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說課稿
通過說課活動,可以引導教師去思考,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這就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本文為七年級美術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美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為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
中學生由于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欣賞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清楚了解美術中繪畫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難點: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四、說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的美術作品的圖片或事物
教師:相關美術圖片及課件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提問:在我們的美術課里你想學到哪些東西?
學生回答:中國畫、水彩畫、素描、剪紙、設計……
師:大家把在小學學過的內容和你所知道的有關美術的內容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生:……
師生總結:繪畫類、雕塑類、藝術設計類、手工藝……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術,走進繪畫。
2、欣賞油畫作品《父親》、《開國大典》,請學生發表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的美術語言的角度,側重于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明暗等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張利、靳尚誼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畫的不同風格。
學生了解油畫工具材料,師生共同總結油畫特點:利用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現對象,達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3、請學生說說對中國畫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畫技巧等。
欣賞作品《粒粒皆辛苦》、《鴛鴦戲水》,分析這兩張畫的區別,分別是人物畫、花鳥畫,寫意畫、工筆畫。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畫的種類、特點。
4、介紹版畫、水彩畫.
先做簡單的比較,再介紹版畫、水彩畫的各自分類及特點。
5、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圖片讓學生辨別,也可結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強學生對畫種特點的掌握。
6、對學生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由同學相互評價。
七年級美術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美術第九冊第六課《美術中的比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三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一、說教材(在這個環節我分3部分向大家說課。)
1.教材分析:
《美術中的比例》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和實踐能力,并且加強了欣賞的分量。明確比例是造型藝術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則之一,并能應用到設計中。
學情分析:
進入五年級的學生大多十一、二歲,對簡單的美術知識已有一定的積累,多數學生能通過觀察美術作品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適時地補充一些比例知識。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識,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能力目標:能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用心體驗比例的情感,了解比例隨處可見,接觸黃金分割比,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從而對制作花瓶充滿信心。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或運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物品。
(2)難點:運用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創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為了創設輕松、幽默、充滿智慧的課堂,使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情境教學法、引導發現法,并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
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創作者。學生主要運用了感受體驗法、對比觀察法進行了學習,激發興趣的同時培養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二)多元賞析、講授新課;
(三)共同參與、深入探究;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五)作品展示、多元評析;
(六)板書設計。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黃金分割比例么?
師:我們這個世界的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而組成的,怎樣才能學會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的比例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術中的比例》。
【這部分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設計的進入情境,明確任務;觀察發現探究新知;自主設計,創新應用;欣賞交流,評價建議。】
(二)多元賞析、講授新課。(在這個環節主要欣賞3個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
(1)展示范寬的中國畫《溪山行旅圖》,引導學生從局部到整體進行欣賞,尋找畫中的比例知識。
引出問題:“畫家為什么把人畫得那么小呢?”
通過對比,學生明確:畫家成功的運用了人、樹、山之間的比例關系表現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突出了大山的高聳氣勢。總結出畫山水畫的比例法則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2)欣賞達·芬奇的《維魯維斯的人》,引出問題:“你發現了什么?”了解人體比例關系。
全圖學生很難發現人體的比例關系。為了突破難點,教師借助軟件將其分解為兩幅圖,結合動畫效果的演示,學生明確:
比例關系1:身高等于兩手尖之間的長度。
比例關系2:當人把手腳張開,作仰臥姿勢,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用圓規畫出一個圓,那么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在這個圓上。
(3)賞析建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黃金比例的建筑典范。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
通過寬和高的比,得出近似值1:0.618。
舉例生活中的書本、國旗等都是運用了黃金分割比的近似值2:3的比例關系,黃金分割比是在人們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的,看起來是最美、最合理的。這個比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中和藝術當中。
【本環節通過對對國內外美術作品的欣賞,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比例知識在美術作品中的應用,突破本課的難點。】
(三)共同參與、深入探究。(本這個環節分2部分,訓練有梯度,循序漸進。)
1.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取書本、文具盒等用尺子量出寬與長,并算出比值,教師巡視指導。(A4紙1:0.7,語文書1:0.7……)剛才我們測量的比率都接近1:0.618,這就是黃金分割比值. 在欣賞、討論過程中,不同學生對藝術作品比例的感受不同,這源于學生的性格、基礎、生活環境等諸方面因素,同時也反映出藝術的多元性。
【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2、下面我們來欣賞優美的陶瓶。看看這幾個瓶子給你什么感受?
同學回答。通過學生共同參與,對比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對下面的制作充滿信心。
【讓學生了解到比例關系隨處可見,從而引發他們思考比例的含義。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在學習比例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樂趣。】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作業:設計一個美觀的花瓶,造型優美,比例合理、花紋流暢、有藝術性、美觀獨特。。
【通過欣賞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品,學生定會有創作的欲望,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高寬比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設計一件自己喜歡的花瓶。學生將本課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品展示、多元評析。
在生活中運用黃金比不是一個精確制,我們找到的這些比值也都是徘徊在黃金比的左右。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生活中還有很多不同的美,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他們不同的藝術魅力。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都蘊含其中,再加上瓶體上精致花紋的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
【此環節師生沉浸在用不同比例關系、不同表現形式設計出的漂亮花瓶作品中,大家欣賞著自己的設計作品倍感驕傲和自豪,欣賞后大家互相提改進意見,相互評價,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比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享受。】
(六)板書設計。
美術中比例知識
黃金分割比例: 1:0.618 近似值:2:3 3:5 5:8 ...
總之,本節課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注重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采用多媒體教學直觀有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巧妙的創意來熏陶學生豐富課堂,以動手實踐為課堂教學的訓練手段。
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三部分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節說課提出寶貴意見。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七年級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說課稿12-16
美術手工活動說課稿04-28
【精選】小學美術說課稿03-16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01-20
小學美術說課稿精選01-19
大班美術《太陽》說課稿12-25
小學美術說課稿《黑與白》12-20
小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1-03
冀版美術七年級上冊 用線條表現說課稿11-02
歡樂的節日說課稿 贛美版美術七年級下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