的教學重點。也為下一個環節“尋夢”奠定良好的基礎。
3、催化互動 尋找夢想
本環節教師緩緩的引出問題:“如果說,許你一個夢想,一個十年后的夢想”(關于家庭,工作,學業,人際關系和貢獻)請同學們展開合理的想象。活動開展前,呈現學生相關專業的成功人物,起到榜樣的作用。從而達到公共課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
此過程以輕音樂為背景,在教師的指導語之下,學生慢慢的展開想象。指導語:“”
在此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對夢想形成具體化的認識。然后,讓學生將各自的夢想填寫在夢想名片上,通過生生之間討論,組內的分享,然后各組派代表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從而在分享的氛圍中落實本課的難點(尋找夢想使其由模糊到具體)
我的夢想名片
v 姓名:
v 年齡
v 容貌:
v 家庭:
v 職業:
v 職位:
v 主要成就和貢獻:
4、 鼓勵分享,付諸實踐
過渡語:明確夢想之后,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是將夢想掛在墻壁上嗎?還是付諸實踐。
第五步: 為了接近夢想,我每天(行動) 該做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付諸實踐才能實現夢想,激發學生的成功欲望,同時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前提下,落實本課的重點。
5、 情感升華,深化主題
本環節師生共同唱響“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曲,在歌曲聲中達到情感升華,升華夢想照進現實的主題。
五、理念闡述
本節課根據職高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活動式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明確夢想,細化目標,看到夢想與現實差距的同時能夠付諸實踐,縮小差距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