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長的說課稿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圓”的第二節,圓的周長概念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的基礎,因此,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意圖我確立本節教學目標為:
1、 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記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跡,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是:對圓周率的認識。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實驗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并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學習方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在教學前需做的準備是:鐵絲圓、圓形紙片,學生準備大小不等的三個圓,線,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包括創設情境、引導探索新知、初步運用新知、新知總結、新知運用、回歸評價六部分)
一、 創設情境
教學一開始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一條狗沿著正方形路線跑,一匹馬沿著圓形路線跑,那么這兩個動物所跑的路線相等嗎?先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如果要求狗跑的路程,實際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怎樣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復習了正方形周長知識。接著提問:如果要求馬跑的路程實際是求圓的什么呢?讓學生揭示課題(圓的周長)教師板書。正方形周長我們會求,那么圓的周長怎樣求呢?利用這個問題設下認知障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 引導探索新知
1、 通過剛才的動畫,學生已初步感知了圓的.周長,接著出示一個鐵絲圓,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么線,這條曲線的長度就是圓的什么?從而揭示圓周長的概念,教師板書(圍成圓曲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親身體驗一下圓周長的存在。然后,師生合作用線繞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要點。最后,學生同桌合作用兩種方法量出圓形紙片的周長,充分認識圓周長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 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我用生活中的時鐘,每過一小時,分針就轉一圈,也就形成一個圓,讓學生說一說它周長,很明顯剛才的線繞法、滾動法都無法測量,產生了矛盾,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
3、 操作實驗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學生觀察準備好的三個圓。讓學生猜一猜:大圓、小圓誰的周長長?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要求學生標出圓的各部分名稱,以利于理解。)
第二層次:量一量,驗證猜想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應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我讓學生分組做個小實驗,桌面上有3個圓,各人先觀察猜想,然后小組四人合量出它們的周長和直徑,并把數據填入下表:
圓的周長
圓的直徑
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通過測量匯報得出其中一組數據是:直徑3厘米,周長9厘米多一些;直徑9厘米,周長27厘米多一些;直徑12厘米,周長36厘米多一些。學生觀察數據,通過對比發現: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長,周長越長;直徑越短,周長越短。學生證明: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第三層次:圓的直徑長,周長就大;圓的直徑短,周長就小。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呢?
第四層次:比較數據,揭示規律
比較是一切真理的基礎。讓學生繼續實驗并算出每個圓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把商記錄下來,通過計算:學生又發現:這三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那么是不是其他圓的周長也是它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呢?學生自己找身邊的一些圓形,分別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并算圓和周長與它直徑長度的商,向全班同學匯報。在匯報過程中難免有些同學因為測量方法或測量誤差等原因,計算結果出現不到3倍或已接近4倍的現象,對以上得出的結論產生“負作用”。這時通過直觀、形象、精確的多媒體演示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圓的周長應是它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最后,師生共概括: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從而得出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4、 介紹圓周率
、 先介紹表示這個三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字母“!北硎。
、 再介紹“兀”的讀寫法。
③ 最后,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無限不循環小數。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3.14。
5、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根據圓周長與它直徑的關系,學生獨立推導出圓周長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兀d ,根據直徑與半徑的關系還可以寫成C=2兀r 。教師板書。探索新知部分結束。
三、初步運用新知
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周長,現在能否根據所學的知識幫忙算一算這兩個動物誰跑的路線長?
四、新知總結
對上面學習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作一次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確要求圓周長時,必須設法求得圓的直徑或半徑。這樣使學生對求圓周長有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五、 新知運用
新知運用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帶有一定模仿性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技能,強化重點;第二部分,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強化難點。
六、 回歸評價
提問:同學們,你有什么收獲?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以及學習方法、情感體驗。
【圓周長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圓的周長》說課稿01-28
圓的周長說課稿07-22
《圓的周長》的說課稿06-15
《圓的周長》說課稿04-13
圓的周長說課稿05-03
《圓的周長》說課稿08-21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07-12
圓中的周長說課稿02-20
關于《圓的周長》說課稿07-02
《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