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拾豆豆》歌曲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拾豆豆》是小學音樂課本第五冊第七課的歌曲,它是一首由山西名歌改編的兒童歌曲,它具有濃厚的民歌風格,歌曲活潑而富有情趣,以詼諧的音樂語言及民謠式的歌詞,描繪了農村的孩子們在田間拾豆豆時那頑皮、愉快而又樸實的形象。是較典型的起承轉合的一段體,六聲徵調式。為了幫助學生熟練地、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我設計了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四二拍的節奏特點──強弱規律,學習山西民歌的音調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民歌的興趣。
2、技能目標:學生能用活潑地、天真地、詼諧和地方風格的情緒,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拾豆豆》。 3、思想目標:通過活潑地、天真地、歡快地音樂形象,使學生受到濃烈的鄉土氣息的感染和熱愛勞動,勤儉樸素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四二拍的節奏特點,以及山西民歌的音調特點,唱準附點八分音符,每句尾字都帶有兒話音的句子。
教具準備:電子琴、歌篇、膠片、錄音機、磁帶。
二、說教法:
1、通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兩姐妹手拉手在遼闊的田野上邊走邊唱邊拾豆豆,這樣一個畫面加上旋律的作用,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2、我還采用聽唱教學法,讓學生分句聽唱,帶有附點音符,滑音的旋律,兒話的句子重點指導,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視唱全曲。
3、指導學生用詼諧地、天真地情緒,清晰的吐字,咬字及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鼓勵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創新活潑形象的動作,讓部分同學根據自己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部分同學演唱。
三、說學法
根據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原則,教會學生以下學法:
1、如何了解歌曲內容。
2、通過聽、唱、看、想,總結廣東民歌的音調特點。
3、根據歌曲的內容,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創編活潑形象的動作。
四、說教學程序
1、組織教學
師生禮儀,檢查坐姿。
2、基本訓練
。1)發聲練習:為唱歌作準備(要求口腔打開,吐字清晰)。
。2)視唱練習。
(3)節奏練習:通過節奏練習,讓學生掌握四二拍常用的節奏型,為旋律創作打下基礎。
3、導入新課
這一程序是通向新知識的橋梁。通過對歌曲《拾豆豆》的內容介紹,激發學生學習本歌曲的興趣。
4、聽錄音范唱,這樣對歌曲有個大概印象。
5、曲譜分析
通過曲譜分析,使學生掌握了一些音樂知識四二拍的節奏特點,附點音符,滑音,總結出了廣東民歌的音調特點。
6、學歌譜 學生聽老師唱一句,跟著唱一句,然后跟琴唱,最后視唱全曲,難點反復練習。
7、學唱歌曲 生齊讀歌詞,教師唱譜,學生填詞,教師直接教唱歌詞,然后跟琴哼唱,輕聲唱,齊唱。
8、歌曲處理
。1)引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清晰的吐字、咬字及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9、表演歌曲
。1)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創編活潑形象的動作。
。2)讓部分同學根據自己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部分同學演唱。
10、總結,討論收獲。
11、師生再見曲,結束這節課。
【《拾豆豆》歌曲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關于《拾豆豆》歌曲的說課稿11-28
關于《拾豆豆》歌曲的說課稿范文09-01
幼兒歌曲拾豆豆教案03-27
《拾豆豆》的教案01-04
拾豆豆的教案范文09-03
拾豆豆大班教案10-16
《豆豆樂》說課稿08-27
《種豆豆拾豆豆》教案與課后分析反思素材05-04
《朝花夕拾》》說課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