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

時間:2021-07-04 14:10:2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范文

  1、教材地位

  本節知識無論是在課本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本節知識的學習不僅對前面學生并不十分理解的溶液加以理解,而且對以后的有關酸堿鹽的一些知識的學習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節的某些知識點在考試中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時本節課又是進一步運用探究性學習手段來探究未知知識,是一節不可或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化學實踐探究課。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等概念。認識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定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討論和實驗探究,觀察、記錄和分析實驗現象,學會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舉和探究的意識,學會辯證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有關溶液的概念,認識溶液、溶液質和溶劑三者的關系。

  難點:對溶解過程的微觀認識。區分溶質和溶劑。

  二、學情分析

  基于新課程的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習方式。本節課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又是比較熟悉的,一些溶液、濁液是學生最常見的,學習起來略顯輕松。同時學生又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指導學生采取實驗探究和交流討論的方法進行學習,學生通過親身體會感受學會如何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從而獲得新知,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個人經驗。

  三、教法分析

  1、教學方法采取自主學習、引導—實驗探究,交流討論的模式。

  2、學法指導本節課比較系統的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入手對溶液的形成引導學生有目的的思維觀察,學會如何對比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創設

  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最喜歡什么“水”,學生異常興奮,爭先恐后的'回答。教師要及時跟進這些是水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通過以上情境創設引入新課,剛才說到的這些并非水而是溶液,是我們平常接觸很多的一類物質,那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形成的嗎?

  (板書:溶液的形成)

  2、實驗探究

  (1)向20ml水中加入一藥匙糖,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

  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后可進一步設疑:我們得到的糖水上下是否一樣甜?此時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①一樣②不一樣(下甜)據后一種結果,可將事先準備好的一杯糖水選取一位學生代表讓其品嘗上下兩部分的糖水比較甜度。該學生回答品嘗結果并由學生總結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

  進一步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一杯糖水如果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出現何現象?若將此糖水密封外界條件不變糖會從中析出嗎?學生討論并回答后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分析成因。總結出溶液的第二個基本特征:穩定性。(板書: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

  (2)實驗9-2、9-3學生通過對現象的觀察及討論交流得出:水可以溶解物質,它是最常用的溶劑。酒精、汽油也可溶解一些物質。也可作溶劑。

  學生活動①說出上述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②列舉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并說出其中的溶質和溶劑:汽水、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乙醇汽油(此時學生可能會對其中溶劑和溶質的判斷出現爭論,這時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加以引導,舉例論證)。

  由以上問題引導討論總結出:固體、液體和氣體溶于液體時,它們是溶質,液體是溶劑,當兩種液體互溶時,量多者為溶劑。若有水存在,無論量多少一般水為溶劑。

  設疑:溶質A溶于溶劑B中請說出該溶液的名稱(從此總結出溶液的命名溶質的溶劑溶液-A的B溶液)出示幾組溶質和溶劑讓學生說出溶液的名稱。

  回顧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溶液的名稱(氯化鈉溶液、葡萄糖溶液等)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最后總結:水做溶劑的溶液名稱中省去溶劑水,換句話說沒有提到溶劑的溶液溶劑均為水。

  4、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

  5、達標練習:

  一杯食鹽水中又加入了一些蔗糖并完全溶解掉,此事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6、作業:P331、2、3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相關文章: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07-10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11-11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12-17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溶液的形成》教學反思08-24

溶液的形成教學設計04-27

溶液的形成說課課件04-28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01-12

溶液的形成教學反思范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