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變化與順境逆境說課稿
【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哲學與人生》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主要內容,屬于新授課,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本課題的內容,加上對哲學觀點的模糊認識,他們對本課的知識缺乏足夠的興趣和重視。為了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走出這一盲區,加深對哲學觀點和以及這些觀點對人生指導的認識,對于中職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因此,本課題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學情分析】
經過調查發現:我所任教的高二會計專業班學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習習慣和方法不理想,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興趣不是很高,覺得缺少成才的動力,對自己前途較迷茫。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熱情、鼔舞學生的斗志、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二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心理特征,再基于上述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發展的含義與實質;正確理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在人生發展中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
情感態度觀念目標: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和逆境,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
狀態,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
運用目標:學會用發展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處理好順境和逆境的關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戰勝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本著遵循高二新課程所定標準,依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本課教學目標,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確定的教學重點為: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以積極的心態對待逆境和挫折。確定的教學難點為:順境和逆境的聯系與轉化。
學法與教法
【學法指導】
在“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讓每位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發揮德育課的思想教育作用。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堅持“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的原則和方法,讓課堂教學變得具體生動,我采用如下教學手段:
。1)用播放多媒體展示學生較為熟悉的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云的'三次高考和創業經歷來啟發學生。(2)用體壇名將鄧亞萍、感動中國人物劉默涵和現在正在就讀本校的邵玉琴同學等事例來教育學生。(3)用本校優秀畢業生姚永芳成才的典型案例激勵學生。讓課堂與現實有機結合,并能夠汲取他人身上良好的學習和創業品質為自己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選擇】
教是手段,學是目的,教是為了更好的學,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因而教與學應有機結合,并以學定教。本堂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聯系實際法、小組討論法、實踐活動法等方法促進教學。既有利于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參與能力、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
教學程序設計
本著整個教學流程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構建開放自主的課堂平臺,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將教學環節設定為:創情激趣—引思明理—啟迪升華—體驗導行等四個模塊。
(一)創業激趣(15分鐘)
用多媒體展示: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云的格言和對他的三次高考和創業經歷的認識。
1、導入新課.
設問:你們課下了解的馬云的求學和創業經歷有哪些?請大家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2、根據學生搜集的資料和自己的體會,引出本課的哲學觀點和對中職生的方法論的指導。啟發學生的認識即在人生道路上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和要求自己。
這一模塊設計意圖:將現實生活的名人創業史引入課堂,既有針對性,又有實效性;既真實,又貼切,使學生有一種學習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為后面教學奠定基礎。
(二)引思明理(50分鐘)
用多媒體展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的發展變化過程;列舉幾項事物讓學生討論哪些屬于新事物;杭州的交通新政;本校優秀畢業生姚永芳的事例;鄧亞萍事例;在讀優秀學生邵玉琴事例;感動中國人物劉默涵和斷臂男孩劉偉等真實事例;達到的教學效果有:
1、首先通過對三大領域的發展變化的認識來證明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發展變化過程。
2、設問:你們對新事物是如何定義的?激起學生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3、通過學生對一系列所舉事物進行討論分析,從而進一步明確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把握。
4、重點掌握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通過學生認識杭州對機動車讓行人的新政,思考事物發展的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適時對學生進行挫折感教育,讓他們鼓起勇氣面對學習、生活上遇到的挫折和逆境。
6、通過本校優秀畢業生姚永芳的成才之路事例,讓學生在師哥師姐身上汲取優秀的學習品質激發自己的斗志。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相信職高同樣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7、用體壇名將鄧亞萍的體壇生涯讓學生明確人生的曲折性,在失敗和挫折面前應怎么面對。
8、結合會計專業列舉三個閱讀材料,讓學生思考應怎樣認識機遇,從而懂得為抓住機遇平時應該怎樣準備。
9、結合了本校在讀優秀高三學生邵玉琴同學貧困中求學的事例,說明了順境和逆境的相互轉化。并得出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應對逆境的基本要求。
10、通過展示感動中國人物劉默涵“貧困救助貧困”的事例,斷臂男孩劉偉彈鋼琴等樂觀對待生活的活生生的例子讓學生體會面對人生應該具有優良的人格品質和堅定的信念。
這一模塊設計的意圖:把課堂和現實結合起來,讓模糊的知識逐漸變得清晰,讓求知的欲望強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調動了學生的熱情,鼓舞了學生的斗志。
(三)啟迪升華(10分鐘)
準備勵志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并準備一塊布讓學生寫上勵志格言并簽名。
這一模塊設計的意圖:在音樂的感召下激起學生對人生追求的熱忱態度?梢詭椭恍┮庵玖θ醯耐瑢W重新堅定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和追求。
(四)體驗踐行(5分鐘)
參與踐行:寫出你將要采訪的對象(或成功者、或生活困難者)和采訪計劃,并寫一寫心得體會。
這一模塊設計的意圖:深入現實生活,探詢成功人士的成功軌跡或體會人們對待生活的堅忍不拔的態度。有助于學生融匯貫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效果。
【發展變化與順境逆境說課稿】相關文章:
發展變化與順境逆境說課稿11-03
順境與逆境作文03-23
人生的順境逆境哲理04-06
描寫順境與逆境的作文11-11
逆境與順境演講稿11-18
關于順境與逆境的名言名句07-18
關于順境與逆境經典語錄03-19
順境與逆境演講稿10-22
《順境與逆境》教案設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