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廉的名言警句手抄報資料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經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那什么樣的名言才是經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廉的名言警句手抄報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廉的名言
1、奢欲貪 儉生廉。
2、一絲不茍勤于政務,一生為民樂在其中。
3、理想信念不動搖,拒腐防變根扎牢。
4、世上黃金貴,清廉價更高。
5、廉潔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6、不勤,無以成就事業;
7、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8、領導有正氣,職工有士氣,單位有朝氣。
9、為官以廉為先,從政以勤為本。
10、黨風正則人心向,政風正則令暢通,民風正則富思進,家風正則萬事興。
清廉名言警句
1、官長之前,止可將敬,不可逐膻。
2、儉以養廉。
3、廉潔自律繃緊弦,拒腐防變勿思貪。
4、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增廣賢文》
5、錢財如糞土,仁義值于金。——《增廣賢文》
6、清廉是進步的階梯,腐敗是滅亡的快車。
7、廉潔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8、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廣賢文》
9、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10、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增廣賢文》
11、為官以廉為先,從政以勤為本。
12、在職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13、清廉則無畏,秉公則無私。
14、以誠為人,以勤為政,以廉為官。
15、得志時貴在清醒,失意時重在平衡。
16、立志言為本,修身行為先。
17、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18、欲雖不可去,求應有所節。
19、憎貪官、戒貪心,思貪害、拒腐不貪分民憂、解民愁、保民安、執政為民。
20、一心為公是政理,貪權謀私有禍根。
清廉節儉佳話名人故事
1、季文子戒奢華
春秋時代,魯國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卻十分儉樸。他的全家老小都不著綢緞,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騾馬不喂粟米,而飼以青草。有人譏之為“吝嗇”,季文子答道:“我何嘗不愿穿綢著緞、乘車騎馬呢?可眼看著黎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風亮節為國家贏得榮譽,沒聽說用自己的美妻良馬能給國家帶來光榮的。”這樣,原來譏笑季文子吝嗇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做法。當時,因為受季文子的影響,魯國上下崇儉戒奢,蔚然成風。
2、諸葛亮儉以養德
三國時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官居蜀國宰相,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事奉節儉,力戒奢侈。他的家業僅存錢800銖、田15頃,作為妻室兒女的生活來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給,俸資之外,分文不取。更為難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這樣的遺囑:“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據史料記載:“及卒,如其所言。”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話已成為千古箴言,被后人奉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3、蘇東坡安貧守志
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官至翰林院學士。因為他抨擊朝廷橫征暴斂,結果被貶謫黃州,薪俸也隨之銳減,每月僅有4500個銅錢。蘇東坡樂道安貧,節儉度日。
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來訪,見客廳的大梁上懸掛著31個竹筒和一個大竹筒,心里十分納悶。這時,蘇東坡囑咐家人備一席酒菜,要與老友痛飲三杯。家人應諾后用叉挑下那個大竹筒,退到內屋去了。這位老友見狀,忍不住向蘇東坡發問:“東坡兄,不知你這屋梁上掛的是啥?”蘇東坡沒有馬上回答,只是起身又叉下一個竹筒,倒出筒中數十枚銅錢置于桌上。這位老友仍是不解。蘇東坡朗聲大笑,說出了竹筒之謎。原來,蘇東坡為了做到計劃開支,量入為出,把每月領到的薪俸分為31份,然后裝入竹筒中掛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木叉挑下一個竹筒,作為當日開支。每日節余部分,集中貯放在大竹筒中,逢年過節或有來客才從大竹筒中取出備辦酒席。這位老友聽了,十分感動,稱贊不已。
【清廉的名言警句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有關孝的名言警句(資料)04-24
名言警句的手抄報02-01
文學的名言手抄報資料10-15
手抄報讀書的名言警句09-16
人生警示名言手抄報資料10-14
關于科學的名言手抄報資料10-15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名言08-25
關于讀書手抄報名言資料10-02
精選道德修養名言警句手抄報內容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