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校思想品德課說課稿
思想品德課程內容枯燥,“大道理”較多,對學生來講似乎缺少一種天然的吸引力,而思品的學習并不能死拼——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只能白白耗費學生寶貴的時間資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聾校思想品德課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說教材學情
本課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思想品德第二冊的第5課。本課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講究衛生有哪些內容,應注意什么,該怎么做,最后點出主題“愛清潔,講衛生”。課后有練習題,讓學生觀察圖片比一比,看誰做得對,進行行為上的判斷。
所教學的對象是一年級新生。由于缺陷的影響,聾生的語言發展相當緩慢,一年級聾生的語言能力相當于二三歲的幼兒的語言,正處于正常兒童的吚呀學語的起步階段,手語也正學習中,掌握的詞匯量有限,幾乎沒有對問題的分析力,但肢體語言豐富;具有日常生活中洗漱的經歷。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我對教材的理解,將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體會到講究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及在與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2、知道表現個人衛生的各種良好習慣。
3、掌握刷牙、洗臉、洗手、洗腳的正確方法。(重點)
4、增強日常生活中講究個人衛生的意識。(難點)
三、說教學教法
聾兒語言發展的局限性,使課堂的交流難于互動,呈現出一面倒的現象,需要老師的大量引導。但聾生的肢體語言豐富,這是他們的優勢。因此,本課在設計上,采用大量的演示,學生動,老師動,通過演示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從中掌握所學的內容。同時,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聾生的視覺優勢,采用直觀的圖片觀察,是聾生理解、學習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部分:看一看,說一說
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一個干凈的小孩子,一個臟小孩子),并提出問題,喜歡和哪位小朋友一起玩?再讓學生自我評價:今天自己整潔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學生能體會到大家都不喜歡和臟小孩一起玩,喜歡和干凈的孩子,讓學生在心中產生講究衛生的重要性。圖片觀察,適合低年級聾生學習的需要,有利于引入課文內容。自我評價,是讓學生學會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在平常中,學生的目光都放到別人的身上,極少關注自己的言行。聾兒的語言能力有限,只要學生做些簡單的判斷。
第二部分:想一想,做一做
老師逐一創設問題,讓學生想想應做些什么,再從學生的回答中點出要學習的內容,并請學生上臺演示自己平時是如何做,師生點評后,老師講解正確的方法,最后全班演示。
設計意圖:問題的設計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去學會正確的方法,能運用到往后的生活中。采用問答的方法,是為了增強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啟發思維。聾生的抽象思維差,經常做這樣的練習有助于他們對語言的掌握。演示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表現力強是這年齡階段的特點之一,充分利用,不僅活躍課堂氛圍,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三部分:看一看,評一評
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對錯。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對日常衛生表現的辨別能力,同時讓學生明確明白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看圖判斷對錯是聾教學常用手法之一,適合學生的特點。
第四部分:讀一讀,記一記
對全堂課內容進行簡單的小結,出示課題并板寫。
設計意圖:讓學生清楚地明白了“講究衛生”是個什么樣的概念,放在課后點題,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特點而定的。
五、說反思
這堂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程度設計的一堂簡單明了的課,學生大多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內容,能明白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但在教學設計上還是有很多環節沒考慮周詳。本課堂用演示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但畢竟不夠真切,如能在洗手、洗臉環節,讓學生真正操作,真正放盆水讓他們洗,那學生獲得的體驗一定更真實,印象更深。再者,老師的手語語言有待斟酌,使用什么樣的句子,如何打出這個句子的手語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容易地明白,來減少課上老師重復的語言。課堂細節上處理不夠恰當,如提問的方式,集體提問,個人提問要分清;對少數學生的關注不夠,課堂節奏過急促,小結部分過于倉促等等。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處,日后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是教學方法設計,哪種方法更適合學生,哪種方法更能切中學習的內容,這些都要我再下功夫去學習,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