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1
一、實驗目的
1、理解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管理信息系統初始化的步驟和方法。
4、掌握管理信息系統日常處理的步驟和方法。
二、實驗條件
1、微型計算機。
2、一個或若干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3、相應模擬數據。
三、實驗內容
1、登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2、使用管理信息系統。
3、分析管理信息系統案例。
四、實驗步驟
1、登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進入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主界面,例如:
a.山東建筑大學教務管理信息系統202、194、86、187/jiaowu/ b.商務部汽車貿易管理信息系統/
c.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 d.郵政快遞查詢信息系統/
e.用戶參與網絡社區
2、任意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或最常用的'"網站信息系統,分析該系統吸引你的主要原因。
3、分析管理信息系統案例,每4人一組,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分組討論。(案例另附)
五、復習思考題。(實驗報告用A4紙手寫,加標準封面,左側裝訂)
1、什么是信息?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為企業帶來了哪些好處?
2、如何認識管理信息系統不僅是一個技術系統,而且同時又是一個社會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在社會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析網站信息系統吸引你的主要因素。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2
一、組織結構分析
對該系統涉及到得組織部門及其之間的功能關系進行分析,繪制出組織結構圖。
院長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務科任課老師學生信息處理人員成績統計人員成績錄入人員
二、系統需求分析
1、系統現有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學生信息管理的過程是:當學生人員發生變動時,負責管理學生信息人員應對變動人員進行添加或修改。每年新生入學時,由學生工作辦公室提供新學生信息,并由教務科存檔以備用。學生畢業前,應將學生信息刪除。其他學生的變動信息應及時更新,經過檢查的變動名單由學生信息處理人員進行整理,并存入學生庫中。
學生成績管理的過程是,每當考試完畢后,任課教師把成績單一式三份分別送教務科、各系部和學生工作辦公室,成績錄入人員將整理后的成績輸入到學生成績庫中。錄入成績完畢后,統計分析人員應根據學生庫文件和學生成績庫文件匯總出各班總成績、各科總成績和學生總成績等資料,并把這些累計匯總后的資料報送有關人員。
2、做出系統業務流程圖:
學生工作辦公室任課教師學生人員名單學生人員變動名單成績單學生信息管理人員成績錄入人員學生人員檔案整理后的學生人員名單學生成績檔案統計分析人員單科匯總成績表多科成績單成績條教學管理人員班主任學生
3、系統的改進思路:
(1)原系統數據過于繁瑣,可以將“整理后的學生人員名單”刪去。
(2)可以將“成績錄入人員”去掉。
(3)可以將“單科匯總成績表”、“多科成績單”、“成績條”合并為“學生成績匯總表”。
三、系統新的邏輯方案設計
1、設計出系統功能結構圖:
學校考試管理系統資資資資報料料料料表錄修刪查輸入改除詢出
2、新系統業務流程設計,繪制新系統業務流程圖:
退出系統
學生工作辦公室任課老師學生人員名單學生人員變動名單成績單學生信息管理人員學生人員檔案學生成績檔案統計分析人員學生成績匯總表教學管理人員班主任學生
3、新系統數據流程分析,繪制新系統數據流程圖:
學生工作辦公室學生信息變動表學生信息表任課教師錄入錄入學生信息庫學生成績庫處理統計分析各各班成績表各成科績表學生成績教學管理人員
班主任成績單錄入后的成績單
4、根據數據流程圖,編制數據字典;
(1)數據項的定義
數據項編號:I01更改后的學生信息表表學生
數據項名稱:學生姓名
(2)數據結構的'定義
數據結構編號:DS01
數據結構名稱:學生檔案及各科成績匯總表
簡述:學生在校基本檔案及各科成績
數據結構組成:學生姓名+學號+成績
(3)數據流的定義
數據流編號:D01
數據流名稱:學生檔案表
簡述:學生基本信息
數據流來源:學生工作辦公室
數據流去向:學生信息管理人員
數據流組成:學生姓名+學號+性別+畢業學校
數據流編號:D02
數據流名稱:學生成績單
簡述:學生各科的成績
數據流來源:任課老師
數據流去向:信息管理系統分析人員
數據流組成:學生姓名+學號+課程+成績
(4)處理邏輯的定義
處理邏輯編號:P01
處理邏輯名稱:整理學生信息
簡述:更新學生檔案匯總學生成績
輸入的數據流:整理后的學生檔案表,來源于學生信息管理人員;各科成績單,來源于任課老師
處理:根據學生檔案輸入每個學生成績,匯總所有學生的成績并分類排序
輸出的數據流:學生匯總成績單
(5)數據存儲的定義
數據存儲編號:F0110
數據存儲名稱:學生庫檔案
簡述:存儲學生的基礎信息檔案
數據存儲組成:學生姓名+學生在校表現
(6)外部實體的定義
外部實體編號:S01
外部實體名稱:教務處
簡述:管理查詢學生基本信息的單位
輸入的數據流:D01—02
輸出的數據流:F01
外部實體編號:S02
外部實體名稱:老師
簡述:查詢了解學生成績
輸入的數據流:D01—02
輸出的數據流:F01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3
一、系統簡介
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簡稱MIS)、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新型學科,MIS的定義隨著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簡稱MIS)、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新型學科,MIS的定義隨著 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進步也在不斷更新,在現階段普遍認為管理信息系統MIS、是由人和計算機設備或其他信息處理手段、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統。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儲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維護和信息的使用六個方面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具有以下四個標準:確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與可加工、可以通過程序為管理人員提供信息、可以對信息進行管理。具有統一規劃的數據庫是MIS成熟的重要標志,它象征著管理信息系統MIS是軟件工程的產物、、管理信息系統MIS是一個交叉性綜合性學科,組成部分有:計算機學科(網絡通訊、數據庫、計算機語言等)、、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線性規劃等)、管理學、仿真等多學科。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管理工作的成敗取決于能否做出有效的決策,而決策的正確程度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的質量。所以能否有效的管理信息成為企業的首要問題,管理信息系統在強調管理、強調信息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得到普及。
二、系統作用
1、 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資源
對企業來說,人、物資、能源、資金、信息是5大重要資源。人、物資、能源、資金這些都是可見的有形資源,而信息是一種無形的資源。以前人們比較看重有形的資源,進入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以后,信息資源就顯得日益重要。因為信息資源決定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物資資源。信息資源是人類與自然的斗爭中得出的知識結晶,掌握了信息資源,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形資源,使有形資源發揮更好的'效益。
2、 管理信息是決策的基礎
決策是通過對客觀情況、對客觀外部情況、對企業外部情況、對企業內部情況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所以,決策和信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過去一些憑經驗或者拍腦袋的那種決策經常會造成決策的失誤,越來越明確信息是決策性基礎。
3、 管理信息是實施管理控制的依據
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來控制整個的生產過程、服務過程的運作,也靠信息的反饋來不斷地修正已有的計劃,依靠信息來實施管理控制。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根源是沒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的信息。
4、管理信息是聯系組織內外的紐帶
企業跟外界的聯系,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是通過信息互相溝通的。因此要溝通
各部門的聯系,使整個企業能夠協調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所以,它是組織內外溝通的一個紐帶,沒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溝通內外的聯系和步調一致地協同工作。
三、基本功能
1.數據處理功能
2.計劃功能
根據現存條件和約束條件,提供各職能部門的計劃。如生產計劃、財務計劃、采購計劃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層次提供相應的計劃報告。
3.控制功能
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供的數據,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較執行與計劃的差異、分析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輔助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4.預測功能
運用現代數學方法、統計方法或模擬方法,根據現有數據預測未來。
5、 輔助決策功能
采用相應的數學模型,從大量數據中推導出有關問題的最優解和滿意解,輔助管理人員進行決策。以期合理利用資源,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四、系統劃分
1、MIS 按組織職能可以劃分為辦公系統、決策系統、生產系統和信息系統。
2、 基于信息處理層次進行劃分
MIS基于信息處理層次進行劃分為面向數量的執行系統、面向價值的核算系統、報告監控系統,分析信息系統、規劃決策系統,自底向上形成信息金字塔。
3、 基于歷史發展進行劃分
第一代MIS 是由手工操作,使用工具是文件柜、筆記本等。第二代MIS 增加了機械輔助辦公設備,如打字機、收款機、自動記賬機等。第三代MIS 使用計算機、電傳、電話、打印機等電子設備。
4、 基于規模進行劃分
隨著電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MIS 從地域上劃分已逐漸由局域范圍走向廣域范圍。
5、 MIS的綜合結構
MIS可以劃分為橫向綜合結構和縱向綜合結構,橫向綜合結構指同一管理層次各種職能部門的綜合,如勞資、人事部門。縱向綜合結構指具有某種職能的各管理層的業務組織在一起,如上下級的對口部門。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4
實驗名稱:
班級:
完成時間:6月15日
組員分工(格式:NAME.NUMBER.TASK):最多6人
一、實驗理論支持(包括主要原理、參考文獻)
二、該MIS系統的環境分析(包括硬件環境、軟件環境、數據庫設計的情況分析)
三、該MIS系統的系統分析(要求繪制組織結構圖和業務流程圖,然后選擇一個功能模塊
(不要求全部),畫出該功能模塊的數據流程圖,編制相應的.數據字典)
四、探討該MIS系統的系統設計(包括數據庫、輸入輸出、網絡是如何設計的)、系統實施
(包括系統是如何測試的)和系統維護(包括系統是如何維護的)
五、日志(記錄完成報告過程的日志)
六、總結(組員心得體會)
注:根據小組熟悉的具體情況,選擇一個具體管理信息系統(例如圖書借閱管理系統,教務處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倉庫進銷存管理系統,公司人事管理子系統,酒店管理信息系統,超市收銀系統)作為實驗對象。對該系統進行詳細的調研,獲取該系統的相關資料,根據課題系統功能需求,開展實地調查或通過Internet查閱相關資料或結合個人經驗,進行系統分析。明確管理業務調查過程和方法,繪制系統的組織機構圖、管理功能及業務流程圖。明確數據流程的調查與分析過程,繪制數據流程圖,編制數據字典。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完成系統的系統化分析,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相關圖表可以使用smartDraw、Visio20xx或者Word等繪制,實驗報告題目不限,實驗報告以word文檔形式提交,不少于10頁,發送至xxx。截至時間:6月15日。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管理信息系統實驗報告06-02
管理信息系統案例分析實驗報告范文09-07
管理信息系統第四版實驗報告范文06-01
【推薦】管理信息系統第四版實驗報告范文07-27
實驗報告實驗報告11-16
土壤實驗報告范文_實驗報告05-22
科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7-25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8-17
科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范文05-26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