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劃分析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是教科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中的第四課內容。在前三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探索了多種物體的振動情況,并研究了振動的幅度和振動的快慢問題。學生研究聲音時,已經開始將聽到的聲音與看到的振動聯系起來。在本課,學生將探索改變振動長度的物體——尺子的聲音。本課的活動將為學生提供積極觀察振動產生聲音的機會,學生將通過觀察發現,伸出桌外的長度不同,尺子振動的頻率不同,會使它發出的聲音高低發生變化,這涉及到音高的本質的探索。
。ǘ┙虒W目標
科學概念: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過程與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系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變化能引起音高的變化 。
教學難點:能通過柱狀圖分析出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引起音高的變化 。
(四)教學用具
尺子,線,厚書,表格
二 說教法
探究式教學法 質疑—猜測—探究—得出結論
互動式教學法 講解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
三 說學法
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
合作學習。學生以小組實驗和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知識。
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尺子,你有什么辦法使尺子發出聲音呢?
學生演示。
2.讓我們來聽一聽。發聲的器材就是這把普通的尺子。
1)教師演示。先把尺子伸出桌外10厘米,輕輕撥動尺子。再把尺子伸出5厘米,用相同的力撥動直尺子。
2)學生認真傾聽。
3)提問:音高有變化嗎?有什么變化呢?
學生回答
3. 讓我們再來聽一聽.不過這次有一個要求,當你聽到不同的音高時,就用不同的手勢來表示。
1)教師演示。依次把直尺子伸出桌外18厘米,14厘米,10厘米,6厘米,用相同的力撥動直尺子
2)學生閉上眼睛認真傾聽并根據不同的音高做不同的手勢。
4.通過聽,我們發現,尺子在振動時發出的音高是有變化的。下面,我們就來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二、驗證
(一)猜測
1.剛才發聲的是同一把尺子,緊壓在桌子上,食指用相同的力輕輕的撥動就能使它發聲了。為什么同一把尺子會發出不同的音高呢?想不想去探究一下。請你們把厚書緊壓尺子,用相同的力撥動它,使它發出不同的音高,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做實驗。
3.1)怎樣使同一把尺子,用相同的力撥動它,就能發出不同的音高了呢?
2)學生回答。
4.壓緊尺子,用相同的力去撥動它,尺子的振動時音高確實與尺子延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有關嗎?這中間有沒有有一定的規律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需要用實驗來證明。
(二)分組實驗
1.確定實驗方法。
1)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方法去驗證,并找出它的規律?小組討論一下。
2)小組討論
3) 交流實驗過程:(依次調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每次用相同的力撥動尺子,聽聽音高有什么變化。)
2.為了確保實驗成功,我們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
3.分組實驗
4.觀察實驗記錄單。
5.出示尺子音高變化的柱狀圖,分析直尺子伸出桌外的長度和音高的關系。
6.得出實驗結論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長,發出的聲音低。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短,發出的聲音高。
三、探索本質
1.質疑:現在我們通過實驗已經知道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長,發出的聲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短,發出的聲音高。為什么尺子伸出桌面的長短會影響尺子的音高?
2.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3.1)教師示范實驗。第一次把尺子伸出10厘米,輕輕撥動直尺子。第二次把尺子伸出桌外5厘米,用相同的力撥動它。
2)學生再次觀察音高不同的尺子。
4.學生回答。
5.怎么樣讓我們觀察到的尺子振動更清楚,你有什么好辦法?
學生討論回答。(在尺上放些小紙屑,在直尺上系上線)
6.學生做實驗。
7.總結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長,發出的聲音低,尺子振動慢。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短,發出的聲音高,尺子振動快。
5
O
M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說課稿】相關文章: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的教學反思06-22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反思11-24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案課件06-12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反思范文07-03
音高變化與什么有關02-26
規律探索說課稿06-12
影子的探索說課稿11-02
探索堿的性質說課稿02-20
《探索勾股定理》說課稿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