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臺階》,這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是當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說。小說以“臺階”為線索,敘述了一位勤勞“父親”經過多年的奮斗,終于將自己的三級臺階的房屋建成了九級臺階的新屋的故事。
這單元的幾篇文章都是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與同情,是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透視那個特殊年代中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啟示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和同情心。《臺階》正是訴說著處在社會底層的“父親”們的辛酸與追求。 《臺階》一文,上承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體味人生,關愛生命”的主題和同冊第五單元“感受親情”的主題,后接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體悟人生中的關愛與溫情”的主題都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人文意識和情懷,他們是想啟示學生只要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富有一顆愛心和同情心,關注社會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人們。
二、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1、情感目標: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具有傳統美德的謙卑精神。培養學生面對人生困苦時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2、知識目標:
(1) 理解、揣摩關鍵性的詞語。像:“尷尬,微不足道”等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
(2) 培養閱讀小說的能力,了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3) 學習作者怎樣以“臺階”為線索,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3、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深入實際、觀察生活的能力
(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討的能力。培養學生發表見解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父親這個農民的典型形象特征及其意義 2、學習作者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難點: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體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四、教法與建議
教法:誦讀法、點撥提問法,情景設置法,研討探究法
課時安排:用1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1、默讀法:指導學生在課后熟讀課文,從而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思想。
2、點撥提問法:引導學生積極探討,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3、情景設置法:利用多媒體,圖片等創設出文本情境,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文情境中。
五、學法與要求。
1、 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六、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透過朱自清先生飽含深意的《背影》,我們分明看到了困頓前行中的父輩們的身影,今天學習李森祥的《臺階》將以小說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下面我們來學習這篇謳歌父親的文章:《臺階》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揩(kāi):擦、抹。 凹凼(dàng):凹落而成的水坑。 尷尬(gān gà):神色、態度不自然。 煩躁(zào):煩悶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廣眾:人很多的公共場合。
2、初步感知文章內容,讓學生帶著兩個問題從人物形象入手默讀課文。
(1)、統領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臺階高、層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2)、找出文章中表現了父親的哪些品質?
勤勞、樸質?? 善良、執著?? 摳門,小氣??
摳門,小氣是為了修屋,農村特定的環境逼迫父親必須積銖累寸,一點一點攢
錢,才能實現心中的目標。父親身上有關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
3、整體感知課文,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得出結論,3, 通讀的過程中,根據故事情節,列出人物思想性格的要點,可以解決文章的重點難點。 幻燈片展示問題:(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1)、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很羨慕別人家的高臺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怎樣造起一棟有高臺階新屋的?
每天撿磚撿瓦、塞角票、冬天砍柴賣柴,一點一滴的攢起來蓋房子的錢。用這樣的細節說明了父親為建造新房的辛苦。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樣了?
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人也感覺不自在了。
師補充: 新臺階砌好了,父親的理想實現了,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臺階低,意味著經濟地位低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同時也說明父親身上具有的謙卑精神,他不愿意用高高在上的`眼光去看別人。
(4)、可作者為什么要在臺階上用了那么多筆墨?而不去突出表現父親的終年辛苦呢?
師:臺階的描寫由過去到現在,從舊到新,從低到高的過程就是父親一生辛勞
的濃縮,從臺階上集中反映了父親的各種品質。小說固然謳歌了父親堅韌不撥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種凄楚、辛酸的情感籠罩全篇。作者迫切希望落后的生活能夠得到改變,農民生活能夠得到改觀。
小結父親的形象特點。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后,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作者對父親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贊嘆;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八、作業:
1、把課后詞語加意思、造句寫一遍。
2、課外尋找關于“父親”的文章、詩歌進行自主閱讀
九、板書設計
臺階的意義:“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對高”
三級臺階 老屋 九級臺階 新屋
要求:地位 尊重
父親形象:要強 老實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堅忍不拔的毅力
臺 階
嫌舊臺階低做新臺階
愛新臺階
頌揚之情
【《臺階》說課稿】相關文章:
《臺階》說課稿07-31
《臺階》的說課稿08-16
臺階說課稿11-08
《臺階》說課稿07-11
臺階的說課稿06-14
《臺階》的說課稿04-07
《臺階》說課稿05-26
《臺階》的說課稿01-28
《臺階》說課稿范文07-13
《臺階》優秀說課稿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