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驗報告集錦15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實驗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實驗報告1
課程名稱:
學生學號:
所屬院部:
(理工類)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20xx——20xx學年第x學期
xx學院教務處制
實驗項目名稱:環境噪聲測量實驗實驗學時:4同組學生姓名:實驗地點:
實驗日期:實驗成績:批改教師:批改時間: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掌握噪聲測量的方法,對噪聲的大小有一個主觀的認識
(2)學會使用聲級計;
(3)分析噪聲的大小與來源,得知建筑是否符合規定。
二、實驗儀器和設備HS5633型聲級計
三、實驗過程
(1)測點的選擇:建筑物外1m處,高1.2m;
(2)檢查聲級計的電池電力并采用校準器對其進行校準;
(3)測量應在無風雪、無雷電天氣,風速5m/s以下進行。大風時應停止測量;
(4)記錄聲級計讀數值,保持聲級計在L檔,每隔5秒讀一個數值,共記錄200個數。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原理:將記錄的200個數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第20個數值就是L10,L10反映交通噪聲的峰值;第100個數值就是L50,第180個數值就是L90,L90反映背景噪聲值。等效聲級反映了在測量的時間內聲能的平均分布情況。計算公式:Leq=L50+d/60其中d=L10-L90測量得出數據(單位:db):
依據測量的的數據得出:
L10(在10%時最大噪音峰值)=58.9dbL50(在200個數據中最大平均值)=52.4dbL90(背景噪聲)=47.5
Leq(等效聲級)=52.59(Leq=L50+d/60d=L10-L90)
分析:對照《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校園1類的晝間等效聲級Leq<=55db,所以符合標準。
關于實驗報告2
希奇,真希奇!語文課上,老師拿來一盆清水,一份報紙和一個玻璃瓶,竟然告訴我們這一節課要做一個趣味實驗。接下來就是我對這場實驗的描述。
時間:20xx年6月9日。 地點:六(2)班教室
實驗材料:一盆清水、一份報紙和一個玻璃瓶。
實驗準備:先撕下一張報紙,揉成團后塞進瓶中。
實驗前的猜測
老師拿著塞了報紙的玻璃瓶,問道:“如果我將這瓶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中,你們說這瓶子中的報紙會不會濕?”
一時間,教室里炸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測著。老師示意大家安靜下來,舉手發言。
操冰清第一個被老師點到名。只見她從容不迫地站起身來,胸有成竹地說道:“我認為將玻璃瓶倒著放入水中,報紙不會濕。”老師笑著點點頭,讓操冰清坐下,又叫已經舉手好久的胡鴻杰回答。
胡鴻杰迫不及待地站起來,當我認為他要開始長篇大論時,他卻僅僅從口中吐出了幾個字:“我認為報紙會濕。”然而,他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認可,近半的人都紛紛附和。老師拍了拍手讓大家靜下來,讓坐在胡鴻杰后排的厲凱鋒發言。
“我以前試過將一個空瓶子倒著放進水里。”厲凱鋒自信地說道:“瓶子被放下去的時候會有一股阻力,而拿起來時有吸力,水是不會進入瓶子里的,所以報紙也不會濕。”他說得有理有據,令不少人信服,我也暗自點頭。
老師讓站起來發言的同學坐下,總結說:“現在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是報紙會濕,另一種是不會濕,接下來,就讓老師來做一做這個實驗。”
老師示范
實驗過程
老師開始做實驗
“為了公正,你們可以驗證一下,這個瓶口是沒有被封住的。”老師說著,讓前排的同學摸了摸瓶口。
“現在已經證實瓶口是開著的,那么我就把瓶子放下去了。”說著,老師把瓶子放入水中,瓶口向下,“過一分鐘我再把瓶子拿起來。”
過了一會兒,老師應我們的要求將瓶子從水中取出。瓶口濕淋淋的。老師道:“現在我將報紙從瓶子里拿出來。由于瓶口很濕,我先用報紙擦一下。”老師用剩下的報紙擦了擦了瓶口,然后將手指伸進瓶中想將報紙取出。不料,那團報紙卻不愿意輕易離開瓶子。
終于,報紙被老師取出。紙上干干的,沒有一點兒水印。
同學表現
同學們好奇地站起來,有些人還私下交頭接耳,似乎在討論什么問題。我的視線被擋住了,于是也站起身來觀看。
底下的同學都忍俊不禁,只聽我的同桌金云鵬悄悄自語:“老師不是在變魔術吧?”“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旁的邢港偉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道。我也被逗得笑出了聲。
“外面的水位已經比里面報紙的位置要高了,如果水可以進瓶子里,報紙已經濕了,不用等一分鐘的。”厲凱鋒如此說道,大多數同學也紛紛點頭附和。
我屏息凝神地看著老師將瓶子取出水中,十分迫切地想知道最終的結果。然而,見老師取不出報紙的尷尬場面,我緊張的情緒頓時煙消云散了。看著老師努力地想讓報紙離開瓶子,這個無傷大雅的小插曲令全班哄堂大笑。
看著這神奇的一幕,我不由得想起剛剛邢港偉說的那句“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這的確是奇跡啊!我如此想著。
學生嘗試
老師做完了實驗,見我們一臉驚奇,笑了笑,道:“有誰想來試一試?”“我!”“我!”……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踴躍舉手,個個都躍躍欲試。
最終,被老師選中的幸運兒是邢東杰。他帶著興奮的表情走上講臺,同時一擁而上的還有許多好奇的同學。他們圍在講臺旁,七嘴八舌地給邢東杰出著主意。老師在一旁微笑著看著。
當邢東杰做完實驗,將仍是干燥的報紙從瓶中取出后,老師示意所有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道:“實驗又一次成功了,這說明將這玻璃瓶瓶口向下放入水中,水是不會進瓶內的,但,這是為什么呢?”
激勵的討論
“這是為什么呢?”老師笑瞇瞇地又一次重復了他的問題。
我想了想,舉起了手,老師叫起了我。我說道:“因為瓶內有空氣,放進水里時,空氣產生了氣壓,排開了水。”
老師點點頭,同意了我的觀點,又道:“其實,放的方法如果不對,瓶里也是會進水的。”大家此時似乎心有靈犀,異口同聲地接上了老師的話:“斜的放!”
“不錯。”老師解釋說:“因為斜的放空氣會被排出一部分,氣壓小了,水自然進入了瓶子。邢俊杰,你上來試一試。”
邢俊杰聽見老師點到了自己名字,一臉驚喜地來到講臺上做起了實驗,水果然灌滿了瓶子。
最終的結論
經過討論,我們最終得出了結論如下:
由于報紙只占據了瓶子里的一部份空間,瓶子里還存在著空氣,所以水無法進入瓶子。
因為空氣比水輕,所以瓶中的空氣無法逃到瓶外,只有當你把瓶子傾斜著浸入水中,把瓶子里的一部份空氣排掉后,水才會進入瓶子。
啟發
課后,回想著課堂上的實驗,我得到了一個啟示:生活中處處有真理,其實許多司空見慣的事物中蘊含著鮮為人知的科學道理,但只有作一個有心人,才能發現它們。
是啊,牛頓從蘋果從樹上落下來這一司空見慣的事情中發現了萬有引力;波義耳從紫羅蘭花瓣遇鹽酸會變紅這一普通現象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石蕊試紙……只有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會找到身邊的真理,我決心要做一個這樣的人。
關于實驗報告3
實訓報告
實訓題目:
實訓地點:
指導教師:
學生班級:
學生學號:
實訓時間:
一. 實訓目的
1. 通過該實訓,使學生認識SMT組裝過程中常用的元器件類別,標識。對表面組裝器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 在實訓過程中,學習最基本的元器件的識別方法,了解元器件在SMT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及作用。
二. 實訓要求
1.聽從指導教師的指導。
2.實訓過程不要將無關的物品帶入實訓室。
3.不要損壞實訓器材。
4.不要操作與本次實訓無關的軟件。
三. 實訓時間
第五周 周一第一大節
四. 實訓地點
一教樓五樓507機房
五. 實訓總結
1) 表面貼裝元器件的特點、分類
① 如何區別貼片電阻與貼片電容?在PCB板上的標識是什么?
貼片電阻都是黑色的并且實物上都印有該電阻的阻值或阻值的代碼。貼片電容上面沒有印字,這是和他的制作工藝有關(貼片電容是經過高溫燒結面成,所以沒辦法在它的表面印字),而貼片電阻是絲印而成(可以印刷標記)。電阻:R 電容:C
② 如何區別貼片電阻與貼片電感?在PCB板上的標識是什么?
貼片電阻一般上面有數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體,扁平長方形狀。
貼片電感形狀是扁方形的,中間是個圓盤,里面可以看到線圈。
電阻:R 電感:L
③ 如何區別貼片電感與貼片電容?在PCB板上的標識是什么?
貼片電容一般電容體顏色較深一些,用萬用表電阻檔量是開路的,沒有標志。貼片電感一般有白色的、線繞的等,用萬用表電阻檔量是短路的,一般會標電感值在上面。 電感:L 電容:C
2) 片式電阻的結構、精度分類、外形及標注方式、識別方法。主要技術指標。
標注方式:1.阻值精度為±5%,±10%, ±20%時,采用3位數字表示
① R≥10歐,前兩位為電阻的有效數字,第三位表示后面“0”的個數。如:150表示15×100=15Ω
② R<10歐,在小數點處加“R”如:4.8歐 表示為 4R8
2.阻值精度為±1%,±2%時,采用4位數字表示。
若電阻值R ≥100Ω:前三位是有效數字,第四位表示有效數字所加“0”的個數。例:20xx表示為:200×102=20000Ω=20kΩ
若電阻值R在10~100Ω之間: 在小數點處加“R”。例:15.5Ω記為15R5
若電阻值R<10Ω:在小數點處加“R”,不足四位在末尾加“0”。例:4.8Ω記為4R80
識別方法:貼片電阻一般上面有數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體,扁平長方形狀。
主要技術指標:SMT電阻器的體積很小,但它的數值范圍和精度并不差,見
表2-3。3216系列的阻值范圍是0.39Ω~10MΩ,額定功率可達到1/4W,允許偏差有±1%、±2%,±5%和±10%等四個系列,額定工作溫度上限是70℃。
3) 片式電阻網絡的結構分類、特點、主要的參數。
結構分類:SOP型、芯片功率型、芯片載體型和芯片陣列型
特點:在一個電阻網絡中含有多個參數與性能一致的電阻。
主要的參數:精度一般為J(5%),G(2%),F(1%)
4) 片式電容的結構和特性、精度分類、外形及標注方式。主要技術指標。
結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質,金屬內電極,金屬外電極。而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它是一個多層疊合的結構,簡單地說它是由多個簡單平行板電容器的并聯體。 特性:1.小型化、低高度化 2.高頻低阻抗、低損耗3.高耐熱性、長壽命、高可靠性4.環保
精度分類:一般分為3級:I級±5%,II級±10%,III級±20%。在有些情況下,還有0級,誤差為±20%。 常用的電容器其精度等級和電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級——±0.5%;F——01級——±1%;G——02級——±2%;J——I級——±5%;K——II級——±10%;M——III級——±20%。
外形:
標注方式:(1) 直標法:用字母和數字把型號、規格直接標在外殼上。
(2) 文字符號法:用數字、文字符號有規律的組合來表示容量。文字符號表示其電容量的單位:P、N、u、m、F等。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標稱允許偏差也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小于10pF的電容,其允許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 色標法:和電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單位一般為pF。小型電解電容器的耐壓也有用色標法的,位置靠近正極引出線的根部。 主要技術指標:(1)額定工作電壓:對于結構、介質、容量相同的器件,耐
壓越高,體積越大
(2)溫度系數: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每變化1℃,電容
量的相對變化值。溫度系數越小越好。
(3)絕緣電阻:用來表明漏電大小的。一般小容量的電容,絕緣電阻很大,在幾百兆歐姆或幾千兆歐姆。電解電容的絕緣電阻一般較小。相對而言,絕緣電阻越大越好,漏電也小。
(4)損耗:在電場的作用下,電容器在單位時間內發熱而消耗的能量。這些損耗主要來自介質損耗和金屬損耗。通常用損耗角正切值來表示。
(5)頻率特性:電容器的電參數隨電場頻率而變化的性質。在高頻條件下工作的電容器,由于介電常數在高頻時比低頻時小,電容量也相應減小。損耗也隨頻率的升高而增加。另外,在高頻工作時,電容器的分布參數,如極片電阻、引線和極片間的電阻、極片的自身電感、引線電感等,都會影響電容器的性能。
5) 片式鉭電解電容器結構特征、分類、特點,主要特性指標,識別方法。
結構特征:固體鉭電解電容器的正極是鉭粉燒結塊,絕緣介質為TaO5,負極為MnO2固體電解質。將電容器的芯子焊上引出線后再裝人外殼內,然后用橡膠塞封裝,便構成了固體鉭電解電容器。液體鉭電解電容器的制造工藝比固體鉭電解電容器較為簡單,電容器的芯子直接由鉭粉燒結塊經陽極氧化制成,再把電容器芯子裝入含有硫酸水溶液或凝膠體硫酸硅溶液的銀外殼中,然后用氟橡膠密封塞進行卷邊密封而成,硫酸水溶液等液體電解質為電容器的負極。
分類:燒結型固體、箔形卷繞固體、燒結型液體。
特點:壽命長、耐高溫、準確度高、濾高頻改波性能極好,不過容量較小、價格也比鋁電容貴,而且耐電壓及電流能力相對較弱。
識別方法:表面有絲印,有極性。有多種顏色主要有黑色、黃色等。鉭電容表面有一條白色絲印用來表示鉭電容的正極,并且在絲印上標明有電容值和工作電壓,大部分生產廠家還在絲印上加注一些跟蹤標記。
6) SMD的特點、按引腳形狀分為幾類,名稱是什么? 特點:組裝密度高、電子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電子產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高頻特性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易于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達30%~50%。節省
關于實驗報告4
用驗電器演示導體和絕緣體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張開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法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絲等金屬絲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可以看到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地球上去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金箔仍張開并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地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干燥,以免表面漏電。
實驗目的: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里放入適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后把溫度計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后,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 60℃以下時,隨著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結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
XXX
20xx年X月XX日
關于實驗報告5
一、文獻綜述:
(一)實驗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水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按二比一的比例組合而成,采用熟悉的水做知識載體,通過對水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的描述,認識到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從而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國內外已根據相關原理發明了瓶裝電解水、電解水制氧機及電解水制氫等,并將更深入的研究進行優化取得最小成本最大利益的成功。
(三)參考文獻:
《20xx-20xx年中國電解水制氫設備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分析報告》;專業文獻;中學化學教材;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二、實驗目的
1.熟練掌握電解水的實驗操作;
2.培養學生“以教師的姿態”做好實驗的預備實驗以及進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3.學習用正交表的方法尋找電解水實驗的最佳反應條件和試驗成功的關鍵;
4.通過本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研究化學實驗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品質和實驗習慣。 三、實驗儀器及藥品:
儀器
名稱 試管 導線 直流電源 鐵制電極 鉑電極 銅電極 電壓表
型號 18*180
數量 兩只 兩根 一個 兩個 兩個 兩個 一個
試劑 不同濃度的氫 氧化鈉溶液
四、實驗設計方案
(一)實驗原理描述: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可以發生電解,反應式如下通電 2H2O ==2H2↑+O2↑
其中影響電解水的因素有很多,本實驗通過探究不同因素對該實驗的影響來探究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二)實驗過程設計: 1.連接好電路(如下圖)
2.裝入相應的電解質溶液(液面高于電極0.5cm). 3.將兩支試管裝滿溶液各自放入正極、負極。 4.打開直流電源,將電壓調至所要求大小進行電解。
5.運用上述裝置,按照下表分別進行實驗。 6.注意練習實驗操作,對比電解速度及直觀效果。
(三)實驗觀測點及觀測指標
1.觀察和記錄兩極產生氣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檢驗量的氫氣所需的時間、所收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以及檢驗氫氣和氧氣的直觀效果、操作是否簡便等; 2.檢驗生成的氣體。
五、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不同電解質溶液配制:計算配制不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并稱取氫氧化鈉固體,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開始實驗時控制好電流以防電壓過大將電壓表損壞。 六、起止時間進程安排:
安裝裝置后,確保其安全性及可行性,依次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記錄結果。
關于實驗報告6
20xx年伴著車間實習的結束我們進入了為時三周的cad實習,在老師的認真指導下,我虛心的學習了cad的操作方法。并了角了很多關于cad方面的知識。autocad是一門應用廣泛的技術性應用軟件,在機械,建筑等行業尤為的重要,電腦輔助繪圖相對于手工繪圖有很多突出的優勢在精度,,準度,美觀度方面它遠超于手工畫圖。這次實習是非常有用的,它為我以后進入社會,進入工作奠定了堅固的'基礎,下面是我對這次實習中對于autocad的操作方法的總結:
1、autocad采用三維坐標系統確定在空間位置顯示在屏幕上狀態欄中的坐標值。就是當前光標所在位置。
2、模型空間是指計算機屏幕如同一個窗口來觀察房間的模型,合pan和zoom命令改變窗口的位置和大小。這樣可以從任間角度來觀察模型的局部和全部。
3、文字中編輯l對已標注的文字進行編輯autocad提供二個命令:doledit和broperties命令。
4、使用工具按鈕進行視窗縮放,在標準工具欄中安排了視窗縮放按鈕,操作時首先用鼠標左鍵單擊打開。并將鼠標移到所選位置放開左鍵。
關于實驗報告7
一. 實驗目的:
通過觀察食品外在的形狀和顏色特點及通過品嘗食品來了解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的靈敏性.
二. 實驗方法:
1, 視覺:通過視覺觀察商品的外形特點和顏色等。
2, 嗅覺:通過嗅覺感覺商品的氣味。
3, 味覺:通過聽覺聽到嘗吃商品時的聲音。
4, 舌覺:色覺主要感覺商品的味道。
5, 觸覺:感覺商品的堅硬柔軟等。
三. 實驗內容:
1, 不丟手與周包谷的對比:
(1),遵義不丟手爆米花是貴州間傳統休閑食品,口感酥松、香脆、不膩、不燥,食而不忘,好滋味當然讓您不忍停手,因而命名“不丟手”
(2)周包谷與不丟手比起來比較硬,比較翠且顏色也比不丟手更深。甜味比不丟手淡。
2,好麗友、派,外形圓柱形,外表呈巧克力色,聞起來巧克力味十足,夾層白色的海綿狀,手感柔軟的餅干、富有純正香濃的巧克力(代可可脂)及麥淇酪(不含脂肪),再搭配滑軟柔韌且含有果凍成分的果汁軟糖夾心。
3,白色的草餅:手感軟綿,聞起來清香可口,花生味的,夾層中間有紅糖。
四. 實驗總結:
1, 通過實驗可感知自己的感覺器官方面的優勢與劣勢,我自身視覺和嗅覺都還可以,舌覺不怎么靈敏,有待加強。
2, 很多食品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要親身體驗,實際觸及和感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
關于實驗報告8
一、【實驗目的】
1、掌握表面活性劑的原結構、性質和應用;
2、了解洗滌劑配制流程和性能表征方法;
3、學會用白度儀測定所配制洗滌劑的洗滌效果。
二、【實驗背景】
洗滌劑在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劑是物化課程學習中的重要概念。圍繞洗滌劑的配制和表征這一課題,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同時這一知識性和生活常識性的物質。
三、【實驗原理】
1、洗滌劑配方原料選擇因素:
①價格因素
②從洗滌的角度看,配制的洗滌劑要具有洗滌、潤濕、增溶、氣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滿足去除污垢的作用;
③為使所配制的洗滌劑發揮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質的組分,來調節洗滌劑的酸堿度以及來自于雜質元素的影響;
④為使所配制的洗滌劑具有好的應用性能,有時需要通過在洗滌劑中加入特別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等作用;
⑤從環保的角度出發,還要求使所使用的藥品具有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2、洗滌劑具有洗滌效果的機理:
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具有兩親結構,在清除固體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滌過程中,可通過一個物理、化學過程,明顯降低體系的表面張力,并發生潤濕、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終在其他組分和外界機械攪拌因素的協同作用下,使唔夠得到清除。
3、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根據所具有的功能基團的差異,表面活性劑可分為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兩親表面活性劑及特種表面活性劑等。其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價格、洗滌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使用廣泛,是現在使用的絕大部分洗滌劑的主要成分。
試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椰子油酸、粗鹽、檸檬酸、三聚磷酸鈉、氫氧化鈉、脂肪酸聚氧
乙烯醚、水
儀器:SBDY型數顯白度儀、量筒、燒杯、托盤天平
四、【實驗步驟】
1.洗滌劑的配制
根據實驗原理中多用洗潔精的配方,依次加入下列藥品配制洗滌劑,順序和用量為: 水(70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0g)——粗鹽(2g)——三聚磷酸鈉(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檸檬酸(1g)——氫氧化鈉(1g)
2.洗滌劑效果的測試(利用白度計測定所配制洗滌劑的洗滌效果)
①白度計的校正:用已知白度的白板校正儀器;
②用白度計測定布條在洗滌前的白度;
③將白布條弄臟,如在窗臺上擦拭;
④用白度計測定弄臟了的布條的白度;
⑤用剛剛所配制的洗滌劑清洗弄臟了的布條,洗滌干凈后吹干;
⑥用白度計測量洗滌劑洗滌后布條的白度。
五、【實驗現象記錄及數據記錄與處理】
1、各配料加入的順序及現象:
2、洗滌劑的性狀:
經不斷攪拌,本次實驗所配制的洗滌劑,為乳白色粘稠液體,泡沫潔白均勻細膩,防止一段時間液體穩定不分層。雙手直接接觸洗滌劑一會后明顯感覺手部皮膚有緊繃感。
3、白度儀測量數據記錄與處理
去污效率DE=(Rw-Rs)/(R0-Rs)×100% =(56.9-40.3)/(85.2-40.3)×100%=36.97%
六、【本次實驗中共選擇了8種組分,其對應的作用為:】
①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性能:屬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中性,具有良好的去污、濕潤、乳化、分散能力。能產生豐富的泡沫,且易于用穩泡劑使之穩定,其泡沫又便于用抑泡劑進行調節使之符合低泡配方的要求;增溶效果顯著;直連結構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與三聚磷酸鈉一起使用時, 其性能更加優異。親水基團(磺酸基)與疏水基(烷墓苯)間的聯接是C一S鍵, 因而它的耐水解穩定性很好在熱的堿或酸中很穩定。磺酸本身也可溶于水并完全電離,可在低pH 值條件下使用。
用途:烷基苯磺酸納對顆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顯著的去污效果,對天然纖維上顆粒污垢的洗滌作用尤佳,去污力隨洗滌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對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廣泛應用于洗衣粉、餐具洗滌劑及工業清潔劑中。
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勻染劑AN):
性能:屬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優良的去污、乳化、緩蝕、發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溫和的洗滌性質不會損傷皮膚。在各種pH 下都可以使用,并表現為非離子(堿性或中性溶液中)或陽離子(在酸性溶液中)特性。將高活性產品加到規定數量的水中去,同時加以攪拌。而不要將水加到高活性原料,否則便可能導致凝膠的形成。
用途:在紡織工業中主要用作染色助劑。也常用在人造絲生產中,不但可以增強纖維絲的強度,還可保持噴絲孔的清潔,防止污垢的沉積。在石油煉制工業中使用可以抑制酸氣對金屬設備的腐蝕,提高設備利用率。在工業洗滌劑中可以作助劑成分。
③椰子油酸:
椰子油脂肪酸的一種重要的下游產品之一。CDEA屬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沒有濁點。性狀為淡黃色至琥珀色粘稠液體,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發泡、穩泡、滲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呈酸性時與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別明顯,能與多種表面活性劑配伍。能加強清潔效果、可用作添加劑、泡沫安定劑、助泡劑。在水中形成一種不透明的霧狀溶液,在一定的攪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濃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
④三聚磷酸鈉:
性能:洗滌劑中不可缺少的優良助劑,提高洗滌劑的去污效果。三聚磷酸鈉具有螯合鈣、鎂、鐵等離子的性質,能軟化水;也是洗滌劑的膠溶劑、乳化劑,對蛋白質有膨潤、增溶作用,有明顯的解膠效果,對脂肪物質起促進乳化作用,對塵土等固體污垢有分散作用,增強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活性,降低臨界膠束濃度,起到降低表面活性劑用量和增強去污力的雙重作用;能使液態、固態微粒更好的溶于液體(如水)介質中,使溶液外觀完全透明,好像真溶液一樣,即增溶作用。同時,三聚磷酸鈉水溶液呈弱堿性(1%水溶液的PH值約為9.7),也是良好的緩沖劑,所以,即使有酸性污垢存在,三聚磷酸鈉也能使洗滌液保持一定的堿度,有利于酸性污垢的除去;它還可以吸收水分防止洗滌劑結塊。
用途:主要用作合成洗滌劑的助劑,用于肥皂增效劑和防止條皂油脂析出和起霜。對潤滑油和脂肪有強烈的乳化作用,可用于調節緩沖皂液的PH值。
⑤氫氧化鈉:
作洗滌助劑,保持洗滌液的pH值在堿性范圍,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劑。對污垢特別是油性污垢的洗凈能力。因為多種表面埔活性劑的去污能力都受pH值的影響,而在堿性介質中去污能力較強。另一方面天然油脂污垢噌中含有30%左右的游離脂肪酸,在洗滌劑中加入一定量堿,可以與脂肪酸反應生成肥皂,有利于把油脂乳化、分散達到去污目的。以這種目的加入的洗滌助劑有碳酸鈉、三聚磷酸鈉等。碳酸鈉的堿性作用較強,缺點是有時它會與水中鈣離子生成碳酸鈣沉淀。而各種磷酸鹽和硅酸鹽它們耐硬水性能好在水中還能形成活性膠體因此使用效果較好
⑥檸檬酸:
調節洗滌劑PH值至6.5-7.5.作為助洗劑,能有效改善洗滌產品的性能,是一種優良的鰲合劑。工業生產中,檸檬酸和改性檸檬酸可制成一種無甲醛防皺整頓劑,用于純棉織物的防皺整理。不僅防皺效果好,而且成本低。
⑦粗鹽:
氯化鈉和硫酸鈉等中性電解質鹽類本身并沒有洗滌能力,但它們加入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會促進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的降低,促進膠束形成、表面活性的提高,有使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表面張力降低,使表面活性劑在污垢和清洗物體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強,從而使表面活性劑的洗滌能力提高。
⑧水:作為溶劑,能使各組分混合均勻
2、本實驗的去污效率DE=36.97% ,偏低。分析原因,可能有:
①洗滌劑本身去污效果不佳。投料順序可能沒有按最佳的順序加入,導致在配制過程中某些原料相互間發生了化學反應等,從而降低了它的功效。
根據部分文獻資料顯示,投料的順序應為:
先加表面活性劑,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加熱溶解到水中,慢慢攪拌,使其完全溶解)、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椰子油酸,氫氧化鈉、檸檬酸等洗滌助劑稍后加,鹽最后加入,作用調節到所需粘度。調節之前應把產品冷卻到室溫或測粘度時的標準溫度。
②白布上的污染物并為標準污染液,污染成分可能單純為某種物質,不均勻且時間久,此外,白布本身污染度不高,所以污物不易洗去,且洗滌時間短,若增加洗滌浸泡時間效果會更好。
③實驗所測原始白布白度R0并非污布沾污前的白度,計算結果有誤差。
七、【注意事項】
本實驗的關鍵在于洗滌劑配方的選擇,配方中每一種藥品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時會有協同效果,有時也會有不好的作用。所以配制洗滌劑時,要根據藥品的性能特點,使用具有同樣功能的藥品進行替換,也可達同樣洗滌效果。
八、【提問與思考】
1、洗滌劑中加入堿性物質有何作用,有何弊端?
答:洗滌劑中加入堿性物質,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漬,因為衣物上的常見污垢大多是有機污漬,顯酸性,故洗衣粉洗衣液中大多加入了一定數量的堿性物質;但過量的堿性物質會對皮膚和衣物帶來傷害,同時,堿性物質易與硬水形成沉淀,所以洗衣粉中過多的堿性物質便會導致洗滌時形成大量的沉淀,直接影響洗滌效果。
2、三聚磷酸鈉的作用是什么?現在的替代品有哪些?
三聚磷酸鈉(STPP)是最早的工業化生產并廣泛使用的洗滌助劑,它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時可以產生理想的協同作用,能賦予洗滌劑極佳的去污能力及洗滌效果,而且其價格低廉,因此一度被視為洗滌劑的“黃金搭檔”。但含磷洗滌廢水等生活污水排放對某些特定水體的富營養化貢獻較大由此掀起了代磷洗滌助劑研發與應用的高潮。
目前,代磷助劑的技術發展方向主要是離子交換劑,主要有一下幾大類:
① 4A沸石
是人工合成的鋁硅酸鹽白色晶體,最早替代三聚磷酸鈉并工業化生產應用的無磷洗滌助劑,也是目前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應用的代磷助劑。目前,4A沸石因其生產成本低、原料來源豐富、工藝成熟、無污染等優點已成為代磷洗滌助劑的首選。但同時,4A沸石生產中還應該加大資源綜合利用率,在合成4A沸石的同時聯產其他化工原料,進一步提升綜合效益。
② 層狀結晶二硅酸鈉
是在高溫處理下由非晶態無定型二硅酸鈉經加工處理轉化為硅氧四面體有序排列的晶態硅酸鹽,它伴生的有δ、β、α及γ四種晶型。其中,δ晶型的助洗效果最好,而且熱穩定性強、容易生成。由于它具有層狀結構,粉末手感細滑,加入到洗衣粉中對織物無損害。晶層中的鈉離子還能與水中的鈣、鎂離子進行交換,將其牢牢吸附到晶層中,其軟化水的能力強于4A沸石。同時,δ晶型還具有乳化分散能力好、堿性大、緩沖能力強、抗沉積、使用安全等特點,因此作為洗滌助劑極具商業價值,也是繼4A沸石后最具發展潛力的代磷助劑。
③聚丙烯酸鈉
是一種線狀、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鏈上聚集了高密度的羧酸根,對Ca2+、Mg2+的螯合能力很強,對固體污垢有吸附作用,并可抑制污垢在織物上的沉積。聚丙烯酸鈉還具有很好的鈣皂分散力、冷水速溶、熱穩定性良好等特性,其生產原料來源廣泛且安全無毒,綜合性能要顯著優于其他無磷洗滌助劑。但分子主鏈上的C-C結構決定了聚丙烯酸鈉的生物降解性較差,高濃度使用時其去污能力會降低且易導致絮凝。所以。目前聚丙烯酸鈉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改善聚丙烯酸鈉的生物降解性,通常經過化學改性的辦法在聚丙烯酸鈉中引入酯基或醚基等基團來實現這一目標。目前,多局限于特殊要求的洗滌劑應用中,作為普通洗滌劑的助劑代價大、經濟效益低。
④淀粉
是聚合的多糖類物質,受到其自身化學結構的局限,目前難以工業化應用。但是,淀粉經過適當化學處理,引入某些化學基團使分子結構及理化性質發生變化,生成改性淀粉。
關于實驗報告9
質粒DNA的提取、純化及檢測
姓名:XXX學號:2011001400XX年級:20xx級生物基地班 實驗日期:20xx年9月16日—30日組別:6組 同組者:XX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堿變性提取法提取大腸桿菌中質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學習并掌握凝膠電泳進行DNA的分離純化的實驗原理。
3、學習并掌握凝膠的制備及電泳方法。
4、學習并掌握凝膠中DNA的分離純化方法。
二、【實驗原理】
1、質粒DNA的制備方法
質粒(Plasmid)是獨立存在于染色體外、能自主復制并能穩定遺傳的一種環狀雙鏈DNA分子,分布于細菌、放線菌、真菌以及一些動植物細胞中,但在細菌細胞中含量最多。細菌質粒大小介于1~200Kb之間,是應用最多的質粒類群,在細菌細胞內它們利用宿主細胞的復制機構合成質粒自身的DNA。
質粒DNA的制備包括3個步驟:①培養細菌,使質粒DNA大量擴增;②收集和裂解細菌;③分離和純化質粒DNA。主要方法包括:堿裂解法:0。2molNaOH+1%SDS;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于質粒大量提取。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宿主菌株類型、質粒分子大小、堿基組成和結構等特點以及質粒DNA的用途進行選擇。本實驗選擇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2、質粒DNA的提取——堿變性提取法
在細菌細胞中,染色體DNA和質粒DNA均被釋放出來,但是兩者變性與復性所依賴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達12。0的堿性溶液中,染色體DNA的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解開而變性;共價閉合環狀質粒DNA的大部分氫鍵斷裂,但兩條互補鏈不完全分離。因為它們在拓撲學上是相互纏繞的。當用pH值4。6的KAc(NaAc)高鹽溶液調節堿性溶液至中性時,變性的質粒DNA可恢復原來的共價閉合環狀超螺旋結構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體DNA不能復性,而是與不穩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質—SDS復合物等一起形成纏連的、可見的白色絮狀沉淀。這種沉淀通過離心,與復性的溶于溶液的質粒DNA分離。溶于上清液的質粒DNA,可用無水乙醇和鹽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和RNA性質類似,乙醇沉淀
DNA的同時,也伴隨著RNA沉淀,可利用RNaseA將RNA降解。質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過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獲得純度較高的質粒DNA。
3、凝膠電泳進行DNA分離純化
電泳(electrophoresis)是帶電物質在電場中向著與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的現象。各種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條件下,可以解離成帶電荷的離子,在電場中會向相反的電極移動。凝膠是支持電泳介質,它具有分子篩效應。含有電解液的凝膠在電場中,其中的電離子會發生移動,移動的速度可因電離子的大小形態及電荷量的不同而有差異。利用移動速度差異,就可以區別各種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膠電泳可用于分離、鑒定和純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學的核心技術之一。
凝膠電泳技術操作簡單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圍廣。此外,凝膠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濃度熒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觀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雙鏈DNA在紫外激發下也能直接檢測到。需要的話,這些分離的DNA條帶可以從凝膠中回收,用于各種各樣目的的實驗。
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兩種凝膠為瓊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這兩種凝膠能灌制成各種形狀、大小和孔徑,也能以許多不同的構型和方位進行電泳。聚丙烯酰胺凝膠分辨率高,使用于較小分子核酸(5—500bp)的分離和蛋白質電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長度上相差1bp或質量上相差0。1%的DNA都可以彼此分離,這也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進行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基礎。雖然它能很快地進行電泳,并能容納較大的DNA上樣量,但是與瓊脂糖凝膠相比,在制備和操作上繁瑣。瓊脂糖是從海藻中提取的長鏈狀多聚物,由β—D—吡喃半乳糖與3,6—脫水—L—吡喃半乳糖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104—105。瓊脂糖加熱至90℃左右,即可溶化形成清亮、透明的液體,澆在模版上冷卻后形成凝膠,其凝固點為40—45℃。瓊脂糖凝膠相對于聚丙烯酰胺凝膠分辨率低,但它的分離范圍更大(50至百萬bp),小片段DNA(50—20000bp)最適合在恒定輕度和方向的電場中水平方向的瓊脂糖凝膠內電泳分離。瓊脂糖凝膠電泳易于操作,適用于核酸電泳,測定DNA的相對分子質量,分離經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進一步純化DNA等。
瓊脂糖凝膠電泳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帶有負電荷,在電場中向正極移動。DNA在瓊脂糖凝膠中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于6個因素:樣品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的構象、瓊脂糖濃度、電泳所用電場、緩沖液和溫度。
三、【實驗材料】
1、實驗儀器
培養皿、接種環、三角瓶、酒精燈、恒溫振蕩培養箱、50ml離心管、1。5ml塑料離心管(Eppendorf管)、高速離心機、漩渦振蕩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號槍頭、天平、制膠槽、梳子、電泳儀、吸管、量筒、微波爐、滅菌鍋、恒溫水浴鍋、試劑瓶、衛生紙和記號筆、手套等。
2、實驗試劑
LB培養基,抗生素Ap(氨芐青霉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緩沖液,飽和酚,氯仿/異戊醇混合液,酚/氯仿/異戊醇(PCI)混合液,預冷無水乙醇,TAE電泳緩沖液(10×),上樣緩沖液(6×),瓊脂糖,溴化乙錠(EB),DNA相對分子質量標準物DNA Marker λ/Hind Ⅲ,5mol/L pH 5。2的醋酸鈉。
四、【實驗步驟】
1、準備實驗
配制LB液體培養基,分裝到100ml的三角瓶中20ml,300ml的三角瓶中50ml,另配LB固體培養基;準備1000ul、200ul、10ul移液槍尖各一盒,1。5ml離心管若干于500ml三角瓶中,50ml離心管2個 ,將上述物品包好連同配好的培養基一同滅菌。
2、菌體培養
在含有Ap的LB平板上挑取一環攜帶有質粒pUC19的E。coli DH5單菌落,接種于20mlLB液體培養基中進行37℃振蕩過夜培養,培養基中加Ap100ul
(100ug/ml),質粒pUC19具有Ap抗性基因,使得帶有pUC19的質粒得以生長。 過夜培養后菌體量大,雜質較多,然后用移液槍吸取過夜培養物2ml轉接于50mlLB液體培養基中,培養基中加入Ap250ul,37℃振蕩培養4—6h至對數生長期后期,生長速率快,代謝旺盛,酶系活躍,雜質少,適合提取質粒。
3、質粒提取
(1)稱量空的50ml離心管的重量為14。331g,然后將三角瓶中的菌液倒至管中,不能倒滿,液面距管口約1cm,7000rpm離心5分鐘后棄去上清液,收集菌體細胞。
(2)向離心管中懸滴加入5ml冰預冷的溶液Ⅰ打散菌體洗滌,用漩渦振蕩器使之充分懸浮后用槍尖吹吸混勻,同步驟(1)離心,棄去上清,將離心管倒置于吸水紙上,使上清液全部流盡干燥,然后稱重得14。437g,則菌體質量為106mg。
(3)洗滌后每100mg菌體應加入冰預冷的溶液Ⅰ1ml,106mg菌體按100mg菌體處理,加入溶液Ⅰ1ml,打散菌泥、吹吸混勻,冰浴5min。溶液Ⅰ中的葡萄糖使
溶液密度增加,懸浮后的大腸桿菌不會快速沉積到管子的底部;維持滲透壓,防止細胞提前破裂,防止DNA受機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EDTA是Ca2+和Mg2+等二價金屬離子的螯合劑,可抑制DNase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長。Tris—Cl溶液提供適當的pH。
(4) 按比例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2ml(與溶液Ⅰ對應),輕加輕搖,冰浴5min。溶液變清亮透明粘稠如蛋清狀。溶液Ⅱ中的NaOH使細胞膜發生了從bilayer(雙層膜)結構向micelle(微囊)結構的相變化導致細胞溶解。同時,強堿性使染色體DNA、質粒DNA和蛋白質變性;SDS為下一步沉淀做鋪墊。
(5)按比例加入冰預冷的溶液Ⅲ1。5ml(與溶液Ⅰ、Ⅱ對應),輕加輕搖,冰浴10min。溶液出現白色絮狀沉淀。沉淀為蛋白質SDS復合物、細胞碎片和其他大分子成分。溶液Ⅲ中的HAc中和NaOH,因為長時間的堿性條件會打斷基因組DNA,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斷,就不能再被PDS共沉淀。同時變性的質粒DNA復性。反應形成的高鹽環境進一步加速了沉淀。
(6)12000rpm離心15min,白色沉淀聚集在離心管一側,用移液槍將上清液轉移到另一潔凈的離心管中。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1/10體積的3MNaAc混勻,加入2倍體積的冰無水乙醇,混勻,—20℃下沉降30分鐘。乙醇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與核酸不會起任何化學反應,對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劑。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狀態穩定存在,當加入乙醇時,乙醇會奪去DNA周圍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在pH為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帶負電荷的,加一定濃度的NaAc或NaCl,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鈉鹽沉淀。
(7) 以12000rpm離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加入3ml70%冰乙醇,輕輕地覆蓋沉淀,不打散沉淀,洗滌一次。
(8)以12000rpm離心5min,離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應與收集沉淀面一致。去掉上清液,將離心管上沉淀部位做好標記,將離心管倒置于吸水紙上,干燥5min。粗提取的質粒呈淺黃色,隨著水分的減少質粒變為無色。所以為了完全溶解質粒,要在離心管上標記質粒所在位置。
(9)將DNA沉淀溶于1mlTE緩沖液中,移液槍吹吸助溶,然后將溶解液轉移到一個Eppendorf管中。TE是pH緩沖液,為DNA提供穩定的生理狀態,呈弱堿性,有利于保護堿基對。同時含有EDTA是二價陽離子的螯合劑,抑制DNA酶作用。
4、質粒純化
(1)Eppendorf管中加入RNase A(純濃度>50ug/ml),37℃保溫0。5—1h
(2)將上述的溶液平均分配到2個1。5ml的微量離心管中,每管0。5ml,分別加入與溶液等體積的(500ul)Tris飽和苯酚溶液,振蕩混勻,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一潔凈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經Tris飽和后的,顯黃色。苯
酚加入后,溶液分層,苯酚向下,下層呈淺黃色,上層溶液無色,在中間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此為變性后的蛋白質。
(3)加入等體積的(500ul)苯酚/氯仿溶液(1:1),振蕩混勻, 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到另一潔凈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強的蛋白變性劑,但是苯酚留在質粒溶液中會影響DNA的酶切,它本身易被氧化,會損傷質粒。氯仿也是蛋白變性劑,但是比酚弱,且能溶解質粒中的脂類,溶解苯酚,去除溶液中的苯酚。異戊醇則可起消除抽提過程中出現的泡沫,有利于分層更明顯。此時溶液中已看不到明顯的白色沉淀,但仍有蛋白質的存在。
(4)加入等體積的氯仿溶液,振蕩混勻, 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一潔凈的Eppendorf管中,得上清液400ul。
(5)向上清液中加入1/10體積的NaAc混勻,再加入2倍體積的冰無水乙醇,混勻,—20℃下沉降30分鐘。
(6)以12000rpm,離心15min,棄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為白色。
(7)向DNA沉淀中加入70%冰乙醇200ul,不打散沉淀,洗滌。然后以12000rpm離心5min,離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應與收集沉淀面一致。
(8)去掉上清液,將離心管倒置于吸水紙上,室溫干燥。用50ulTE溶解于1管中。
5、質粒檢測
(1)稱取0。4g的瓊脂糖,置于一錐形瓶中,在三角瓶上標好液面位置,加入40ml的1×TAE電泳緩沖液,再加入5—10ml重蒸水,以補充在溶膠過程中損失的水分。然后置微波爐加熱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冷卻至50℃左右,倒入制板槽制板。
(2)待膠凝固后,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樣孔端置陰極段放進電泳槽內。在槽內加入1×TAE 電泳緩沖液,至液面覆蓋過膠面2—3cm。取1μl加電泳載樣液和3μl質粒樣品于小紙片上,用移液槍混勻。
(3)電泳1h,觀察溴酚蘭的帶(藍色)的移動。
(4) 把膠槽取出,小心滑出膠塊,放進EB溶液中進行染色,完全浸泡約5min。
(5)凝膠成像儀觀察。
五、【注意事項】
(1)滴加溶液II時,要逐滴加入,且要輕加輕搖溶液使之混勻,整體動作要快,因為強堿在溶液中停留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破壞質粒DNA。
(2)加入溶液III后,生成了大量的絮狀沉淀,溶液III中和強堿使質粒復性,不可劇烈震蕩, 防止染色體DNA斷裂,應該上下顛倒離心管,使其混勻。
關于實驗報告10
摘要:
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縮寫為ESR,又稱順磁共振(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是指處于恒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發生的一種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這種共振躍遷現象只能發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為零的順磁材料中,稱為電子順磁共振。1944年由前蘇聯的柴伏依斯基首先發現。它與核磁共振(NMR)現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實驗技術后來也被用來觀測ESR現象。目前它在化學、物理、生物和醫學等各方面都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用電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對的電子,可以獲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準確得到的數據。如電子所在的位置,游離基所占的百分數等等。
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拉比用他創立的分子束共振法實現了核磁共振。1945年至1946年珀賽爾小組和布洛赫小組分別在石蠟小組分別在石蠟和水中觀測到穩態核磁共振信號,從而在宏觀的凝聚物質中取得成功。此后,核磁共振技術迅速發展,還滲透到生物、醫學、計量等學科領域以及眾多生產技術部門,成為分析測試中不可缺少的實驗手段。
關鍵詞:電子自旋共振 共振躍遷 鐵磁共振 g因子
引言:
順磁共振(EPR)又稱為電子自旋共振(ESR),這是因為物質的順磁性主要來自電子的自旋。電子自旋共振即為處于恒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在射頻場或微波場作用下的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研究了解電子自旋共振現象,測量有機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電子自由共振中的應用,從矩形諧振長度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諧振腔的駐波。
鐵磁共振和順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樣是研究物質宏觀性能和微觀結構的有效手段本實驗采用掃場法進行微波鐵磁材料的共振實驗。即保持微波頻率不變,連續改變外磁場,當外磁場與微波頻率之間符合一定的關系時,可發生射頻磁場的能量被吸收的鐵磁共振現象。微波鐵磁共振在磁學和固體物理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鐵氧體物理學的基礎。微波鐵氧體在雷達技術和微波通信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順磁共振
1、實驗原理:
一、 電子的自旋軌道磁矩與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電子由于軌道運動,具有軌道磁矩,其數值為:
e
2me?l??Pl 負號表示方向同Pl相反
在量子力學中Pl?
l?e?B 其中?B?e?2me稱為玻爾磁子。
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還具有自旋運動,因此還具有自旋磁矩,
其數值表示為:?s??emePs?由于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計,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總磁矩:?j??ge2mePj 其中g是朗德因子,g?1?j(j?1)?l(l?1)?s(s?1)2j(j?1)
在外磁場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繞磁場的方向作旋進,也就是Pj繞著磁場方向作旋進,引入回磁比???ge
2me,總磁矩可表示成?j??Pj。同時原子角動
量Pj和原子總磁矩?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為:
Pj?m? m?j,j?1,j?2,??j
其中m稱為磁量子數,相應磁矩在外磁場方向
?j??m???mg?B m?j,j?1,j?2,??j
二、電子順磁共振
原子磁矩與外磁場B相互作用可表示為:E???j?B??mg?BB???m?B
不同的磁量子數m所對應的狀態表示不同的磁能級,相鄰磁能級間的能量差為?E???B,它是由原子受磁場作用而旋進產生的附加能量。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穩定磁場區又疊加一個與之垂直的交變磁場,且角頻率?滿足條件 ???g?BB即????E???B,剛好滿足原子在穩定外磁場中的鄰近二能級差時,二鄰
近能級之間就有共振躍遷,我們稱之為電子順磁共振。
當原子結合成分子或固體時,由于電子軌道運動的角動量常是猝滅的,即Pj近似為零,
所以分子和固體中的磁矩主要是電子自旋磁矩的貢獻。根據泡利原理,一個電子軌道最多只能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若電子軌道都被電子成對地填滿了,它們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沒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見的化合物大多數屬于這種情況,因而電子順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對電子的特殊化合物。
三、弛豫時間
實驗樣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對電子自旋所組成的系統,雖然各個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熱運動的擾動下,取向是混亂的,對外的合磁矩為零。當自旋系統處在恒定的外磁場H0中時,系統內各質點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場H0的方向,并繞著外場方向進動,從而
形成一個與外磁場方向一致的宏觀磁矩M。當熱平衡時,分布在各能級上的粒子數服從波耳茲曼定律,即:
N2
N1?exp(?E2?E1kT)?exp(??EkT)
式中k是波耳茲曼常數,k=1.3803×10-16(爾格/度),T是絕對溫度。計算表明,低能級上的粒子數略比高能級上的粒子數多幾個。這說明要現實出宏觀的共振吸收現象所必要的條件,既由低能態向高能級躍遷的粒子數比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粒子數要多是滿足的。正是這一微弱的上下能級粒子數之差提供了我們觀測電子順磁共振現象的可能性。
2、實驗裝置
微波順磁共振實驗系統由三厘米固態信號發生器,隔離器,可變衰減器,波長計,魔T,匹配負載,單螺調配器,晶體檢波器,矩形樣品諧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實驗儀,電磁鐵等組成,為使聯結方便,增加了H面彎波導,波導支架等元件
三厘米固態信號發生器:是一種使用體效應管做振蕩源的信號發生器,為順磁共振實驗系統提供微波振蕩信號。
隔離器:位于磁場中的某些鐵氧體材料對于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有著不同的吸收,經過適當調節,可使其哦對微波具有單方向傳播的特性。隔離器常用于振蕩器與負載之間,起隔離和單向傳輸作用。
可變衰減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與矩形波導的寬邊,縱向插入波導管即成,用以部分衰減傳輸功率,沿著寬邊移動吸收可改變衰減量的大小。衰減器起調節系統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波長表:電磁波通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頻率計的腔體失諧時,腔里的電磁場極為微弱,此時,它基本上不影響波導中波的傳輸。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發生諧振,反映到波導中的阻抗發生劇烈變化,相應地,通過波導中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將減弱,輸出幅度將出現明顯的跌落,從刻度套筒可讀出輸入微波諧振時的刻度,通過查表可得知輸入微波諧振頻率。
匹配負載:波導中裝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電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幾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微波源:微波源可采用反射式速調管微波源或固態微波源。本實驗采用3cm固態微波源,它具有壽命長、輸出頻率較穩定等優點,用其作微波源時,ESR的實驗裝置比采用速調管簡單。因此固態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較廣泛。通過調節固態微波源諧振腔中心位置的調諧螺釘,可使諧振腔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調節二極管的工作電流或諧振腔前法蘭盤中心處的調配螺釘可改變微波輸出功率。
魔 T:魔 T是一個具有與低頻電橋相類似特征的微波元器件,如圖(2)所示。它有四個臂,相當于一個E~T和一個H~T組成,故又稱雙T,是一種互易無損耗四端口網絡,具有“雙臂隔離,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端口S矩陣可證明,只要1、4臂同時調到匹配,則2、3臂也自動獲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間固有隔離,反向臂2、3之間彼此隔離,即從任一臂輸入信號都不能從相對臂輸出,只能從旁臂輸出。信號從H臂輸入,同相等分給2、3
臂;E臂輸入則反相等分給2、3臂。由于互易性原理,若信號從
反向臂2,3同相輸入,則E臂得到它們的差信號,H臂得到它們
的和信號;反之,若2、3臂反相輸入,則E臂得到和信號,H臂
得到差信號。
當輸出的微波信號經隔離器、衰減器進入魔 T的H臂,同相
等分給2、3臂,而不能進入E臂。3臂接單螺調配器和終端負載;
2臂接可調的反射式矩形樣品諧振腔,樣品DPPH在腔內的位置可
調整。E臂接隔離器和晶體檢波器;2、3臂的反射信號只能等分給E、H臂,當3臂匹配時,E臂上微波功率僅取自于2臂的反射。 右圖 魔T示意圖
樣品腔:樣品腔結構,是一個反射式終端活塞可調的矩型諧振腔。諧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動的活塞,調節活塞位置,使腔長度等于半個波導波長的整數倍(l?p?g/2)時,諧振腔
諧振。當諧振腔諧振時,電磁場沿諧振腔長l方向出現P個長度為?g/2的駐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內閉合磁力線平行于波導寬壁,且同一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同、相鄰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反。在相鄰兩駐立半波空間交界處,微波磁場強度最大,微波電場最弱。滿足樣品磁共振吸收強,非共振的介質損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樣品最理想的位置。 在實驗中應使外加恒定磁場B垂直于波導寬邊,以滿足ESR共振條件的要求。樣品腔的寬邊正中開有一條窄槽,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可使樣品處于諧振腔中的任何位置并可以從窄邊上的刻度直接讀數,調節腔長或移動樣品的位置,可測出波導波長?。
3、實驗步驟:
1、連接系統,將可變衰減器順時針旋至最大, 開啟系統中各儀器的電源,預熱20分鐘。
2、將磁共振實驗儀器的旋鈕和按鈕作如下設置: “磁場”逆時針調到最低,“掃場” 逆時針調到最低,按下“調平衡/Y軸”按鈕(注:必須按下),“掃場/檢波”按鈕彈起,處于檢波狀態。(注:切勿同時按下)。
3、將樣品位置刻度尺置于90mm處,樣品置于磁場正中央。
4、將單螺調配器的探針逆時針旋至“0"刻度。
5、信號源工作于等幅工作狀態,調節可變衰減器使調諧電表有指示,然后調節“檢波靈敏度”旋鈕, 使磁共振實驗儀的調諧電表指示占滿度的2/3以上。
6、用波長表測定微波信號的頻率,方法是:旋轉波長表的測微頭,找到電表跌破點,查波長表——刻度表即可確定振蕩頻率,使振蕩頻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較大,應調節信號源的振蕩頻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蕩頻率。測定完頻率后,將波長表旋開諧振點。
7、為使樣品諧振腔對微波信號諧振,調節樣品諧振腔的可調終端活塞,使調諧電表指示最小,此時,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布如圖7-4-5所示。
圖7-4-5 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布示意圖
關于實驗報告11
一、洗滌劑的組成
1.1表面活性劑及其分類
洗滌劑的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通常在水為溶劑的系統中,表面活性劑可被吸附在該系統的界面上,使界面的表面張力或表面自由能明顯降低。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具有不對稱性,是由具有親水性的極性基團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極性基團所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其中它的非極性基團又稱為親油基團,一般為8~18個碳的直鏈烴或環烴。
表面活性劑一般按照其化學結構來進行分類。即當表面活性劑溶于水時,能電離出離子的歸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而在水中不能電離的則歸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還按其生成的活性基團為陽離子或陰離子再進行分類。
1.2輔助成分
洗滌劑中除了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劑,還含有助洗劑。目前, 全球的三大助洗劑是三聚磷酸鈉( STPP) 、4A 沸石和D-層狀硅酸鈉[ 1] ( SKS-6),有的洗滌劑中還含有抗再沉積劑、熒光增白劑、香料和酶等。助洗劑的主要性能包括有( 1) 能降低洗滌用水中的Ca2+ 、Mg2+ 濃度, 軟化水硬度; ( 2) 具備酸堿緩沖能力; ( 3) 能提高污垢分散力和抗再沉積性; ( 4) 能增加漂白劑、加工助劑、載荷液體量的穩定性。(5)抗腐蝕性。
二、表面活性劑具有洗滌作用的機理
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塵等物質組成,去污過程可看做是帶有污垢(D)的固體(s),浸入水(w)中,在洗滌劑的作用下,降低污垢與固體表面的粘附功Wa,從而使污垢脫落達到去污目的。用如下式子表示:
Wa = γs-D — γs-w — γD-w
Wa的絕對值越小,污垢與固體表面結合越若,污染物越容易去除。因為粘附功相當于在等溫等壓下污垢粘附在固體表面這一過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變化值,若是自發粘附,則有Wa < 0,其絕對值越大,說明粘附趨勢越強烈黏的越牢。
當水中加入洗滌劑后,洗滌劑的憎水基團吸附在污物和固體表面,從而降低了γD-w和γs-w,使得Wa的絕對值變小。然后用機械攪拌等方法使污物從固體表面脫落,洗滌劑分子在污物周圍形成吸附膜而懸浮于溶液中,洗滌劑分子同時也在潔凈的固體表面形成吸附膜而防止污物重新在固體表面上沉積。
三、洗滌劑的配制原則
配制洗滌劑時,紀要保證所配制產品的性能,同時也要考慮生產成本和制備工藝。洗滌劑的成本主要由所使用原料的價格來決定,而性能則由配方所使用原料的性質及不同組分之間的配合。除了價格因素外,配方原料的選擇需綜合考慮以下原則:
(1)從洗滌的角度來看,配制的洗滌劑要具有洗滌、潤濕、增溶、起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滿足去除污垢的作用。并且能在潔凈固體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污物重新沉積。
(2)為使所配制的洗滌劑發揮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質的組分,來調節洗滌劑的酸堿度以及來雜質雜志元素的影響。
(3)為了使所配制的洗滌劑具有好的應用性能,有時還需要通過在洗滌劑中加入特別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燈作用;
(4)從環保的角度出發,要求所使用的藥品具有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四、多用洗潔精的配制
4.1多用洗潔精配方
4.2配制過程及現象描述
五、洗滌劑洗滌效果的表征與評價
5.1新制洗滌劑外部表征描述
靜置后的新制洗滌劑分層,上層為白色泡沫,下層為灰白色濁液,有香氣。泡沫柔軟細滑,而濁液略感粗糙。
5.2新制洗滌劑洗滌效果評價
(1)取一塊干凈白布,用數顯白度儀測其白度為59.9%。
(2)將白布弄臟,使其粘附大量黑色污垢。烘干后,測其白度為13.8%。
(3)用新制成的洗滌劑清洗白布,烘干。從外觀上看,與弄臟前無異。測其白度為55.9%。
洗滌效果評價:根據配方做出來的洗滌劑具有一定的洗滌效果,可有效除去粘附在白布上面的灰塵、泥土等黑色污垢。但是洗滌后的白布的白度比原始白度略小,說明白布上還有一些污垢并未完全去除。該洗滌劑的去污性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洗滌劑各配料的作用討論
6.1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優良的乳化性能,,對水硬度較敏感,不易氧化,起泡力強,去污力高,易與各種助劑復配。而且對顆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顯著的去污效果,對天然纖維上顆粒污垢的洗滌作用尤佳,去污力隨洗滌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對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且泡沫豐富。在洗滌劑中使用的烷基苯磺酸鈉有支鏈結構(ABS)和直鏈結構(LAS)兩種,支鏈結構生物降解性小,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直鏈結構易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性可大于90%,對環境污染程度小。因其生產成本低、性能好,因而用途廣泛,是家用洗滌劑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劑。
6.2粗鹽
氯化鈉具有皂析、護色、增稠、殺菌等多種功效,廣泛應用于洗滌用品行業。首先,在洗滌劑中假如少量氯化鈉,可減少洗滌對織物染料的損傷,減少衣物的色澤變化。另外,氯化鈉是一種常用的增稠劑,也是最廉價的一種。氯化鈉對液體洗滌劑的增稠作用是通過與表面活性劑的協同效應來實驗的,氯化鈉的存在使膠束的締合數增加,使球形膠束向棒形膠束轉化,從而使粘度增大。氯化鈉還具有消炎、殺毒、止癢、殺菌燈功效,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次實驗使用了粗鹽以節約實驗成本。
6.3三聚磷酸鈉
三聚磷酸鈉在洗滌劑中作為輔助劑, 它對金屬離子的整合作用強,有效降低水的硬度,大大節約洗滌劑的用量。而且具有很強的分散能力和乳化能力, 與表面活性劑有較強的協同效應, 對溶液的p H 值有很強的緩沖作用, 在漂洗過程中具有強的防止再吸附作用等諸多優點。
6.4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是一種新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以脂肪酸甲酯為原料,經相應催化劑作用下,直接與環氧乙烷(EO)發生加成反應制得,與傳統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AE)相比,具有原料便宜、低泡、水溶速度快、對油脂增溶能力強、皮膚刺激性小、生物降解性好等特點,是配制衣用洗滌劑、餐具洗滌劑、清潔劑等安全、高效的優質原料。
6.5椰子油酸
椰子油酸為乳黃色蠟狀或油狀液體,是由八酸、十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等組成。主要應用于洗滌劑的助劑,具有潤濕、凈洗、柔軟、抗靜電等性能,對水溶液有增稠作用,能夠穩定其他洗滌液的泡沫, 對動植物油和礦物油具有良好的脫油力,還具有防止鋼鐵生銹的能力。與其他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增效、分散污垢的作用。毒性與肥皂相當;對皮膚刺激性小。
6.6檸檬酸
檸檬酸與洗滌液中的其他金屬離子結合形成檸檬酸鹽,能夠清除水、紡織品或泥土中的堿土離子,能夠增強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防止污垢再沉積。檸檬酸鹽具有適當的緩蝕性,可與其他表面活性劑相匹配。而在環保健康方面,對人無毒,且優良的生物降解性,對污水處理工廠和地表水的生物系統無負面影響,無富營養化,無重金屬的再遷移。
6.7氫氧化鈉
在洗滌劑中作為抗污垢再沉積劑。油污屬于酯類物質,酯類在堿性條件下能夠徹底水解為,羧酸鹽和甘油,變為可溶物。
七、分析與討論
本次實驗為在實驗室條件下,利用現有的實驗藥品,根據所提供的配方在短時間內制備出洗滌液,因而制備出來的成品是相對粗糙的,無論從外觀上,還是質感上,與我們日常所購買的洗滌用品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本次實驗只能說是工業制備洗滌液的簡化操作。嚴格來說,工業上制備洗滌劑的所用到的原料和水源要求較高,每一步生產工藝都應該嚴謹執行,這樣才會得到質量較好的產品。
在實驗室條件下,而且由于實驗時間的限制,我們難以制備高質量的洗滌液,但是制備流程可以進一步優化。例如,原料應先進行預處理,塊狀的固體試劑要事先研碎方便溶解;進一步探究各藥品的加入順序,以得到一個最優化的藥品加入流程;新制洗滌液應濾去不溶物,用活性炭除去灰色使洗滌液看上去更加澄清透明。
八、參考文獻
[1] 閻佳, 楊軍. 表面活性劑在家用洗滌劑中的應用[J] ,河北化工,20xx,32,(8):17-19.
[2] 張彪,范偉莉. 表面活性劑在家用洗滌劑中的應用進展[J] ,應用化工,20xx,37,(2),205-210.
[3] 王正武. 三聚磷酸鈉在液體洗滌劑中的應用[J], 貴州化工,1995,(4),36-39.
[4] 蕭安民. 助洗劑的發展趨勢[J] ,日用化學品科學,20xx,23,(4),146-149.
關于實驗報告12
一、前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建設、交通工具、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各種機器設備和交通工具數量急劇增加,以工業和交通噪聲為主的噪聲污染日趨嚴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嚴重破壞了人們生活的安寧,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眾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學生在校內學習和生活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可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增進健康,使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和研究。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地區院校的發展進程也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校園噪聲,聲級也越來越高。
二、實驗目的與原理
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學生公寓是學生在校園的一個家,是學生平時休息的場所,所以需要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但是,同學們常常會抱怨宿舍不夠安靜,外界太吵鬧,墻體隔音效果不好等等。為了降低宿舍內噪聲,減少噪聲的干擾和危害,保證同學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聲污染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我們小組選擇了湖南大學德智公寓進行了噪聲測量實驗,明確其中的噪聲污染源,從而提出適當的措施,以便減少噪聲。 通過噪聲測量,能讓我們良好地掌握噪聲計的使用方法和測量環境噪聲技術。
三、實驗儀器
噪聲計(聲壓計)。
四、實驗方案
1、分別測量宿舍大門口和進門大廳,得出外維護結構對室外噪聲的隔聲強度。簡單判斷食堂噪聲,進門刷卡報警聲等的影響程度。
2、選擇1—7樓同一豎直方向上的走廊兩端和走廊中間段,分別測量其噪聲,得出室外噪聲在不同距離上的衰減程度。
3、測量宿舍樓東南西北側聲壓大小。
4、選取幾個特定地點測量聲壓大小。
5、選擇一間寢室,測量其在開門和不開門情況下的聲壓大小。
6、選擇一間寢室,測量其附近有施工和無施工時聲壓大小。
7、選擇一間寢室,測量當產生一些生活噪聲(風扇)時聲壓大小。
8、宿舍內人員主觀聲感受的調查。
五、實驗步驟和數據分析
1、測量5棟1—7樓同一豎直方向上的走廊兩端和走廊中間段。
5棟宿舍樓內走廊測得數據按樓層從低層一樓到五樓,總體趨勢是聲壓逐漸降低,原因是從一樓到五樓逐漸遠離宿舍一樓外噪聲聲源,受樓內其他雜聲影響也較小,所以聲壓逐漸降低的變化較為穩定。每一層走廊中間測得的聲壓,較走廊靠近樓外兩端測得的小,是由于遠離樓棟外側噪聲聲源的造成的。六樓、七樓的聲壓突然升高,六樓是由于在五樓至六樓夾層部分有一個“中國移動”的電機產生了很大的噪音,七樓是由于樓道中部部分宿舍門開著有人員走動、談話交流造成聲壓升高。
2、測量6棟走廊一側聲壓。
6棟宿舍樓內走廊測得數據按樓層從低層到高層,總體趨勢并不是聲壓逐漸降低。經過觀察發現,在3層走廊一側,有一臺洗衣機在工作,所以第三層的聲壓會比其他樓層高。在6層,由于學校在安裝空調,有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所以才會有該結果。
3、測量宿舍一樓東西南北側。
宿舍樓東西側聲壓較南北側高,發現是由于西有食堂,食堂工作時間風機爐子等運轉的噪聲;東近籃球場,籃球場有人在打球造成。
4、測量幾個特定地點(單位:dB)
關于實驗報告13
一、 實驗名稱:雞的解剖
二、 試驗時間:20xx年12月12日
三、 實驗地點:動醫樓
四、 使用器械:鑷子(不帶齒)、手術刀、手術剪
五、 解剖程序:首先把雞處死,方法是:在雞的頸部靠近頭處開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 觀察內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紡錘形,在肝左右兩葉之間的背側
3. 肌胃:緊接與腺胃,近圓形,呈暗紅色
4. 十二指腸:位于腹腔右側,前端與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狀
5. 空腸:前接十二指腸,后接回腸,灰白色,管狀
6. 回腸:前接空腸,后接結直腸,夾在兩條盲腸之間,灰白色,管狀
7. 結直腸:很短,前接回腸
8. 胰腺:夾在十二指腸降升支之間,淡黃色,長條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兩葉,右葉有一綠色膽囊
10. 法氏囊:位于雞的泄殖腔的背側,是泄殖腔的一個盲囊
11. 氣管:較長而粗,半透明管狀,位于皮下,偏右,進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為兩個支氣管
12. 鳴管:位于氣管與支氣管交叉處,分外鳴膜和內鳴膜,禽類的發聲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側,扁平四方形
14. 心臟: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體形
15. 腎:位于綜薦股兩旁和髂骨內面,紅褐色
16. 卵巢:位于左腎前部腎上腺的腹側,上有發育著的大小不一的黃色卵泡
17. 輸卵管:分為:漏斗部,壺腹部,峽部,子宮,陰道五部分 壺腹部:受精部位
壺腹部:產生蛋清的部位
峽部:形成蛋殼膜
子宮:形成蛋殼及其色素
陰道:在蛋殼外面形成少量灰質
18. 髂腓肌:相當于臀股二頭肌,位于髂骨脊,以圓腱止于腓骨
19. 坐骨神經:位于髂腓肌下面,體內最粗大的神經,白色,線狀
七、 體會:通過這次解剖實驗課,我對雞的一些組織和器官有了一
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關的一些知識。最重要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樂趣。在外人看來也許解剖課很沒意思,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不僅掌握了知識,也獲得了樂趣。
關于實驗報告14
提出為題:現代社會需不需要與人溝通?
做出假設:現代社會需要與人溝通!
實驗器材:“溝通”顆粒若干、“自閉”溶液100毫升(此種溶液中有害怕、自卑、不敢與陌生人交談等物質)、“自大”溶液100毫升(此種溶液中有看不起別人、高傲、自以為是等物質)、“陌生環境”溶液200毫升、催化劑100毫升(可以加速反應時間)。燒杯兩個
實驗步驟:①取一個燒杯,在燒杯中倒入“自閉”溶液100毫升,“陌生環境”溶液100毫升觀察發現“自閉”溶液于“陌生環境”溶液反應異常,兩種溶液相互排斥。且從“自閉”溶液中產生出“害怕、無助”等字樣并瀕臨自我毀滅邊緣。此時加入一些“溝通”顆粒和催化劑50毫升。在次觀察發現兩種溶液在“溝通”顆粒的作用下開始融合并在新溶液中產生了“團結、互幫互助、快樂”等字樣,還發出一種令人心情舒暢的氣體。
②取一個燒杯,在燒杯中倒入“自大”溶液100毫升、“陌生環境”溶液100毫升。觀察發現“自大”溶液高高在上且對“陌生環境”溶液有排斥反應并在“自大”溶液中產生出“惱怒、看不起別人”等字樣,“陌生環境”溶液也產生出“惱怒、排斥”等字樣,兩種溶液互相排斥,都在攻擊對方。此時加入一些“溝通”顆粒,催化劑50毫升觀察發現“自大”溶液和“陌生環境”溶液在“溝通”顆粒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并在溶液中產生“接納、諒解、團結”等字樣,并也和“自閉”溶液和“陌生環境”溶液融合后一樣也發出香氣。
得出結論:現代社會需要與人溝通。
總結:即使在信息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我們也要學會與人溝通,不管你是自大也好自卑也罷。只要我們在世上就要與人溝通,即使是陌生的環境,我們也要學會——溝通。
年月日
實驗人:
關于實驗報告15
一、 實驗內容概述
用友ERP 軟件II企業典型業務(圓珠筆)實驗課程,主要是針對企業典型業務,包括生產、供應鏈、財務、銷售、人力等業務進行的模擬企業經營實驗。在這個實驗課程中,不同專業的學生重新組合,運用本專業知識,與其他專業的一起合作,對整個公司的生產運營進行決策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參與課程的學生還要用ERP軟件建立本公司帳套,并將各個模塊的實驗數據輸入企業帳套中。
用友ERP軟件主要包括了生產、人力資源、財務和供應鏈四大功能模塊。每個模塊由企業不同的部門與之對應。ERP軟件的功能雖然模塊化劃分,但是每個模塊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不是單獨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而存在。
本報告將針對本人所負責的人力資源模塊和銷售模塊進行實驗報告陳述。人力資源模塊主要包括公司組織架構、部門檔案、人員檔案、崗位檔案、職工類別、薪酬管理方面的內容。銷售模塊主要是銷售訂單、銷售預訂單、銷售報價、發貨、銷售發票等方面的內容。由于人力模塊是我專業要求掌握的ERP內容,因而做起來難度較小,而銷售模塊因為不是我專業要求內容,在ERP實驗II之前從未接觸過,因而感覺很困難。但是,通過個人的努力還有與小組成員的相互合作和協作溝通,最后還是能按時按量完成課程實驗。
二、 實驗過程
(一) 實驗目的
1、 通過ERP軟件II企業典型業務(圓珠筆)處理實驗,對ERP軟件I專業模塊學習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對相關模塊軟件操作的熟悉程度。
2、 通過ERP軟件II企業典型業務(圓珠筆)處理實驗,了解不同專業學習的ERP軟件的不同模塊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對用友U8-ERP軟件有一個更為系統的了解。
(二) 實驗內容
1、 授予用戶權限
2、 ERP軟件II人力資源模塊的實驗內容
(1) 設置部門檔案
(2) 設置崗位檔案
(3) 設置員工類別
(4) 設置人員檔案
(5) 設置職工薪酬
3、 ERP軟件II銷售模塊的實驗內容
1) 填寫銷售報價單
2) 填寫銷售訂單
3) 填寫銷售預訂單
4) 填寫銷售發貨單
5) 填寫銷售專用發票
6) 填寫銷售出庫單
(三) 實驗步驟
1、 授予用戶權限
(1) 修改“XXX”權限,在“權限”中選中“權限”,選中帳套“467BB”,在左側列表選中“XXX”,單擊“修改”,在右側窗口選擇人力資源和銷售部分需要的權限
2、 ERP軟件II人力資源模塊的實驗內容
(1) 設置部門檔案
A. 在“基礎設置”選項卡中,執行“基礎檔案”-“機構人員”=“部門檔案”命令
B. 點擊“增加”輸入公司部門信息并保存
(2) 設置人員類別
A. 在“基礎設置”選項卡中,執行“基礎檔案”-“機構人員”-“人員類別”命令
B. 單擊“增加”在“在職人員”下,根據實驗資料分別輸入“生產員工”、“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其他人員”并保存
(3) 增加職務
A. 在“基礎設置”選項卡中,執行“基礎檔案”-“機構人員”-“職務檔案”命令
B. 單擊“增加”,分別輸入“總經理”、“部門經理”、“部門業務主管”、“一般管理人員”并保存
【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科技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7-29
科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7-25
實驗報告芯片解剖實驗報告10-09
測量血壓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7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7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7
實驗報告12-04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6
材料力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6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6